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碑亭
十三碑亭
十三碑亭位於曲阜孔廟,徠過了奎文閣便是十三碑亭院,這裡是孔廟的第六進院落。十三碑亭始建於唐代,元代添建二座,清代添建九座,亭內存有唐至民國碑刻50餘塊,碑文多是皇帝對孔子追謚加封、拜廟新祭、派官致祭和整修廟宇的記錄,由漢文、八思巴文(元代蒙古文)、滿文等文字刻寫。整個碑亭布局南八北五,所以稱十三碑亭,因為都是經皇帝批准立的碑,因此又叫御碑亭。其中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所立的一塊石碑是最大的,碑重約35噸。
徠建築
十三碑亭內碑文的內容均為歷代帝王、大臣們修廟、祭廟、告廟之類的記錄,極具史料價值。其中有蒙古文、滿文與漢文對照碑,通過十三碑亭可窺見出歷代帝王豪門的尊孔祭祀、孔廟修建沿革發展的歷史。
在孔廟內1172塊碑刻中,按其重量來說,最重的一塊碑應數清康熙二十五年所立的康熙御制碑(位置在大成門前東側),該碑重35噸,連同贔屓水盤共達65噸之重。此碑的石料采自於北京的西山,當時從北京將碑刻好后,沿京杭大運河從通州運往濟寧,中間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然後又從濟寧運至曲阜,徵用了民工600人,耕牛443頭。濟寧到曲阜90華里,趁冬季寒冷,在行進的道路上潑水使其結冰,巨大的碑身與石刻從冰上滑行前進。文獻上講每天走卧牛之地,這樣90華里路行運了整整十五個晝夜,耗費庫銀600餘兩。
在此院內,除十三碑亭外,東南、西南兩角的露天碑群,加上北面廊下的石刻,彷彿構成碑林。這些石碑均為歷代帝王、大臣們修廟、祭廟、謁拜的內容。從書法上看,書體嚴謹,石石不同,風格筆法,各有千秋。另有幾幢石碑從不同側面記載了元末紅巾軍、明正德年間劉六、劉七,明末徐鴻儒等農民起義的情況,是研究中國農民戰爭史的珍貴的歷史資料。
此院東、西各有一門,東為“毓粹門”,西為“觀德門”,俗稱東、西華門。始建於金代,供祭孔時出入方便而設,歷代均重修。現存系明代建築。
十三碑亭的建築奇觀“勾心鬥角”
各亭石碑多以似龜非龜的動物為趺,名曰贔屓(bi,xi),據說是龍的兒子。傳說龍生9子,各有所能,贔屓擅長負重,故用以馱碑。十三碑亭中最早的是兩幢唐碑,一幢是立於唐高宗總章元年(公元668年)的“大唐贈泰師魯先聖孔宣尼碑”,一幢是立於唐玄宗開元七年(公元719年)的“魯孔夫子廟碑”,皆位於南排開東起第六座金代碑亭中。最大的一幢石碑是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所立,位於北排東起第三座碑亭內。這塊碑約重35噸,加上碑下的贔屓,水盤,約重65噸。這塊石采自北京的西山,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能將此碑安然運抵千里之外的曲阜,不能不使人驚嘆。當時從北京將碑刻好,然後沿京杭大運河從通州運往濟寧,中間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然後又從濟寧運往曲阜,濟寧到曲阜 90華里,徵用了民工600人,耕牛443頭,趁冬季寒冷,地上潑水結冰,碑從冰上滑行,文獻上講每天走卧牛之地,這樣90華里路運了整整十五個晝夜,耗費庫銀600餘兩。
石碑
此院的東南、西南部,各有一片叢林似的碑碣。北牆朱欄內還鑲著大量刻石均為歷代帝王大臣們修廟、謁廟、祭廟后所刻。如從書法藝術上來看,真草隸篆,各有千秋。另有幾座石碑從側面記載了元末紅巾軍、明代中期劉六、劉七、明末徐鴻儒等農民起義的情況,是研究農民革命歷史難得的珍貴史料。
古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