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縮不前

畏縮不前

畏縮不前,漢語成語,拼音是wèi suō bù qián,意思是畏懼退縮,不敢前進。出自宋·魏泰《東軒筆錄》。

出處


宋·魏泰《東軒筆錄》:“唐介始彈張堯佐,諫官皆上疏,及彈文彥博,則吳奎畏縮不前,當時謂拽動陣腳。”

典故


畏懼退縮,不敢前進。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梅聖俞》:“唐介始彈張堯佐,諫官皆上疏,及彈文彥博,則吳奎畏縮不前。”葉聖陶《平常的故事》:“尤其是她自己,起先雖然頗有畏縮不前的心情,此時卻已鼓起勇士臨陣似的氣概了。”亦作“畏葸不前”。葸:害怕。《清史稿.高宗紀》:“丁卯,以扈從行圍畏葸不前,褫豐安公爵、田國思侯爵,阿里袞罷領侍衛內大臣。”

用法搭配


運用

作謂語、定語;指膽小

例句

在困難面前畏縮不前,不是咱大慶人的作風。

英文翻譯


recoil in fear

示例


尤其是她自己,起先雖然頗有 畏縮不前的心情,此時卻已鼓起勇士臨陣似的氣概了。(葉聖陶《平常的故事》)
他們往往一連幾天 畏縮不前,走錯路,每當他們到達一個貯藏點時,就稍稍高興一陣,日記的字裡行間都重新閃現出信心的火焰。 (茨威格《偉大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