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籠寨

豬籠寨

豬籠寨,即豬籠城寨,是影片《功夫》中的一個虛構之地。有人指出,該城寨影射的便是香港的“九龍城寨”;另有網友貼出“現實中上海的豬籠寨”照片,將上海的德昌公寓與之類比。

內容簡介


《功夫》中的豬籠寨
《功夫》中的豬籠寨
《功夫》這部影片講的是一個發生在“豬籠城寨”的故事。影片中的“豬籠城寨”是周星馳耗資200萬在兩個月內新建的一幢8層“舊樓”。佔地面積大約半個足球場大小。樓底是商號,樓上是民宅,中間空地上是一個巨大的水泥迴廊台階。
“豬籠城寨”的風格是典型的上世紀40、50年代的港式凌亂,而名字也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那個年代省港邊境黑幫橫行的三不管地帶——“九龍城寨”。

探索說明


戲仿之地

九龍寨城,是香港殖民地時代位於今九龍城區的一座圍城,於1993年被拆卸。在拆毀之前有50,000多名居民,佔地面積0.026平方公里,人口密度190萬人每平方公里,是傳說中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
九龍寨城歷史最早可追溯至中國的宋朝時代,原是防衛外敵的據點。香港後來成為英國殖民地,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卻讓九龍寨城仍然歸滿清派兵管轄,成為位處英國殖民地的中國外飛地。城寨更是清朝官員辦公的地方,地位約等於現代的領事館。英國曾一度於 1899年入侵城寨,卻發現城內空寂無人,並放棄佔領、管理寨城和駐兵。1890年代至1940年代期間,這群清朝駐軍仍然留於寨城內的衙門及其他建築物。九龍寨城於是成為當時“感受舊中國”的旅遊點。
其後1941至45年,日本侵華,日軍佔領香港期間,為了擴建啟德機場的明渠,拆毀了全部城牆。日本投降后,露宿者開始在九龍寨城聚居,並於1948年成功抵抗英國政府進入整頓。由於皇家香港公共安全專家、殖民地政府無權進入,中國的政權又拒絕管理,九龍寨城頓成罪惡溫床、貧民區,更有以“三不管”(即中國不管,英國不管,香港不管)來形容當地的管轄權問題。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大批難民從華南地區湧入香港,並聚居於九龍寨城,港英政府最終完全放棄管理,寨城淪為三合會活躍地帶,成為販毒、賣淫、賭博等非法行為的溫床,最“著名”的色情場所、賭場、鴉片煙館、海洛英館、犬肉食堂等四處林立。1959年,寨城發生了一宗命案,中英兩國政府竟互相推卸處理案件的責任。此外,由於港英政府當時不承認中國醫生的資格,城寨也成為無牌牙醫診所和冒牌貨販賣點的集中地。
1973至74年間,香港公共安全專家派出過3,000人強進寨城,剷除寨城內的黑幫勢力。寨城後來“絕地逢生”,鋼筋水泥房屋如雨後春筍般建成,非法擴建、僭建嚴重,街道狹窄如走廊。居民用水來自八條公家的水管或水井。由於建築完全不經規劃,寨城環境衛生惡劣。1980年代初期,有推算寨城居有35,000人,而罪案率也比香港平均數字高得多。
到了1984年,中英兩國簽訂《中英聯合聲明》處理香港問題,1987年兩國共同決定清拆寨城,遷徙居民。九龍寨城在1993年清拆前,曾經讓藝人成龍拍攝《重案組》電影,並容許一群日本探索家以一星期時間描繪寨城地圖。
九龍寨城清拆后,香港政府將原址改建為公園。原來計劃名為“九龍城寨公園”,但清拆期間經老居民指引,發現了一些古代文物,包括:兩塊寨城南門(即舊日寨城的正門)原址出土的花崗岩石額,刻有“南門”及“九龍寨城”字樣;寨城城牆殘存的牆基、東南兩門的牆基、一條沿寨城內牆建築的排水溝及旁邊的石板街。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民眾為免石額被日軍破壞,將之拆下埋於寨城內泥土中。政府遂將公園改名為九龍寨城公園,這些文物都安放於“南門懷古”景區。昔日三進四廂的衙門“大鵬協府”,則在修復和重建后成為展館,陳列了與寨城歷史有關的石碑(包括張玉堂拳書“墨緣”、“壽”字及載有衙門士兵出差配餉開支紀錄的光緒十二年《刊刻會議》)、寨城的歷史圖片等。
九龍寨城公園與毗鄰的賈炳達道公園相連,形成面積龐大的公眾休憩地方。

戲仿地二

隆昌公寓
隆昌公寓
上海隆昌公寓這個名字安在這裡,外人看來是有些彆扭。這座以前英國人建的巡捕房,解放后改造成住宅,冠之“公寓”之名。第一批住進來的人都是與公安系統有聯繫的。“口”字形的建築圍出當中一片天井,走廊打通整個樓面,這一邊繞著走半圈,抬頭瞧著對面又是同樣的景象——夏天打赤膊走過的中年男子,穿梭著收衣服的家庭主婦,房間外圍凹進凸出的簡易淋浴房,曬在自家門前的各色床單風一過一片飛揚。
21世紀,隆昌公寓在公眾視野中熱起來,是隨著電影《功夫》的大賣。作為“現實中上海的豬籠寨”,已經無從考察是誰第一個把它的照片放在網上,只是此後,不斷有背著相機的人們進入這幢建築一探究竟。
公寓里的老居民李延瑞不知道何謂豬籠寨,他6歲就開始住在這裡,“我爸爸解放前是巡捕房的巡捕,解放后是民警。”李延瑞想了想,又補充:“其實是一回事,叫法不一樣。”最初住在406,後來又搬到底樓,直至輾轉到215,才安頓至今。一間狹長型的房間,住著他的子女、孫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