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亞琳
馮亞琳
教育部高等學校外語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重慶市高等院校教師高級職務外語學科評審委員會委員,重慶市德語語言文學學科學術帶頭人,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曾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重慶市勞動模範、“紅岩好教師”和重慶市“教學名師”、“四川外語學院十大傑出人物”等榮譽稱號。現任四川外國語大學中外文化比較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兼四川大學文學院比較文學專業博士生導師。
馮亞琳,女,1952年出生,西安人。1977年畢業於四川外語學院法德系,1985年畢業於德國法蘭克福歌德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1994年獲該校文學博士學位。
現任四川外語學院中外文化比較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兼四川大學文學院比較文學專業博士生導師。1998、2002、2005年三次赴德國短期訪學。1999年晉陞教授。2002年被評為重慶市學術、技術德語學科帶頭人並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曾任四川外語學院德語系主任,重慶市高等院校教師高級職務外語學科評審委員會委員。長期從事德語語言文學教學研究工作,已發表專著4部,譯、編著20多部(含合作),學術論文近80篇,其中7篇被人大複印資料《外國文學研究》全文轉載。曾獲四川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重慶市優秀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各一次,重慶市優秀社科成果三等獎一次,二等獎一次。專著《德語文學中的文化記憶與民族價值觀》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多次受到四川外語學院和重慶市的表彰,曾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重慶市勞動模範、“紅岩好教師”和重慶市“教學名師”、“四川外語學院十大傑出人物”等榮譽稱號。
馮亞琳教授
1)君特·格拉斯小說研究(重慶市社科項目),已結題
2)德語文學中的文化記憶與民族價值觀(國家社科基金項目,07BWW020,主持),已結題
3)文化記憶場研究(重慶市社科聯特別委託項目)
1. 《從發展理論看中德學生作文中個體意識的文化差異》(德語),
德語教學史系列,第15卷, 主編: 約。荷曼教授, 彼得。朗出版社, 1994。
2.德語文學與文化——闡釋與思辨,重慶出版社,2007。
3. 君特。格拉斯小說研究,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1。
4. 德語文學中的文化記憶與民族價值觀,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
1. 亨利希·曼: 《皮波·斯巴諾》, 中外文學, 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
1988年第六期。
2. 海因利希·奧特: 《上帝》 (合譯), 香港:社會理論出版社1990年版。
3. 克勞斯·施勒特爾: 《亨利希· 曼》,《外國著名思想家譯叢》(文庫版),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版。
4.《諾貝爾文學獎獲獎者散文集》(合譯),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1997版
6.格拉斯《比目魚》(合譯),桂林:灕江出版社2003年版。
7.《赫爾巴特論文集》,哲學卷一(合譯),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版。
8. “德語慣用語詞典”(合作)(字母: g, h, i, j), 台北:中央圖書出版社1992年版。
9.經濟文化交流中的重慶(主編之一),德國工商協會出版社2002版。
10.德語初級口語教程(合作),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11.德語天天學系列(主編),廣州: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4年版。
12.德語一日一短文,廣州: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4年版。
13.耶利內克:魂斷阿爾卑斯山(合作),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05年版。
14.赫·庫普曼: 《形象思維 - 關於席勒的哲學論文風格》, 見 <<席勒與中國>>,
357-376頁, 四川文藝出版社, 1989年, 成都
15.奧特:《末世論的所在》,道風漢學神學學刊第9期,1998,香港,27-42頁
16.顧彬:論中國人的憂鬱,載《跨文化對話》(四),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
17.德語閱讀教程(第一冊)(主編),陳瑾、呂晶珠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文學的使命’” - 評安娜。西格斯的長篇小說 <<死者青春常在>>》,外國語文,1986年第1期。
1. 《關於外語專業高年級學生專業學習中厭倦情緒的分析》, 外國語文 - 高教研究專版,1988年第1期。
2. 《語言遊戲在外語教學中的作用》, 外國語文 - 高教研究專版,1989年第2期。
3. 《關於德語高年級寫作課教學目標等問題的思考》,四川外語學院學報,1995年第1期。
4. 《關於個體的自我經驗 - 中德學生作文價值取向比較之一》,四川外語學院學報,1995年第3期。
5. 《當代中德寫作理論比較》,重大學報(社科版),1996年第1期,重慶。
6. 《徠關於外語寫作的文化制約性》,四川外語學院學報高等教育研究專版,1995年。
7. 《生命的意義 - 中德學生作文價值取向比較之二》,四川外語學院學報1995第4期。
8. 《辨證手法與陌生化效果 — 也談布萊希特的“大膽媽媽和她的孩子們”》,《語言文化與外語教學》,重慶出版社,2003年。
9. 《論布萊希特的小說創作》,四川外語學院學報,1996年第4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外國文學研究》1996年12期全文轉載。
10. 《起程 — 當代德語文學作品中自我追尋的模式?》,四川外語學院學報,1997年第3期。
11. 《關於個體的外部經驗 — 中德學生作文價值取向比較》,四川外語學院學報,1997年增刊。
12. 德國十八世紀自傳文學中的個體意識,《外國文學評論》,1999年第2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外國文學研究》1999年9期全文轉載。
13. 語言危機與人的異化——評彼得﹒漢特克的《罰點球時守門員的恐懼》,《當代外國文學》,1999年第3期,南京。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外國文學研究》1999年10期全文轉載。《外國文學評論》2000年第3期收目。
14. 追求理想人格的自我寫照——歌德自傳《詩與真》解析(1萬字),《慶祝四川外語
學院建校50周年學術論文集》,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15. 談德語師資培養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中國德語教學論文集》,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年。
16. “互為文本性”作為結構原則── 彼得·漢特克的小說《為了長久告別的簡訊》與傳統文本的互文關係研究,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1年第2期。
17. Die Geschichte holt einen doch wieder ein, „Die Literaturstraße“ (文學之路)第2卷,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年。
18. 《生死朗讀》的敘事策略探析,《外國文學評論》2002年第1期。
19. 君特·格拉斯的新作《蟹行》——兼談德國戰後文學的新視角,《譯林》2002年第4期。
21.“不確定性”作為間離手段——論君特·格拉斯《鐵皮鼓》的基本敘述策略,《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3年第3期。
22.批判、繼承與能指遊戲——論君特·格拉斯作品中基督教題材的表現手法及意義,《外國文學評論》2003年第2期。
23.“浪漫的書”——論施萊格爾的小說理論與小說試驗,《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3年第5期。人大複印資料J4《外國文學研究》2003年第12期全文轉載。
24.Literarische Uebersetzung in interkultureller und hermeneutischer Sicht(從跨文化與闡釋學角度看文學翻譯),《文學之路》第4卷,德國維爾茨堡:Königshausen&Neumann出版社,2003。
25.尋求另外一種真實——評德國浪漫藝術童話超現實的美學旨趣,《外國文學評論》2004年第1期。人大複印資料J4《外國文學研究》2004年第10期全文轉載。
26.德國浪漫文學概念辨析,《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4年第3期。人大複印資料J4《外國文學研究》2004年第8期全文轉載。
27.用童話構建歷史真實——君特·格拉斯的《比目魚》與德國浪漫童話傳統。當代外國文學2004年第3期。
28. Phantasie und Tastsinn – Über das Wirklichkeitsvertändnis von Günter Grass. Literaturstraße.Band 5 Würzburg: Königshausen&Neumann 2004.
29. 具象與想象——論君特·格拉斯的真實觀與敘事原則。《國外文學》,2005年第3期。
30.Erkundungen der anderen Wahrheit. Günter Grass´ Märchenverständnis im Roman
Der Butt im Verhältnis zum romantischen Märchen. „Wenn Freunde aus der Ferne
kommen“. Eine west-östliche Freundschaftsgabe für Zhang Yushu zum 70.
Geburtstag. Frankfurt a.M.: Peter Lang 2005.
31.從《金罐》和《沙人》看霍夫曼二元對立的世界觀,《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6第1
期。
32. „…durch Rückgriffe Zukunft herstellen“.Ökologische Aspekte in Günter Grass’ „Die Rättin“.
Erinnerung als konstituierender und reflektierender Prozess. Zeitschrift fuer Germanistik 2/2006.
33.“Bildungsreise“ nach Amerika? – Der Mensch und seine Umwelt in Kafkas Amerika-Roman Der Verschollene, Neue Beiträge zur Germanistik. Band 5/Heft 1. Internationale Ausgabe von „Doitsu Bungaku“. München: IUDICIUM 2006.
34. Geschichtliche und menschliche Ambivalenz als Vorzeichen der Moderne - Über den „Doppelsinn des Lebens“ in Friedrich Schillers Wallenstein-Trilogie. Literaturstraße Band 7 Würzburg: Königshausen&Neumann 2006.
35.“誤讀”的文化因素及其他——接受美學與跨文化闡釋學視野中的外語文學作品閱讀課,《外語院校教學內容與課程改革研究》,重慶出版社,2006。
36.2001至2005年中國德語文學研究(合作),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7第2期。
37.德語語言文學發展報告2006(合作),載《外國語言文學及相關學科發展報告2006》,王魯男主編,重慶出版社,2007。
38.歌德教育思想的再解讀,載《外國文學》2007年第4期。
39.浪漫派文學——德國文學花園中的奇芭,載《德語文學與文學批評》2007年第1卷,張玉書等主編,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
40.Beschränkung und Bewahrung als Gegengewichte. Einige Aspekte in Goethes Bildungsgedanken und ihre Aktualität. Literaturstraße Band 8, Würzburg: Königshausen&Neumann 2005.
41.記憶的構建與選擇———交際記憶與文化記憶張力場中的格拉斯小說.《外國文學》.2008 年 1月第1期
42.自然作為文學回憶的符號——— 論君特· 格拉斯小說中功能化的自然描寫.《外國文學評論》.200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