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侯震的結果 展開
侯震
藝術家
侯震(1955.2—)生於安徽合肥。擅長油畫。1982年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油畫系。
侯震(1955.2—)生於安徽合肥。擅長油畫。
其油畫作品多次入選全國美展。
《畫室》
不是每個人都能很快地確定自己的創作方向。對於多數同濟,有許多事情需要我們去作理性的分析與判斷。你很難想象一個本土藝術家在人到中年時所受的世代的挾制。侯震是典型的東北遺民,卻就讀於柳浪聞鶯的西子湖畔,而幾經遷徙的出生地合肥,又是中亦北亦南。南轅北轍在他身上留下太多的轍跡,與生俱來的粗狂與血氣又和所受侵染的教育,就像一粒蠹蟲,在他的身體里不斷地涌動,又是簡直就是在吞噬他過早展露的才能。從圖示上看,他在很長一段時期的創作陷入一種平淡的鋪敘當中,他自己也非常不滿意這種“非典型”藝術的狀態。
今天我們在考量關於某位藝術家的創作軌跡時,可能過分地倚重他的已經獲取的成就。這和我們所處的時代有太大關聯。當我們從一個藝術家的創作原動去梳理其脈絡時,當我們從一個藝術家的創作熱望中甄別其狀態時,甚至我們還不曾挖握到他的藝術趨向時,真正令我們感到鼓舞和興奮的亮點,恰恰是隱植於他作品表層下的轉折、節奏和構式。也許我們尚不能推開那扇門扉,無法真正地感受那顆搏動的心靈,但我們有理由相信,那是個體藝術在遭遇鬱悶的傷害后對的時境的吶喊。在經歷了過多的平靜之後,來自血脈的衝動捲起情緒的狂瀾向軟弱的軀殼砸去,頗有心智的人們會在這當下感受到某種力量。作品《十幾羅漢》其實就屬於這類作品。那種充滿雕塑感的構式,在還原身邊朋友的肌體時,肯定是在表露著侯震品格中凸顯得崇高感。而從技術去分析,語言的質樸與對位的表述是一種嘗試駕馭的影像。它不是《瀕死的奴隸》,不是《被縛》,它或許是特洛伊式的掙扎與對抗。
《花石樓》
《後園拾偶》寫的是侯震當下不錯的心緒,也是對莊嚴憑弔后一個歌者的自白。藝術家有選擇的權利,這是他的自由,一如侯震一陣饕餮后細慢的咀嚼。作為生活在洛陽的畫家,王室的脂粉加雜雍容氣質的牡丹中不能錯過他的筆底。但他的畫面是經營的煞費心機,是食色者的大快朵頤,是看淡苦心孤詣卻聊不勝寒的閑適。比起筆走龍蛇的磅礴氣度,那塗刷般的肌理是酣暢淋漓的意味,那黑與白,白與紅,在灰調的音色中,非同凡響。(作者:左小楓)
2014年侯震的中國畫《小巷晨早》在河南省第十二屆美展獲獎。
中國畫《小巷晨早》
侯震[藝術家]
2014年侯震的油畫《城市的補色》在河南省第十二屆美展獲獎。
《光》
1980年《拔秧》入選浙江省青年美展
1982年畢業創作《礦工與太陽》發表於《美術》雜誌並成為當年最有影響的作品
1984年《礦工與太陽》入選第六節全國美展
1985年《晝夢》獲河南省文化系統美展金獎
1990年《熱土》被日本岡山市市政廳永久陳列
1992年《馬》獲河南省首屆油畫展銀獎
1993年侯震油畫展在台灣明基畫廊舉辦
1994年《火神》獲河南省第八屆美展銀獎
1998年《初晴》入選第八屆全國:群星獎美展
1999年《都市新族》入選第九屆全國美展並獲河南省九屆美展一等獎
2001年《長風待舞》獲河南省慶祝建黨80周年美展銀獎
2002年《餘暉》獲河南省第九屆“群星獎”美展金獎併入選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60周年全國美展
2003年《畫室》入選第三屆中國油畫展
2004年《正午》入選第十屆全國美展並獲河南省十屆美展金獎
2005年《黃河之子》獲全國慶祝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美展二等獎
2005年《艷陽天》獲中國美協會員金品展優秀獎
2005年《青春升騰》入選全國第六屆體育美展
2006年《後園偶拾》參加“學術狀態·中國當代藝術家邀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