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文化廳

安徽省文化廳

安徽省文化廳為安徽省政府組成部門,正廳級建制。

主要職責


(一)貫徹執行國家文化藝術和文物保護工作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起草相關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擬訂並組織實施文化藝術事業和文物事業發展規劃,推進文化藝術領域的體制機制改革。
(二)指導和管理文學藝術事業,指導藝術創作與生產,推動各門類藝術的發展,管理全省性重大文化活動。
(三)指導和推進文化藝術領域的公共文化服務,規劃和指導公共文化產品生產,指導省級重點文化設施建設和基層文化設施建設。
(四)指導和協調文化藝術產業發展,推進對外文化產業交流與合作。
(五)擬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規劃,組織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優秀民族文化的傳承普及工作。
(六)指導和管理社會文化事業,指導圖書館、文化館(站)事業和基層文化建設。
(七)綜合管理文物、博物館事業,指導文物保護、搶救、考古發掘、鑒定和利用等工作,依法監督管理文物市場。
(八)擬訂文化市場發展規劃,指導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工作,負責對文化藝術經營活動進行行業監管,按規定負責對從事演藝活動民辦機構的監管。
(九)負責文藝類產品網上傳播的前置審批工作,負責對網吧等上網服務營業場所實行經營許可證管理,對網路遊戲服務進行監管(不含網路遊戲的網上出版前置審批)。
(十)擬訂動漫、網路遊戲產業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指導協調動漫、網路遊戲產業發展。
(十一)擬訂文化科技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推進文化科技信息建設。
(十二)指導、管理對外文化交流工作,組織大型對外文化交流活動。
(十三)承辦省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內設機構


(一)辦公室(政策法規處)。綜合協調機關政務,督促重大事項的落實;負責文電、會務、機要、檔案、信息、保密、信訪、保衛及機關財務工作;擬訂文化藝術發展、文化科技發展規劃,統籌協調重要文化政策調研工作,指導協調文化科技研究和科研成果推廣工作;起草有關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承辦機關法律事務;管理機關行政事務。
(二)人事處(外事處)。負責機關和直屬單位的機構編製、人事管理工作;擬訂文化藝術行業人才培養規劃;承辦文化系列專業技術職稱評審有關工作;指導文化行業藝術職業教育;管理社會藝術水平考級工作;指導文化藝術領域的體制機制改革;指導對外文化交流;提出對外和對港澳台文化交流政策建議,開展對港澳台的文化交流工作;組織大型對外文化交流活動。
(三)財務處。管理文化行政事業經費;指導、監督全省重點文化設施建設和基層文化設施建設;指導、監督直屬單位的財務工作;負責文化統計工作;承擔機關和直屬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工作。
(四)藝術處。指導藝術創作與生產;扶持代表性、示範性、實驗性文藝品種,扶持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文藝作品和代表省級水準及地方特色的文藝院團,推動各門類藝術的發展;指導、協調全省性藝術展演、展覽及重大文藝活動;指導直屬藝術單位業務建設。
(五)公共文化處。指導全省公共圖書館和文化館(站)事業;指導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和古籍保護工作;指導全省性重大社會文化活動和基層群眾文化活動,指導村文化活動室和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建設。
(六)非物質文化遺產處。組織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擬訂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保護規劃;扶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開展傳習活動;組織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申報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評審工作;指導優秀民族文化傳承普及和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工作。
(七)文化產業處。扶持和促進文化產業建設與發展;推進文化產業信息化建設;指導省級文化產業基地(園區)和特色文化產業群建設;督促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實施,負責推進對外文化產業交流與合作;協調動漫、網路遊戲產業規劃、產業基地、項目建設、會展交易,指導相關行業協會工作。
(八)省文物局。指導全省文物、博物館事業, 擬訂文物、博物館事業發展規劃和相關政策規定並監督實施;協調和指導文物保護、考古發掘、博物館業務、文物宣傳、文物安全、文物鑒定、文物信息化及科學研究;履行文物行政執法督察職責,依法監督管理文物市場;組織、指導、協調世界文化遺產、國家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申報、保護工作;協同住房和城鄉建設等部門負責歷史文化名城、名村、名鎮及街區保護和監督管理工作;負責文物和博物館有關審核、審批事務及相關資質認定的管理工作;承擔相關專項經費的監督管理工作;指導文物、博物館的對外合作與交流。省文物局設辦公室、文物保護處、博物館處,均為副處級建制。
(九)文化市場局。負責文化市場管理工作;指導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組織開展文化市場專項治理行動;監督管理文藝演出、文化娛樂和文化藝術品市場以及文化領域的經營活動;承擔網路音樂美術娛樂、網路動漫(不含網路視聽中的動漫節目)、網路演齣劇(節)目、網路表演業務和手機音樂的有關監管工作;負責對網吧等上網服務營業場所實行經營許可證管理;按規定對進口網際網路文藝類產品內容、電子遊戲機遊戲內容、網路遊戲服務(不含網路遊戲的網上出版前置審批)進行監管;指導對從事演藝活動民辦機構的監管工作。
(十)離退休工作處 負責機關離退休人員的服務管理工作,指導直屬單位離退休人員的服務管理工作。
(十一)機關黨委 負責機關和直屬單位的黨群工作。
(十二)省紀委(監察室)派駐省文化廳紀檢組(監察室)按照《省紀委 省委組織部 省編辦 省監察廳關於對省紀委省監察廳派駐機構實行統一管理的實施意見》的規定履行職責。

直屬單位


安徽省文化館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安徽省藝術研究所
安徽省文物鑒定站(國家文物進出境審核安徽管理處)
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安徽省江淮大戲院
安徽省文物總店
安徽省文化廳機關服務中心

領導介紹


安徽省文化廳黨組書記、廳長 袁 華
安徽省文化廳副廳長 李修松
安徽省文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 唐 躍
安徽省文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 周明潔
安徽省文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 丁光清
安徽省文化廳黨組成員、省紀律檢查委員會、省監察委員會駐省文化廳紀檢監察組組長 劉曉琳
安徽省文化廳副巡視員 葛 光
安徽省文化廳黨組成員、省文物局局長 何長風

規劃計劃


安徽省“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和省第九次黨代會精神,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快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發展,努力打造充滿活力的文化強省,根據《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和《安徽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編製本《綱要》。
一、指導思想、發展思路和主要目標
(一)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道路,緊緊圍繞科學發展主題和全面轉型、加速崛起、興皖富民主線,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任務,以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培養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奮力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努力打造充滿活力的文化強省,為建設美好安徽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動力、有力輿論支持和良好文化條件。
(二)發展思路
把握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和經濟文化日益融合的新趨勢,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文化建設的新要求和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充分發揮我省文化底蘊深厚的優勢,全面激發社會文化創造活力,努力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更好更快地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加快建設文化強省。
構建“三大體系”:門類眾多、特色鮮明的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體系;覆蓋全社會、全民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充滿生機、富有活力的文化創新體系。
形成“四大格局”:統籌城鄉發展,城市帶動農村,各方面優勢互補、良性互動的文化發展格局;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文化市場格局;民族文化和安徽地域文化為主體,吸收外來有益文化的文化開放格局。
實施“五個一批”:推出一批在全國有影響的文化精品、強勢品牌和優勢門類;建成一批代表安徽形象的標誌性文化設施;培育一批具有規模效應、富有核心競爭力的主導產業、龍頭企業和文化產業園區;建設一批具有較強實力、較大輻射力、較高品位的文化強市、文化強縣;培養一批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富有開拓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領軍人物和拔尖人才。
建設“八大工程”:實施文化創新引領工程,推進文化內容、文化業態和體制機制創新;實施文化品牌示範工程,打造精品力作,不斷推出具有廣泛影響力和持久競爭力的產品品牌、服務品牌、企業品牌;實施文化龍頭帶動工程,培育一批綜合實力強、發展後勁足、競爭優勢明顯的國有文化龍頭企業或企業集團,使之成為文化發展的主導力量;實施文化產業跨越工程,大力發展優勢產業,重點扶持新興產業,建成一批產業基地和特色園區;實施文化建設惠民工程,統籌區域和城鄉文化發展,建成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實施文化展示傳播工程,充分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推動文化產品、文化服務和文化實體搶佔國內市場,進軍國際市場;實施文化保護利用工程,加強文物保護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工作,賦予時代內涵,使之重煥生機;實施文化人才興皖工程,創新人才培養、選拔、引進和使用機制,造就各領域各門類的領軍人物、高端人才和複合型人才,建設文化人才高地。
(三)主要目標
到“十二五”末,全省文化發展主要指標、文化事業整體水平、文化產業綜合實力處於中西部領先水平,部分行業和領域位居全國前列,形成與科學發展相適應的文化宏觀管理體制和微觀運行機制,與美好安徽相適應的文化軟實力,與文化資源大省地位相適應的文化優勢,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相適應的文化條件。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黨的創新理論深入人心,良好道德風尚進一步弘揚,公民文明素質和城鄉文明程度顯著提高。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成。城鄉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明顯加強,公共文化服務水平顯著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逐步實現,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得到切實保障。
——文化產業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全省文化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5%以上,整體實力和競爭力顯著提升,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
——文化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科學有效的宏觀文化管理體制、富有效率的微觀運行機制基本形成,文化生產力進一步解放和發展,文化發展活力顯著增強。
——文化創新體系基本建立。文化科技含量大幅提升,一批全國領先、國際知名的自主文化品牌集群基本形成,新型文化業態快速發展,文化精品力作不斷湧現,文化產品和服務核心競爭力全面提高。
——文化影響力全面提高。新聞宣傳的引導力、傳播力、輻射力不斷增強,主流媒體主導作用充分發揮,新興媒體健康有序發展,對外文化交流合作進一步擴大,安徽形象顯著提升。
——文化隊伍素質整體提升。高層次文化人才隊伍發展壯大,基層文化隊伍結構明顯改善,人才培養、使用、激勵機制更加科學,文化發展人才高地優勢逐步顯現。
二、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
(一)深入學習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貫徹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實施綱要》,堅持不懈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黨員、教育人民,廣泛開展黨的理論創新成果學習教育活動,不斷提高黨員幹部和群眾的理論素養。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統一思想,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凝聚力量,不斷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凝聚力。紮實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以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為重點,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質為根本,健全完善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制度。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實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宣傳普及計劃,促進科學理論進機關、進社區、進企業、進學校、進鄉村,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
(二)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大力推進學科體系、學術觀點和科研方法創新,進一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充分發揮哲學社會科學認識世界、傳承文明、創新理論、咨政育人、服務社會等方面的重要功能。堅持以應用研究為重點,以我省經濟社會發展重大現實問題為主攻方向,加強對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問題研究,著力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分量、有實用價值的研究成果。充分發揮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在人文社科研究中的主力軍作用,推動我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和優秀人才走向全國、走向世界。支持安徽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重點研究基地建設,力爭到“十二五”末,國家和省級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分別達到5個和30個。加強哲學社會科學的普及教育和社會組織管理。
(三)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全面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深入開展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理想信念教育,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宣傳教育。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構建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符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要求、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道德和行為規範。評選表彰道德模範,充分發揮道德模範、先進典型的示範引領作用。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提倡修身律己、尊老愛幼、勤勉做事、平實做人,推動形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氛圍。強化職業操守,支持創新創業,鼓勵勞動致富,發揚團隊精神。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文化修養培育,繼續開展青少年愛國主義讀書教育等活動,構建學校、家庭、社會緊密協作的教育網路。廣泛開展“學雷鋒、做好人、改陋習、提素質”活動,吸引群眾參與各種形式的道德實踐和志願服務,打造“好人安徽”品牌。大力弘揚徽商重信守諾的優良傳統,積極推進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建立健全覆蓋全省的徵信系統,加快建設信用安徽。
(四)廣泛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堅持為民惠民、共建共享,大力推進結對創建、城鄉共建、區域聯建等活動,不斷提高城鄉文明程度。深入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圍繞公共環境、公共秩序、人際交往、公益行動等重點,加強城市公共文明建設,努力提升城市創建水平。著力開展文明縣城、文明村鎮創建,持久開展清潔示範村、文明生態村、綠色小康村、移風易俗示範村“四創”活動,推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實現新突破。大力開展文明行業、文明單位創建,不斷拓展“百城萬店無假貨”活動內容,進一步規範行業行為、提高服務質量,樹立行業文明新風尚。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積極發展紅色旅遊,有條件的市、縣建設少年兒童主題公園、軍事文化主題公園。到2015年,力爭實現文明縣城創建工作全覆蓋,文明村鎮創建覆蓋面達到80%以上,文明窗口行業創建覆蓋面達到90%左右。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倡導移風易俗,抵制封建迷信。大力發展社會慈善事業。
(五)積極營造健康向上的社會文化環境。堅決遏制淫穢色情、恐怖暴力等違法有害信息的滋生和傳播,堅決剷除各種不良文化現象,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風,遏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個人主義。繼續開展以凈化網吧、網路、熒屏聲頻、出版物市場及校園周邊環境為重點的整治活動,堅持標本兼治、打防結合,確保取得實效。深入開展文明辦網、文明上網活動,積極倡導遵守《安徽省文明辦網自律公約》,強化行業自律、網民自律和社會監督,全面凈化網路文化環境。堅持疏堵並舉、重在建設,多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產品,多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活動,多開闢覆蓋廣泛的課外思想文化陣地,努力營造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文化環境。深入開展“掃黃打非”,堅決掃除毒害人們心靈的腐朽文化垃圾。認真組織實施“六五”普法規劃,提高全民法律素質
三、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一)加強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以公共財政為支撐,以農村和社區為重點,以公益性文化單位為骨幹,以全省人民為服務對象,以保障人民群眾看電視、聽廣播、讀書看報、進行公共文化鑒賞、參與公共文化活動等基本文化權益為主要內容,完善覆蓋城鄉、結構合理、功能健全、實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創建一批國家和省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大力實施文化建設惠民工程,積極推進廣播電視村村通、文化信息資源共享、農村數字化電影放映和服務監管平台、城鄉文化活動室和鄉鎮綜合文化站、農家書屋等工程建設。加強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科技館、紀念館、工人文化宮、青少年宮等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和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建設。統籌規劃省級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加快建設安徽廣播電視中心,規劃建設集演藝娛樂、圖書館藏、非遺展示為一體的安徽文化藝術中心等標誌性文化設施。加快建設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各市建成“三館一院”(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和劇院),各縣建成“兩館一場”(圖書館、文化館、劇場)。完善面向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堅持項目建設和運行管理並重,實現資源整合、共建共享。積極推進新華書店、農家書屋、綠色網吧“三合一”,建設“農民文化家園”。加強群眾性體育設施建設,將群眾體育設施納入新農村建設規劃和城市小區建設規劃。全省基本建成省、市、縣、鄉、村五級文化基礎設施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