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臨州的結果 展開
- 元置臨州(今山西省呂梁市臨縣)
- 唐置臨州(今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
- 西魏置臨州(今重慶市忠縣)
臨州
元置臨州(今山西省呂梁市臨縣)
臨州,中國古代行政區劃名。西漢時置臨水縣(治今臨縣北),屬西河郡,東漢併入離石縣。金代複名臨水縣,屬石州。元世祖中統二年(1261年),改為臨泉縣,屬太原郡。中統三年(1262年),臨泉縣升為臨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臨州降為縣。此後,歷經各代,臨縣之名沿用未變。
自元世祖中統年間,臨泉縣升為臨州,至明初降為臨縣,臨州建置沿用107年。州治臨泉城,即今臨泉縣城。元代臨州轄境於今山西省呂梁市臨縣大致相當。
秦庄襄王二年(前248年),屬太原郡。
王莽時期,臨水縣曾改監水縣。
東漢,複名臨水縣。
東漢永和五年(140年),臨水縣併入離石縣,仍屬西河郡。東漢末,西河郡併入太原郡。
三國初,仍屬太原郡。
魏黃初二年(221年),設置西河郡,仍屬西河郡。
兩晉時轄於離石,為匈奴佔領。
十六國時期,屬離石鎮。
隋開皇元年(581年),廢郡,改烏突為太和。
大業三年(607年),改州為郡。太和縣屬離石郡。
唐武德三年(620年),改太和縣為臨泉縣,屬石州。
宋仍稱臨泉縣、定胡縣,隸屬石州,屬河東路。
元符二年(1099年),改屬晉寧軍。
金天會元年(1123年),複名為臨水縣,廢晉寧軍,屬石州。
元世祖中統二年(1261年),改臨水為臨泉,屬太原郡。
元世祖中統三年(1262年),臨泉縣升為臨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臨州降為縣,改稱臨縣,屬太原府。臨縣之稱由此而定,至今未變。
卷五
本紀第五 世祖二
中統三年十二月甲寅
至元元年十一月丁酉
太原路臨州進嘉禾二莖。
卷五十八
志第十 地理一
河東山西道肅政廉訪司
冀寧路
石州,(下。)唐初改離石郡為石州,又改昌化郡,又仍為石州。宋、金因其名。元中統二年,省離石縣入本州。三年,復立。至元三年,省溫泉入孝義,以臨泉為 臨州*。
臨州,(下。)唐置臨泉縣,又置北和州,后州廢,隸石州。宋置晉寧軍。金廢軍,置臨水縣,隸石州。元中統二年,仍改臨泉縣,直隸太原府。三年,升 臨州。
*此條“至元三年,以臨泉為臨州”與臨州條下“元中統二年,仍改臨泉縣。三年,升臨州”有出入。據卷五本紀第載“元世祖中統三年,升太原臨泉縣為臨州”,可考臨泉縣升臨州在中統三年。
卷四十二
山西四
汾州府
臨縣府西北二百里。北至陝西吳堡縣三十里,東北至岢嵐州興縣一百八十里。漢離石縣地,屬西河郡。後周置烏突縣,兼置烏突郡治焉。隋郡廢,縣改曰太和,屬石州。唐初改為臨泉縣,置北和州治焉。貞觀三年,州廢,仍屬石州。宋初因之。乾符三年,改屬晉寧軍。金仍屬石州。元中統二年,改屬太原府,三年,升為 臨州。明初改曰臨縣,仍屬太原府,萬曆中改今屬。今城周三里有奇,編戶十七里。
卷三
大事譜
元至元元年,太原路臨州進嘉禾二莖。臨州隸冀寧路,屬太原府。臨州,至元三年改置*。
*臨州改置時間有誤。既然前述“至元元年,太原路臨州”,後言“臨州,至元三年改置”,前後有出入。據考,臨泉縣升臨州在中統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