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江鎮

廣東省惠州市龍門縣轄鎮

龍江鎮,隸屬廣東省惠州市龍門縣,位於龍門縣東南部,東南與東源縣、博羅縣接壤,南連路溪鎮,西接龍華鎮,北與平陵街道相連。轄區總面積172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6月,龍江鎮共轄2個社區、16個行政村。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龍江鎮常住人口為22317人。

因鎮政府駐龍江圩而得名。1912年,稱茅崗區。1958年10月,屬平陵人民公社。1986年12月,改稱鎮。2020年,龍江鎮獲得“廣東省衛生鎮”稱號。

歷史沿革


1912年,稱茅崗區。
1938年,稱茅崗鄉。
1949年,屬第二區。
1951年6月,為第五區,分為三個鄉。
龍江鎮概述
龍江鎮概述
1958年10月,屬平陵人民公社。
1961年,成立龍江人民公社。
1983年11月,改稱區。
1986年12月,改稱鎮。

地名由來

龍江鎮因鎮政府駐龍江圩而得名。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龍江鎮位於龍門縣東南部,東南與東源縣、博羅縣接壤,南連路溪鎮,西接龍華鎮,北與平陵街道相連。轄區總面積17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龍江鎮境內屬丘陵谷地平原地帶,地勢較平坦,略呈南高北低。

氣候特徵

龍江鎮境內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年均氣候21℃,年均降水量1723毫米。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豐富,特別是石灰石、重晶石鉛鋅礦等,近年來,已建立起以水泥、石灰、碳酸鈣為主的建材工業,共有水泥廠兩間,年產量分別為8萬噸和4.4萬噸,石灰窯200多座,石灰粉廠9間,碳酸鈣廠1間,產品暢銷全省各地,對鉛鋅礦(總儲量約六千萬噸)的開採,我們只採取嚴格的、穩妥的試探性開採,效益相當可觀,且礦石品位高(在30度以上)易開採(離地表只有30-40米)。

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6月,龍江鎮共轄2個社區、16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龍江鎮龍江路50號。
龍江鎮區劃詳情
龍江社區路溪社區龍江村羅洞村廣尾村六子園村隔㙟村石前村嶺咀村
良塘村坑頭村禾洞村埔心村沈村村六屯村石下村甘坑村路溪村

人口民族


2017年末,龍江鎮常住人口22773人。
2018年末,龍江鎮戶籍人口29915人。
2021年6月11日,龍門縣第七次全國人日普查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龍江鎮常住人口為22317人。

經濟


綜述

龍江鎮[龍門縣下轄鎮]
龍江鎮[龍門縣下轄鎮]
2001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23650萬元,比上年下降20.89%,其中第一產業5650萬元,比上年下降8.13%;第二產13000萬元,比上年下降29.47%;第三產業5000萬元,比上年下降5.87%。農村人均收入3650元,比上年下降6.55%。2002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18479萬元,比上年下降21.89%,其中第一產業5100萬元,比上年下降9.73%;第二產業9370萬元,比上年下降27.92%;第三產業4009萬元,比上年下降19.8%。農村人均收入3300元,比上年下降9.59%。
2008年全鎮實現生產總值3.6億元,比2007年(下同)增長13.5%;工農業總產值7.2億元,比增11%,其中:工業產值5億元,比增13.8%,農業產值2.2億元,比增6%;農民人均純收入4528元,比增6.4%,財稅收入800萬元,比增57.5%。
2014年鎮域經濟實現新常態下平穩過渡,年初既定目標基本完成,其中,地區生產總值12.1億元,比增26%,首次突破10億元;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2.9億元,比增60%;固定資產投資3.5億元,比增1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億元,比增13%;公共財政預算收入8100萬元,比增37%。
2014年招商引資項目總投資2.65億元,其中海川牧業項目、生物柴油項目、龍祥加油站項目及富升環保磚廠擴建項目均已順利完工並投入生產,瑞景環保鈣業項目和龍江綜合文化廣場項目已進入施工建設階段。
2019年,龍江鎮地區生產總值16.457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55868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6.6009億元,固定資產投資2832萬元,工業投資492萬元,基礎設施投資2832萬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50.9元,全年本級稅收8728萬元。

第一產業

農業
龍江鎮[龍門縣下轄鎮]
龍江鎮[龍門縣下轄鎮]
境內土地肥沃,農田佔地3.6萬畝,種植農產品有8種,其中龍江米、苞心芥菜是“一鎮兩品”特色農業,對外享有高知名度,2014年農業產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25%,2015年將重點抓好萬畝國家級水稻高產示範片建設和惠州市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支持惠州市菜籃子工程—均記蔬菜有限公司等產業化企業的主體發展;抓好奇異果、火龍果農業示範基地建設,通過示範帶動,提高火龍果種植面積達到5000畝,奇異果達到3000畝。
龍江鎮[龍門縣下轄鎮]
龍江鎮[龍門縣下轄鎮]
2001~2002年,龍江鎮的發展戰略由“石頭”逐步向“田頭”、“山頭”發展,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引導農民根據市場的需求,發展訂單農業,減少水稻種植面積,擴大蔬菜種植面積,以石前村為示範點,全鎮形成一定規模。2001年,全鎮種植蔬菜面積466.7公頃,其中冬種蔬菜面積266.7公頃,產值1517.98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26.87%。
2001年,龍江鎮農業總產值5650萬元,其中種植業完成產值5352萬元,比上年增加2.61%;林業完成產值22萬元,比上年減少53.19%;牧業完成產值242萬元,比上年減少68.53%;漁業完成產值34萬元,比上年減少71.19%。2002年,全鎮農業總產值5100萬元,其中種植業完成產值4705萬元,比上年減少12.09%;林業完成產值84萬元,比上年增加281.81%;牧業完成產值248萬元,比上年增加2.48%;漁業完成產值63萬元,比上年增加85.29%。
2002年,龍江鎮種植蔬菜546.7公頃,其中冬種蔬菜352公頃,產值1974.21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38.71%,比上年增加30.06%。經濟作物的種植帶動農業經濟的發展。
2020年,龍江鎮農作物種植面積7.2萬畝,其中糧食麵積4.2萬畝,產量在1.6萬噸以上。有市級農業龍頭企業2家,農民專業合作社33家,家庭農場4家。主要農產品有:優質水稻、苞心芥菜、梅菜、柑桔、石硤龍眼、火龍果、粉蕉、奇異果、無公害蔬菜等。
林業
龍江鎮有林業用地6016公頃,其中生態公益林1083.2公頃,佔18%。2001年,投入造林綠化資金30萬元,完成造林面積133.3公頃,含荒山造林100公頃,跡地更新33.3公頃;完成四旁植樹5000株,幼林撫育433.3公頃,成林撫育133.3公頃。全年參加義務植樹630人次,植樹4300株,森林覆蓋率39.5%。2002年,投入造林綠化資金40萬元,比上年增加10萬元,造林233.3公頃,比上年增加100公頃,其中荒山造林200公頃,跡地更新33.3公頃,基本完成滅荒造林任務;四旁植樹6000株,幼林撫育366.7公頃,成林撫育133.3公頃。參加義務植樹650人次,植樹4500株,森林覆蓋率43.43%。2001~2002年完成了66.7公頃速生豐產林示範工程,樹苗長勢良好。引進外商植樹造林,共投入資金50萬元,種植南洋楹細葉桉166.7公頃。加強森林管護,做好護林防火工作,兩年來沒有發生嚴重的山火。2002年,龍江鎮被惠州市評為義務植樹先進單位。
龍江鎮
龍江鎮

第二產業

工業
龍江水泥廠是內聯企業,創建於八十年代初,年生產量4.4萬噸。1994年,投入資金1200萬元進行擴建生產線,擴建年生產量8.8萬噸,擁有固定資產2270萬元,佔地面積2萬平方米,工人93人,2條機立窯水泥生產線,生產“青瓊牌”32.5R普通硅酸鹽水泥,產品質量穩定,適用於民用建築、橋樑建築,享有信譽,主要銷往深圳、惠州、海豐、陸豐等地。2001年,年生產量9.5萬噸,年產值2000萬元,佔全鎮工業總產值的15.38%,上繳國家稅金110萬元。2002年,年生產量9.7萬噸,年產值2100萬元,佔全鎮工業總產值的22.41%,上繳國家稅金115萬元。
繼續鞏固提高資源工業,在金融海嘯,市場低微的形勢下,2008年12月3日,召開鎮民營企業座談會,採取了系列措施,為企業營造寬鬆和諧的發展環境,共度難關。
2017年末,龍江鎮境內有工業企業45家。
2018年末,龍江鎮境內有工業企業45家。

第三產業

2018年末,龍江鎮境內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有23家。

交通


龍江鎮境內有X218和X224線2條縣道,S2廣河高速、S27仁深高速穿鎮而過。

社會


教育

教育事業2001~2002年,龍江鎮優化中小學校的配置,科學利用教育資源,推進素質教育,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抓教學質量,促進教育事業上新台階。全鎮6所學校(含普通中學1所,完全小學2所,初級小學3所)。2002年在校學生2665人,其中:中學生960人,小學生1705人。教師171人(含小學高級教師59人,中學高級教師1人)。小學入學率100%,初中入學率98.62%,小學升中率100%,初中畢業生升學率96.63%。被市實驗中學錄取的學生5人,被縣重點中學錄取的學生34人,占考生人數的16.35%,為歷年來考取市、縣重點中學最多人數的一年;考取中專、中技學校的學生142人,占考生人數的68.27%。2001年龍江中學被評為市一級學校,格浪小學被評為縣一級學校。2002年,龍江中心小學被評為省一級學校,是龍門縣鄉鎮中一間省一級學校。
龍江鎮
龍江鎮
堅持教育優先,大力推進素質教育,鞏固教育強鎮成果。籌集資金6.5萬元用於獎教獎學,表彰了先進老師44名,優秀班主任23名,優秀學生68名,並向12名貧困學生髮放了助學金。投入40多萬元支持學校改善教學設施,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2020年,龍江鎮共有9間學校(其中初級中學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中心小學1所,完全小學1所,分教點2個,幼兒園3所),成人文化技術學校1所。專任教師220人,教師學歷達標率100%。其中大學本科學歷的有170人,大學專科學歷的有37人;中學高級教師3人,中學一級教師60人;小學高級教師1人。幼兒園在讀幼兒685人,小學在校學生2179人,初中在校學生849人。

醫療衛生

龍江鎮有衛生院1間,衛生站5個。鎮衛生院建有門診、留醫大樓,設有兒科、內外科、婦產科、防疫站,有病床24張,各種醫療器械不斷更新,新購置了一台價值4萬元的半自動生化分析儀。
龍江鎮水資源
龍江鎮水資源
2001年,有專業技術人員46人,其中中醫師9人,西醫師23人,護士14人,全年收治門診病人32624人次。2002年,醫院有專業技術人員35人,其中中醫師8人,西醫師19人,護士8人,全年收治門診病人33082人次。
2020年,龍江鎮內有2所衛生院,16個衛生站。龍江鎮衛生院衛生院佔地面積4286平方米,建築面積3260平方米,其中業務用房面積2389平方米。

計劃生育

開展宣傳學習貫徹《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和《廣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通過開展“一法一例”宣傳和“萬人評計生”系列活動,把廣大群眾對計生工作的滿意程度列入人口與計生工作目標管理年終考核內容,健全育齡婦女信息化管理和基層基礎建設。計生服務所在原有設備的基礎上,再投入1萬元,新添置婦科治療儀,顯微鏡等一批器械。開展“三期教育”和“三查一服務”,有效控制人口增長,完成計劃生育各項任務。2002年度,出生人口103人,出生率為7.34‰,自然增長率3.99‰,計劃生育率為90.29%,多孩率為1.94%,落實“四術”140例,總節育率為92.57%,全年查環查孕1764人次,查環查孕率達93%。全鎮新婚夫婦參加婚育學校學習68對,參學率100%;參加育齡期學習的101人,參學率98%;參加孕產期學習的96人,參學率96%;參加青春期學習的386人,參學率100%。龍江鎮被市委市政府評為計劃生育先進單位,1個村被評為先進村,4個村被評為合格村,佔全鎮村委的62%。
嚴格落實層級包干責任制,經常性工作走上制度化、規範化。全年出生率10.51‰;自然增長率4.5‰;計劃生育率95.07‰;完成縣下達的人口與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指標。

精神建設

2001~2002年,龍江鎮深入開展創建“星級文明村、文明戶”活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促進全鎮文明新風形成。從中湧現出一批先進典型,2002年度,鎮委、鎮政府授予石前村等兩個單位為“十星級安全文明村”稱號;授予429戶家庭為“十星級文明戶”稱號;授予603戶家庭為“文明戶”稱號。

武裝工作

2002年,認真宣傳發動,做好徵兵工作,為祖國國防建設輸送優質兵源,適齡青年參軍熱情高漲,全鎮報名應徵人數97人,送縣體檢32人,雙檢合格人數15人,獲批准入伍9人,增加44.44%,超額完成了縣下達的任務。年內,龍江鎮挑選黃榮權等4名民兵參加惠州市海上民兵團訓練。海訓中,4名民兵勇挑重擔,刻苦訓練,起到表率作用,黃榮權所帶的班被評為先進班,黃榮權,曾瑞鋒被評為海訓先進個人。

社會治安

2001~2002年,龍江鎮加強創建安全文明小區活動,勇於探索和實踐,收到了初步的成效,小區發案率不斷下降,人民群眾的安全意識不斷增強。全鎮劃分為78個安全文明小區,覆蓋率100%,達標率87%。鎮綜治辦協調派出所、司法所堅持嚴打方針,嚴厲打擊各種刑事犯罪活動,以打擊“兩搶一盜”全面推進“三打一掃”,堅持重典治亂,刑事發案明顯下降。堅持不懈掃除“黃賭毒”等社會醜惡現象,凈化社會風氣。聚眾賭博、賣淫嫖娼以及各種色情活動明顯減少。2001年,發生刑事案件17宗,破案9宗,破案率53%;發生治安案件49宗,查處48宗,查處率98%,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4.12萬元。2002年,發生刑事案件13宗,破案8宗,破案率61%;治安案件37宗,查處36宗,查處率98%,抓獲各類違法人員60多人,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8.85萬元,社會治安秩序平穩。
暴雨襲擊。受第6號“風神”颱風的影響,6月26日、27日,鎮內大部分地區普降暴雨,降雨量達到268.5毫米,創歷史新高。在暴雨的肆虐下,直接經濟損失達到1111.5萬元,幸無人員傷亡。
千人修路。7月31日,在龍江鎮委書記王容生同志的帶領下,鎮政府及各機關單位全體幹部職工、村(居)委幹部和村民小組長1200多人參加了維修X224線公路龍江加油站至平陵凌潭橋1.8公里路段的千人共修希望路活動,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X224線行路難問題。
冬修水利。投入大、行動快、效果好。12月12日,龍江鎮府全體幹部職工、各村委會幹部、群眾300多人齊聚龍江墟龍江村委至食品站路段整修龍江河,打響了龍江鎮冬修水利第一仗。據水利部門統計,整個冬修水利大行動投入60萬元,分步對龍江河、路溪河、龍平渠、路溪東西灌渠和一些陂頭水閘、橋樑渠道進行整修,確保了農業生產用水。
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在王容生書記的斡旋下,拖了十多年的的龍學公路青苗補償問題得到徹底解決,農戶領到了補償餘款,並向鎮委、鎮政府送上了錦旗。
城標揭幕。2009年1月17日早上,歷時三個多月興建的龍江城標舉行揭幕儀式,城標上雕刻了“再創輝煌”四個大字,激勵龍江人民再掀發展新高潮。
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根據本鎮實際,提出了“三個規劃”、“四個最”的工作目標。圍繞“三個規劃(即城鎮發展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修編和經濟發展總體規劃)”、“四個最”(即社會風氣最好、環境變化最大、辦事效率最高、工作生活最開心)的目標,全力推進“一二三四五”(即打好一個基礎、建好兩個園區、定好三個規劃、辦好四件大事和創好五個品牌)工作,建設和諧、發展、美麗、開心新龍江。

社會保障

2020年,龍江鎮有敬老院1家,床位28張。退役軍人509人。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49戶,人數669人,其中,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戶,人數13人。農村五保124人,其中集中供養4人。臨時救助114人次,救助資金276614元。殘疾人474人,享受殘疾人護理補貼269人,享受殘疾人生活補貼102人。
龍江鎮
龍江鎮

人居環境

2019年,龍江鎮共組織開展10次依法清拆行動,出動約250人次,挖機20個台班,清拆禁養區養豬場共6戶,清拆禁養區雞場1戶,清拆面積約6.7萬平方米,減養生豬達3.2萬頭,減養雞4萬隻;清理禁養區養豬場3戶和禽場9戶,減養生豬0.5萬頭和雞鴨19.2萬隻。

文化事業

2020年,龍江鎮建有龍江鎮文化站,建築面積350平方米,藏書2萬餘冊。村級文化廣場18個,農家書屋18個。

獲得榮譽


2020年,龍江鎮獲得“廣東省衛生鎮”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