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雅山口
克里雅山口
克里雅山口:是新疆和田地區于田縣與西藏阿里地區日土縣的界點,克里雅古道歷史上是新疆—西藏之間(新藏線)的主要通道,位於昆崙山西段與中段的分界處,海拔約5450米。北方有克里雅人生活帶。
克里雅古道去新疆分為兩條支線:西去于田縣,主要沿庫拉普河—克里雅河的河谷地帶走,路線比較短;東去民豐縣和且末縣,主要在喀什塔什山脈的峽谷地帶走,路線很長。人們一般是重視西線。
山口北方附近就是克里雅河的發源地,西方附近是玉龍喀什河(即和田河東支)的發源地。
克里雅山口位於昆崙山的西段與中段的山勢走向轉折點,西昆崙山自帕米爾高原徠自西北向東南迤邐而來,在克里雅山口轉折為自西向東走勢的中昆崙山。山口西側是西昆崙山的高峰崑崙神女峰,英文名字是Kunlun Goddess Mt.,海拔7167米,谷歌地球上的坐標是北緯35度18分51.03秒,東經80度55分00.55秒,是和田地區玉龍喀什河的源頭。很多權威資料中把更高的公格爾山與慕士塔格山算作帕米爾高山群,而把崑崙神女峰視作昆崙山的最高峰。山口東側是海拔6920米的瓊木孜塔格山的山脊線延伸,也是南疆克里雅河的源頭
從地貌看,這個山口坡度不大,比較平坦,分水嶺特徵很不明顯。在克里雅古道修建公路,1951年沿此古道修築新藏公路,但施工時附近的昆崙山阿什庫勒火山群(14座火山)里有的火山小發動(幾次發現山頭髮出轟隆巨響並冒出大圓柱似的煙柱),遂放棄于田縣為起點的方案,改用葉城——阿克賽欽路線,即改用新藏線的最西線。
新藏公路中線:2017年11月和田地區縱二通道(于田縣先拜巴扎鎮—克里雅山口—西藏境內)的公路建設項目進行了勘察設計招標。
北京大學歷史學者王小甫教授,對西藏最早通新疆之路(新藏線)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並發表考察報告指出,最早從新疆塔里木綠洲通往西藏的古道主要有兩條。他說的第一條古道是被西方探險家稱為“葉爾羌之路”,也就是翻越克里陽達坂的 克里陽古道;另一條為穿過桑株達坂的 桑株古道。王教授還提到了一條更為隱秘(?)的通道:翻越克里雅山口,從新疆進入藏北羌塘的 克里雅古道。三條穿越昆崙山的古道中,克里雅山口這條古道是最漫長、最艱險的一條。
克里雅山口
1717年,盤踞新疆的策妄阿拉布坦從克里雅山口道進入西藏;1723年,有野心的青海蒙古親王羅布藏丹津也是從這裡逃往西藏的;1878年,左宗棠的清軍追殺白彥虎時,這條路被毀,“溪徑遂絕”。
1950年,解放軍第2軍獨立騎兵師派出一個連160人先遣挺進西藏阿里地區,就是從新疆于田縣出發,經這條古道及克里雅山口把紅旗插上了“世界屋脊的屋脊”。1951年,新疆軍區開始沿這條古道修築新藏公路,但在施工時遇到中國最年輕的火山--昆崙山阿什庫勒火山的小發作,遂放棄此線路,改由1956年動工修建新疆葉城到西藏普蘭全長1465公里的新藏公路。
克里雅古道
行進50多公里多后是普魯河的源頭 蘇巴什,海拔4200米,維吾爾語意為河水之源。在河岸平坦的高台上,有一個用石塊壘起來的大院子,院子內有十幾間用石塊隔成的長方形的屋子,這便是1951年築路大軍的指揮部。半個多世紀的風吹雨淋,屋頂早已蕩然無存。
再往前不到10公里,翻過昆崙山的北側山脊喀拉塔什山海拔5114米的 硫磺達坂(當年部隊在這裡築路 時,硫磺的氣味很重,故起名硫磺達坂),就進入了昆崙山間一片遼闊的 阿什庫勒盆地(即烏魯克高原盆地)無人區,平均海拔4700餘米,面積約740平方公里。那裡水草豐富,野氂牛、野驢和藏羚羊眾多,是野生動物的天堂,在這人跡罕至地區分佈有兩個大的高山湖泊——阿什庫勒湖與烏魯克庫勒湖,以及阿什庫勒火山群的14座火山,熔岩面積達180平方公里,其中有明顯特徵的有三座,成“品”字形遙相呼應。一號火山是中國最年輕的火山,海拔4921米的一號火山頂部,相對高度150米,谷歌地球的坐標為北緯35度41分50.09秒,東經81度34分38.45秒,從 普魯村到達火山口約 130KM,徒步約需7天時間。據記載,1951年5月27日上午9時50分曾經再次噴發,據說 當年築路大軍親眼目睹了那次火山的噴發,新疆日報1951年7月5日報道:“在於田縣蘇巴什以南,崑崙大坂西溝一帶,5月27日上午9時50分發生火山爆發。第一次爆發時只見一個山頭上發出轟隆巨響,接著煙灰像一條大圓柱似的自山頂冒出。接著又連續爆發了3次,每次只隔幾分鐘,未發出巨響,只有煙灰上冒。以後幾天又看到火山冒煙……”。這也是新中國成立之後第一次關於火山噴發的報道。根據報道和有關的考察意見,此次火山噴發屬爆炸式噴發,比較一致的看法無熔岩溢出。
1951年修築新藏公路的路基遺存
從烏魯克庫勒湖北岸向東沿河谷前行,翻越海拔5030米的 脫破拉尕特達坂,谷歌地球坐標為35度41分05.55秒,東經81度43分02.65秒,進入了海拔4810米的阿克蘇河谷,這是克里雅河上源的一條支流。阿克蘇的維吾爾語意為白水河,在新疆,只要稱阿克蘇的地方,無疑就有一條清澈的河流。
沿著阿克蘇河谷南行一個多小時,到達阿克蘇卡子。這裡的河谷較為開闊,河邊平坦的草灘上有一間用卵石壘砌的房子,無疑是築路人的窩棚。半個多世紀的風雨,房屋已面目全非,僅存的是殘缺的牆壁。
1951年修築新藏公路的路基遺存
沿著克里雅河谷向上游前行,沿途海拔高度不斷上升,除了兩側巍峨的雪山之外,前方的視野被一座座山樑擋住,每當登上一座山樑,呈現在面前的似乎是同樣的另一座山樑。沿河谷行程27公里時登上了克里雅山口前海拔5400米的最後一個山樑,視野豁然開闊,近在咫尺的雪山在夕陽的照耀下閃爍著刺眼的光芒,遠在天邊的 克里雅山口在雲霧中時隱時現,除了石頭就是黃土,看不見丁點綠色;鑲嵌在窪地處吾拉音湖三個碧綠的水潭在貧瘠的河谷中顯得格外地醒目。此處據山口分水嶺還有約15公里路程。
過了山口后,在西藏日土縣境內邦達錯和郭扎錯之間的高原台地(約5100米),再向南行在邦達錯西南匯入橫穿羌塘無人區的昆崙山南麓線路。由此再向西約200公里,抵達界山達坂的新藏公路。
克里雅山口位於昆崙山的西段與中段的山勢走向轉折點,西昆崙山自帕米爾高原自西北向東南迤邐而來,在克里雅山口 轉折為自西向東走勢的中昆崙山。
克里雅山口
克里雅山口地勢高坑,氣候極度寒冷乾燥,屬典型的高原寒帶乾旱氣候區,氣溫年日變化大,年降水量在50毫米左右,年大風天數在200以上。這裡終年寒冷,冰封土凍,寸草不生,其年平均氣溫低達—10℃左右,一月份平均氣溫更是低至—20℃以下,即使在盛夏,這裡的氣溫也隨時會有可能下降至—10℃以下,其最熱的七月份平均氣溫也僅2℃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