共找到9條詞條名為白文的結果 展開
白文
印章上與朱文相對的陰文部分
白文,印章上與朱文相對的陰文部分。是碑碣、鐘鼎或印章上面的陰文。
目錄
古代印章為後世篆刻藝術創作提供了許多成熟的形式。經文人篆刻家提倡宗法漢式以來,漢印成為篆刻的典型樣式,而根本的原因還是漢印自身的審美特點及形式特點決定了它在篆刻藝術中的位置。漢印的入印篆法特徵最適合方寸印面的形式,使篆書在印章形式的必然之中求得了藝術的自由,是古代印章最成熟完美的樣式。另一方面,漢印最能體現中國哲學中“和”的思想。漢人獨尊儒術,在方寸印面中也能表現出舒和寬厚的大漢風範,而又恰恰符合後代文人篆刻家以儒家的審美眼光對歷史的選擇。
漢印多為白文,人們對封泥的了解是比較晚的事。明清時期所謂的宗法漢式具體講主要是白文漢印,從文彭、何震一直到丁敬、鄧石如等,其白文印主要是漢印模式,而朱文印一直未被漢式所統一。文彭、何震時期一直到程邃的朱文印,受漢式影響較少,此時很多朱文印的入印篆法是宋元時期帶有民間色彩的、很不規範的,甚至是奇奇怪怪的那種篆書,有時用近似《六書通》中所收錄的那些古文奇字入印。到了鄧石如之後,提出“印從書出”、“印外求印”的創作思想,但基本上未能動搖漢印對白文印的模鑄力,朱文印則更多地表現出篆書書法的介入。此後的朱文印基本有三種類型:一種是出自古代印式,主要是受漢封泥的影響,還有古璽印中的朱文印影響,這不僅僅是指模仿漢封泥斑駁的泥質效果,而是指入印篆法同於漢式;另一種是書法直接進入印面,篆刻家的書法風格就是其朱文印的風格,而元朱文式的作品是其典型;第三種類型是印外求印,進而拓展為美術性對朱文印的影響,表現為既不依傍古代印式,也不著意表現書法之美,而是注重章法構圖,追求形式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