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家鎮

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區轄鎮

羅家鎮隸屬江西省南昌青山湖區,素有“南昌市東大門”之稱,是久負盛名的小商品和農副產品的集散地。2002年被列入南昌市一核五片區之中的羅家組團,2010年被列為全市推進新型城鎮化特色示範鎮,2012年被國家發改委批准為全國第三批發展改革試點鎮。全鎮區域面積60.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1萬,下轄18個行政村,4個社區,駐鎮省市企業7家,是全區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鄉鎮。

改革開放以來,素有“南昌東大門”之稱的羅家鎮,不坐失發展良機,力爭後來者居上,始終堅持兩個文明一起抓,城東百年古鎮再現勃勃生機。駐鎮中央省市單位13家,為全國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羅家鎮佔據毗鄰省會城市的綜合優勢,與城市共享供水、供電、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就近依託城市的科技、管理人才、市場、信息與資金等資源,地理位置相當優越。

羅家鎮位於江西省南昌市境東部,集鎮距市中心10公里,轄區總面積為80.6平方公里,統計到2008年人口逾12萬人。羅家鎮鎮政府駐崗下村。

解放東路、南昌—新聯公路穿境而過。昌景黃高鐵南昌東站坐落其境,項目將於“十三五”期間啟動建設。建成后,南昌西站、南昌火車站、南昌東站構成三足鼎立態勢。

歷史沿革


1949年為南昌縣二區羅家鄉。
1958年為超美公社。
1961年置羅家鎮。
1968年改為羅家公社。
1972年分設羅家鎮和羅家鄉。
1980年5月,南昌縣的羅家鎮劃歸郊區管轄。
1986年2月,將南昌縣的羅家鄉劃歸郊區與羅家鎮合併。1995年建設部批准為“全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和全省“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1997年,面積80.6平方千米,人口12萬人,轄羅家街、謝埠街2個居委會及梧崗、胡家、佛塔、京川、石橋、義坊、崗下、秦坊、棠溪、慈母、胡坊、楓下、板溪、沈橋、黎明、聯勝、月坊、觀田、殷王、竹山、貨場、濡溪、前湖、樓付、趙坊、壩橋、羅家、白蘭28個行政村。鎮政府駐羅集街,距市區中心12千米。
2001年12月,將月坊村、聯勝村劃歸京東鎮管轄。
羅家鎮圖片
羅家鎮圖片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羅家鎮地處城東,距中心城區僅5公里。北靠高新區,紫陽大道與福銀高速對接,西鄰昌東工業區,城市外環快速路昌東大道和昌南大道呈“丁字狀”貫穿全鎮,解放東路是連接城區的紐帶,天祥大道南延工程正在施工,區位交通極為便利,是久負盛名的小商品和農副產品的集散地。全鎮區域面積60.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1萬,下轄18個行政村,7個社區,駐鎮省市企業7家,是全區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鄉鎮。
羅家鎮圖片
羅家鎮圖片

行政區劃


轄羅家街、謝埠街等2個居委會,白蘭、貨場、楓下、義坊、京川、佛塔、胡家、羅家、秦坊、棠溪、石橋、梧崗、崗下、竹山、慈母、胡坊、板溪、沈橋、黎明、觀田、殷王、濡溪、前湖、樓付、趙坊、壩橋等26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崗下村。解放東路、南昌—新聯公路穿境。昌景黃高鐵南昌東站坐落青山湖區羅家鎮,項目將於“十三五”期間啟動建設。建成后帶動整個羅家鎮發展成為高鐵新城。

區劃代碼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360111103001羅家居委會
360111103002謝埠居委會
360111103200崗下村
360111103207白蘭村
360111103208秦坊村
360111103209棠溪村
360111103210慈母村
360111103211胡坊村
360111103212楓下村
360111103213板溪村
360111103216觀田村
360111103217殷王村
360111103218竹山村
360111103219貨場村
360111103220濡溪村
360111103221前湖村
360111103222樓付村
360111103223趙坊村
360111103224壩橋村
360111103225羅家村
南昌昌東工業區
360111501200梧崗村
360111501201胡家村
360111501202佛塔村
360111501203京川村
360111501204石橋村
360111501205義坊村
360111501206沈橋村
360111501207黎明村
360111501400一區
360111501401二區
羅家鎮圖片
羅家鎮圖片

人口民族


羅家鎮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116719
62139
54580
家庭戶戶數29724
家庭戶總人口(總)113397
家庭戶男59917
家庭戶女53480
0-14歲(總)30471
0-14歲男17734
0-14歲女12737
15-64歲(總)79182
15-64歲男41170
15-64歲女38012
65歲及以上(總)7066
65歲及以上男3235
65歲及以上女3831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100030
羅家鎮圖片
羅家鎮圖片

政治


區第四屆黨代會明確定位羅家片區是全區未來發展的戰略主戰場,2012年被國家發改委批准為全國第三批發展改革試點鎮。從自身條件來看,羅家鎮發展具備以下幾方面優勢:在發展空間上,羅家片區是全區乃至整個南昌市城區範圍內尚在規劃建設的區域,有大片待開發的處女地;在產業支撐上,“要買針織衣,就到羅家集”蜚聲海內外,是全國聞名的針紡基地和針織服裝出口基地。此外,冶金、建材、led等產業也具有相當規模;在政策支持上,全國第三批發展改革試點鎮這塊金字招牌,有利於爭取先行先試優惠政策推動跨越式發展;在戰略布局上,推動全區科學發展的“四大平台”有兩大平檯布局在羅家鎮,打造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核心增長板塊的強勁勢頭將在這裡迸發。
羅家鎮圖片
羅家鎮圖片

經濟


羅家鎮圖片
羅家鎮圖片
截止到2008年初,羅家鎮區內有南鋼、氨廠、七四六廠等省市屬大中型企業13家,擁有鎮村企業千餘家,針織、建材、糧食加工等個私經濟實體星羅棋布,民營經濟非常發達;以聖豐、金綠山莊等特色農業產業逐步發展壯大;到2005年末農業人口5.3萬人,耕地面積27320畝,完成農業產值5200萬元;工業產值146701萬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523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00129萬元;實際利用外資630萬美元;利用內資13111萬元,出口創匯104萬美元;實現財政總收入3517萬元;實現地方財政收入111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068元。

社會


此外,全鎮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以道路建設為重點,鎮區內先後建成昌東大道、昌南大道、京東大道南峽公路以及護城河工程,啟動解放東路延伸段的綜合改造,到2008年初,已建成日供水1.5萬噸自來水加壓供水系統,實現城區自來水管網對接,基本完成農電網改造。堅持科教興鎮,科技培訓,注重教育投入,先後完成了慈母、楓下、志強、胡坊等小學新建改造,到2007年末,全鎮共有小學12所,中學1所,可容納5538名學生,義務制教育基本普及;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迅速,除鎮主衛生院外,幾乎村村都有取得合法手續的診所等衛生醫療機構,方便了廣大群眾就診;計劃生育、體育、就業、社會保障、民政優撫、國防、村級管理工作穩步推進;社會治安環境日益好轉,全鎮刑事、治安案件發案逐年下降,人民安居樂業,呈現發展、穩定、祥和的發展態勢。
改革開放以來,素有“南昌東大門”之稱的羅家鎮,不坐失發展良機,力爭後來者居上,始終堅持兩個文明一起抓,城東百年古鎮再現勃勃生機。駐鎮中央省市單位13家,為全國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羅家鎮佔據毗鄰省會城市的綜合優勢,與城市共享供水、供電、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就近依託城市的科技、管理人才、市場、信息與資金等資源,地理位置相當優越。進入21世紀以來,在江西逐漸於中部地區崛起,南昌要建設為現代文明花園城市的大環境下,羅家鎮也被列入到南昌市整體規劃的板塊之中,面臨著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2001年後,伴隨著南昌昌東工業區的啟動和一系列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羅家鎮日益成為各類企業發展的沃土和投資的熱點。兩個文明建設積累的豐碩成果為加快該鎮區域經濟的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2013年,羅家鎮緊緊圍繞建設城東商貿重鎮、和諧幸福新區的宏偉目標,群策群力謀發展,攻堅克難求突破,圓滿完成了年初制定的目標任務,全年共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9.54億元,增長10.06%;財政總收入2.88億元,增長18%;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9400萬元,增長24.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0.31億元,與2012年基本持平;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32.99億元,增長6.8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1億元,增長17.05%;實際利用外資4430萬美元,增長15.06%;實際利用內資10.19億元,增長21.22%;外貿出口總額4600萬美元,增長11.6%。繼續保持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勢頭。
羅家鎮圖片
羅家鎮圖片

獲得榮譽


2018年12月18日,獲得中共南昌市委、南昌市人民政府授予的“南昌市2017-2018年度文明村鎮”稱號。
羅家鎮圖片
羅家鎮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