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蟒
印度蟒
印度蟒,是亞洲岩蟒(Python molurus)的別稱,又稱黑尾蟒,是分佈在南亞及東南亞的一種巨型蟒蛇。2009年其亞種緬甸蟒被確認為一個獨立物種。
頭和頸的區分明顯,頭背除有對稱的大片鱗外,覆蓋的其他鱗片形小而多。頭小而狹長,頭頂略微平凹,頭部的鱗片小而多,吻部扁平而圓鈍,吻鱗1片,呈半月形,下唇鱗19—20片,上唇鱗10—12片,前2片上唇鱗和吻鱗具唇窩,對溫度特別敏感,能感知周圍環境大於0.026℃的溫差,與蛇的頰窩的作用相似。
成年的印度蟒平均能長達4米,體重約30-60公斤,其圍量更冠絕其它一般的蛇類。體型最長印度蟒的紀錄是5.85米長(紀錄者為西孟加拉邦的Cooch-Behar)。
印度蟒的鱗片平滑具光澤,頭部較為扁平,鼻端闊大並且向上方翹起。眼睛細小,擁有直線式的瞳孔,虹膜有明顯的金色斑點。其身體上有已經退化的殘肢,在肛門附近有相關痕迹,成短刺狀。
印度蟒的顏色偏向以白色或黃色為基調,配以大型點狀斑紋,體紋顏色以暗棕至泥黃色為主,體色及紋理根據各處分佈地的不同而有著差異。
黑尾蟒主要地理分佈於巴基斯坦、印度、斯里蘭卡、尼泊爾南部、不丹南部、孟加拉國、緬甸西部。
印度蟒
它們一窩可產下15—100個蛋,數量的多少由其體型的大小而定。孵化的時間大約在60—85天之間。蟒亞科蟒蛇行動緩慢,容易馴服。為了獲取它們的肉和皮,它們經常遭到人類的捕殺。
印度蟒
網紋蟒蛇亦屬蟒科蟒屬。這們看起來似乎比較溫柔苗條,但一般認為是現代世界上最長的一種蟒蛇,一般都有4米以上,級限值可達8米。網紋蟒蛇分佈在東南亞一帶。它們常在城市裡出沒,特別是在河岸邊。據說在馬來馬西亞的薩里巴布島上,曾經吃過一個14歲的男孩。印度尼西亞也曾發生過這種事情。
黑尾蟒在亞洲的南部曾經常見,它的身體厚實,體長一般不到5米,但也有長達6米的。它們是盛宴上很受歡迎的野宴。由此可知,它們經常遭到人類的獵殺,數量逐年遞減,已處於瀕危狀態。
一條身處於印度蓋奧拉迪歐國家公園的黑尾蟒,正在地洞前方曬太陽。
黑尾蟒能在廣泛類別的地形活動,包括草原、濕原、灌木林、岩山、樹林與及河谷。它們的生活亦需要接近水源。有時候黑尾蟒也會棲息於其它哺乳動物的洞穴、中空樹榦、水葦叢與及紅樹林中。
印度蟒
無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