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單位
居住單位
柯布希耶把他所設計象馬賽公寓那樣帶有服務設施的居住大樓當作組成現代城市的一種基本單位而稱做“居住單位”。
自從柯布西耶1907年旅遊時看到修道院建築群既有單人靜修小間又有公共聚餐大廳、祈禱教堂以及活動園地,再加上他受過空想社會主義者傅立葉和歐文影響,得到啟發,結合1922年所做分戶產權公寓方案,設想把千人以上集中在一座高層居住建築,每家一單元兩層,自有扶梯上下。重疊交叉,用有限走廊到達各戶。每人既享有私用又得到公用便利。高層節約出來的綠地,充滿陽光新鮮空氣,這就是他所追求的“光輝城市”(Ville Radieuse)。他把這立體花園“城”方案命名為“居住單位”(United Habitation),推薦到巴黎城市復興規劃部,作為第一座試驗性居住建築。1947年興工,1952年完成,共容1600人,按每戶人口多少分成23種不同單元,總共340戶。每戶樓上布置卧室,樓下是廚房和部分兩層的起居室。單元前後兩面都有縮進陽台,一面對山,一面看海。建築高度55米18層。基本尺寸15種,來自他獨創根據人體節奏分段、長短比值的“模度”(Modulor)決定。長方形陽台立面寬、高比接近1.61,就是從模度算出來的。
被人們稱之為“馬賽公寓”的建築,是勒·柯布西耶著名的代表作之一。這座大型公寓式住宅是他理想的現代化城市中“居住單位”設想的第一次嘗試。勒·柯布西耶認為在現代條件下,城市既可以保持人口的高密度,又可以形成安靜衛生的環境。他理想的現代城市就是中心區有巨大的摩天大樓,外圍是高層的樓房,樓房之間有大片的綠地,現代化的整齊的道路網布置在不同標高的平面上,人們生活在“居住單位”中。一個“居住單位”幾乎可以包含一個居住小區的內容,設有各種生活福利設施,一棟建築就成為一個城市的基本單位。他在馬賽設計並於馬賽市郊建成的這座17層的“居住單位”式公寓住宅大樓,可容納337戶約1600人居住。
馬賽公寓是第一個全部用預製混凝土外牆板覆面的大型建築物,主體是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由於現澆混凝土模板拆除后,表面不加任何處理,讓粗糙地表現人工操作痕迹的混凝土暴露在外,表現出了一種粗擴、原始、樸實和敦厚的藝術效果,後來它被帶上了“粗野主義”始祖的“桂冠”。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法國東部朗香(Ronchamp)山頂聖母教堂(Notre.Dame du Haut)毀於戰火。1950年準備重建,邀柯布西耶設計,他謝絕了,但又改變主意,一日獨自來這地區高阜,度量地勢,做些筆記,然後設計出一座基本是雕刻品的教堂。結構用鋼筋水泥支柱,砌毛石幕牆,粗獷水泥蓋面;上覆雙層鋼筋水泥薄板屋頂。屋頂、地坪、牆身多做斜線曲面形。屋檐與牆頂有一條空隙隔開,形成橫窗,使屋頂似乎飄浮上空。屋檐向上翻卷,可使院內佈道聲音反射給聽眾。
這教堂各部分尺寸都由模度決定。柯布西耶把這得意建築視為掌上明珠。造型首次衝破他在戰前慣用的機械幾何直角而用大量曲線,手法近乎古拙,這也不是突然決定而是來源於1928年柯布西耶與奧贊方純潔畫派的抽象造型,作為新表現主義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