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口城遺址

白口城遺址

白口城遺址位於江西省泰和縣城西南3公里贛江南岸,城址面積23萬平方米,形狀呈倒梯形,分為內外城。外城全長1941米,除西北部部分損毀外,大部保存完好。內城平面呈方形,處在城內北側,全長861米,面積4.3萬平方米。外城現存7處豁口,西北角、南正中及北上中3處豁口可以肯定為城門。

正文


白口城遺址
白口城遺址

建築結構


內城為東、西北、南面3處豁口,均可確定為城門。西北角城門寬35米,其底基距贛江水面落差僅2米,贛水上漲時,河水可直接入城內,推測可能為水門。西正中門寬28米,為“凸”形結構,從其上殘存疊壓瓦片分析,此處原可能為一處門闕。北正中城門寬15米,入門較陡,可分別進入內城和外城。內城西北門為“凹”形結構,似為“瓮城”,也有大量瓦礫堆積。內城南門寬17.4米,城門兩側見大量瓦礫堆積,並採集到一塊完整四葉雲紋瓦當。內城西南角有一長方形土台,為全城最高地帶,東西長47米,南北寬35米,面積1645平方米,高出周圍平地0.8米,高出內城其它地帶約2米。

建築特點


城牆為土築,城牆高度因地勢的南高北低而相反,以使城牆四周基本處於同一水平面上。南城牆距地表4.5米,東城牆高10.2米,北城牆高20.5米。城牆頂寬2—3米,基寬20—28米。以北城牆基最寬。城外有護城河,以南城牆及南側斷面可知,南側護城河寬16.5米,深1.5米,東西兩側護城河寬30米,護城河由南往北流入贛江,從現今地表地勢分析,護城河水似乎無法循環。

考古研究


經考證:白口城為著名的江西省西漢十八縣的廬陵縣縣治,是廬陵文化的發源地,城址文化堆積之豐富,保存之完好實屬罕見,它可以作為江西乃至江南城址考古的一把標尺,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科學價值。白口城:1984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