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捷

明代官員

高捷(1502年一1568年),字漸卿,號存庵,新鄭人,光祿寺少卿高尚賢長子,明代南京都察院右僉都御史。

人物關係


人物生平


嘉靖十三年(1534年),高捷鄉試中舉。次年成進士。起初擔任戶部主事,到臨清督運糧食時,發現兵卒冒名的很多,就親自唱名逐人發給,餘額上交國庫,並上報給戶部。尚書梁庵是朝中名臣,從不輕易讚許別人,但是卻誇獎高捷“實心濟事”。三個月後遭遇母親喪事。期滿改任兵部職方司主事,又升任武選司員外郎。武官選授和封蔭的文件資料藏在皇官內府,經常因為宦官抑制勒索查閱多有不便。高捷堅韌有力,富有心計,就親自核查整理注選,條例合理實用,選法嚴肅清潔,竟然引起上官不快,被調出任充州知府。高捷到任后,採取多種措施,給窮人提供實惠,對豪強進行打擊,諸多弊端根除,州郡百姓稱為“神明”。親王宗室橫行不法,巧取豪奪,高捷給予嚴處。巨盜李邦珍聚集流寇搶劫,高捷不用武力,用智謀瓦解徒眾,兩個月時間就平定了局勢。三年期滿,升任山西按察副使。核查吏治,洞察姦邪,制強扶弱,百姓非常擁戴。
代州傳來警報,督撫命令高捷率兵防守。代州兵力薄弱,高捷就虛張聲勢,讓士兵在城外列營顯示實力,讓運送糧草的隊伍在路上遊動,等待調譴,敵人見聲勢浩大,就不戰而退。巡撫上疏為高捷請功,說他“可當大任”。
不久,高捷升任江西右參政(布政使的助手)。這時倭寇在長江殘殺官兵,官兵抵抗不住。皇上震怒,下旨吏部選拔得力人才,朝中大臣推舉高捷任南京督察院右僉都御史兼提督操江(負責江防)。高捷了解南方士兵脆弱,就招募北方勇士。有一天,倭寇突然進犯,南京官民震驚。高捷就身穿甲胃,披掛上陣,募集商船,授予金鼓旗幟,倭寇望風披靡。正好北方勇士都來到了。高捷親自督促訓練,並殺牛備酒,稿勞將士。於是,士氣大振,威震四海,倭寇聞風喪膽,遠逃而去,南京才得以安寧。諸將都上了功勞薄,只有高捷不上。南京各衙門,上疏為高捷請功封爵,其弟高拱翰林院竭力阻止:“皇朝祖制文官不封公侯。”后當權者嫉妒高捷功高,指責高捷讓北兵騷擾地方,改任曹淮兵備副使。不久,又升任陝西右參政。由於當權者們不放過高捷,高捷只好解甲歸田。
高捷老年家居,樂讀秦漢文章,教導弟子學習。並且樂善好施,準備百件布衣,贈給貧困族人;族中喪不能辦、婚不能娶的,高捷都熱心捐助。
一天,有一官員來訪,高捷設宴款待,談論兵法,情緒激昂。高捷站起來,進到裡間,出來後身披盔甲,高舉大刀,鬚髮上豎,目光如炬,聲如雷震,官員慌忙道歉。不一會兒,笑著說:“國家有這樣的偉丈夫,敵人怎麼敢有進犯之心?”高捷也朗朗大笑:“老夫還在,有敵敢犯,此刀不容。”
隆慶二年(1568年),一晚忽覺倦怠,端坐無疾而終,享年67歲。葬在城北嶂山,高捷與其父高尚賢、祖高魁、曾祖高旺共祀一祠,人稱高氏四代一品祠,位於北門內西側。鄉人在北街為高捷建有“都堂總憲”石坊。

人物軼事


高捷身材高大,長須飄然,性情剛正自負,講求節操俠義,並且引以自豪。小時候因為父親尊貴,有人稱他“公子”,他叱斥道:“為什麼用公子稱呼我?”父親大為驚奇。年長振作學習,閑暇就和朋友在野外角斗、射獵。讀書作文曾經怨恨說:“要為萬人之敵奮戰考院。”拔劍割下鬍鬚,痛下決心發奮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