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泉鄉

河北省石家莊市鹿泉區下轄鄉

白鹿泉鄉,隸屬於河北省石家莊市鹿泉區,地處鹿泉區西部,東與獲鹿鎮為鄰,南與上寨鄉毗連,西、北與井陘縣接壤,行政區域面積43.25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白鹿泉鄉戶籍人口有10906人。

1949年,白鹿泉鄉境域屬獲鹿縣第九區;1984年4月,改為白鹿泉鄉。截至2020年6月,白鹿泉鄉轄17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曹坊村幸福街12號。

2018年,白鹿泉鄉有工業企業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9個。

2021年,石家莊市鹿泉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人口5468人。

歷史沿革


白鹿泉鄉
白鹿泉鄉
1949年,白鹿泉鄉境域屬獲鹿縣第九區。
1952年,成立初級社。
1953年,設白鹿泉鄉。
1958年,屬城關(紅旗)公社。
1961年5月,析出,成立白鹿泉公社。
1984年4月,改為白鹿泉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白鹿泉鄉地處鹿泉區西部,東與獲鹿鎮為鄰,南與上寨鄉毗連,西、北與井陘縣接壤,行政區域面積43.2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白鹿泉鄉地勢西北高、東南低。

氣候

白鹿泉鄉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4.2℃。1月平均氣溫-5℃,7月平均氣溫32℃。最低月均氣溫-13℃,最高月均氣溫30℃。年平均日照時數2400小時。年平均降水量533.9毫米。生長期年平均28天,無霜期年平均182天,最長達183天,最短為180天。降水集中在每年6—9月,7月最多。

自然災害

白鹿泉鄉主要自然災害有春旱、夏澇等。災害年均發生0.1次,主要發生在1—7月,最嚴重的發生在1996年和1998年。

自然資源


白鹿泉鄉主要礦藏資源為非金屬礦,儲量大、易開採,主要有安山岩、石灰岩、紅砂岩

行政區劃


2011年末,白鹿泉鄉轄17個行政村:東土門、西土門、郄庄、棗林、曹坊、白鹿泉、東胡申、西胡申、谷家峪、西薛庄、西楊庄、段庄、水峪、梁庄、上聶庄、武庄、荷蓮峪,下設92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白鹿泉鄉轄17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曹坊村幸福街12號。
東土門村西土門村郄庄村棗林村曹坊村
白鹿泉村東胡申村西胡申村谷家峪村西薛庄村
西楊庄村段庄村水峪村上聶庄村荷蓮峪村
武庄村粱庄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白鹿泉鄉總人口9791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758人,城鎮化率6.8%。總人口中,男性5023人,佔51.30%;女性4768人,佔48.70%;14歲以下1390人,佔14.2%;15—64歲6064人,佔61.93%;65歲以上2337人,佔23.87%。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佔99.8%。2011年,人口出生率11.04‰,人口死亡率5.11‰,人口自然增長率5.9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26人。
2017年末,白鹿泉鄉常住人口為10709人。
截至2018年末,白鹿泉鄉戶籍人口有10906人。
2021年,石家莊市鹿泉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人口5468人。

經濟


綜述

2001年,白鹿泉鄉實現工農業總產值506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100萬元,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155萬元。
2018年,白鹿泉鄉有工業企業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9個。

工業

2011年,白鹿泉鄉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家,實現工業總產值達7.9億元,比2005年增加3.92億元,年均增長32%,形成了以新型建材業為主導產業,機械製造、化工等相關產業共同發展的工業新體系。

文化


地名由來

白鹿泉鄉因漢將韓信射白鹿得泉,故名白鹿泉。鄉因泉名。

文物古迹

2011年,白鹿泉鄉有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7個。

交通


白鹿泉鄉有307國道經過境內。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白鹿泉鄉有幼兒園10所,在園幼兒700人,專任教師59人;小學17所,在校生4700人,專任教師24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4100人,專任教師223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011年,白鹿泉鄉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600萬元,比上年增長29%。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34%,比上年增長11%。

文體事業

2011年末,白鹿泉鄉有鄉級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1個,各類文化專業戶45戶,各類圖書室14個,藏書5萬餘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隊伍達84人。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戶0.3萬戶。
2011年末,白鹿泉鄉有學校體育場2個,85.5%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3%。

醫療衛生

2011年末,白鹿泉鄉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3個,門診部(所)24個;病床210張。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7.26萬人次。17個村村民全部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末,白鹿泉鄉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42戶,人數1138人,支出121萬元,比上年增長30%,月人均88.6元,比上年增長31%。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48人,撫恤事業費支出290萬元,比上年增長15%。社會福利費220萬元,比上年增長17%;社區服務設施12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1個,社區服務站5個。五項社會保險(不含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合計136萬元,比上年增長23%;基金支出合計136萬元,比上年增長23%。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3.1萬人,參保率98%。

旅遊


抱犢寨

抱犢寨,是國家4A級景區,是一處集歷史人文和自然風光為一體的名山古寨,海拔580米。被譽為“天堂之幻覺,人間之福地,兵家之戰場,世外之桃花源”的天下奇寨。

蓮花山

蓮花山位於鹿泉市城西3.5千米處,山體南北走向,有南北兩峰。北峰海拔518.2米,南峰海拔513米。

土門關

土門關位於鹿泉市城西2千米處,太平河從村中穿過,分為東、西土門,土門關是古井陘東端要塞,古稱“井陘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