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病的結果 展開
- 2018年閆坤業執導短片
- 漢語漢字
- 電影
病
漢語漢字
病,漢語漢字,拼音是bìng,基本意思是困苦,后又引申指精神、身體、國面的困苦。出自《說文解字》。
常用片語有疾病、病人、心病等。
1.物體發生不健康的現象:疾~。~症。~例。~痛。~情。~源。~愈。~變。~危。~逝。~榻。~殘。
2. 缺點,錯誤:語~。通~。弊~。
3. 損害,禍害:禍國~民。
4. 不滿,責備:詬~。
5. 煩躁,擔憂:“鄭人~之”。
病 bìng
〈名〉
1.(形聲。疒形丙聲。本義:上古時指重病)
● ● 同本義 [be seriously ill]
病,疾加也。——《說文》
疾病外內皆埽。——《儀禮•既夕禮》。注:「疾甚曰病。」
坎為心病。——《易·說卦》
疾病而立之。——《左傳•襄公十九年》
故得病寢衽,畏懼鬼至。——王充《論衡•訂鬼》
與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韓非子•孤憤》
行年四十而有內熱之病以死。——《莊子•達生》
● ● 又如:病革(病勢危急將死);病亟(病革)
● ● 生理上或心理上不正常的狀態 [illness;sickness;disease]
君之病在肌膚。——《韓非子•喻老》
性傷謂之病。——《荀子•正名》
張良多病,未嘗特將也。——《史記•留侯世家》
● ● 又如:病篤(病勢沉重);病疽(毒瘡類疾病);病困(受疾病的困擾);病革(病勢危急將死);病亟(病革)
● ● 缺點,毛病,瑕疵 [fault;defect]
不如舜,不如 周公,吾之病也。—— 唐· 韓愈《原毀》
至於不孚之病,則尤不才為甚。——宗臣《報劉一丈書》
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為病。——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然今日庭詰弘,誠中弘之病。——《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
砭切政病。——《新唐書•杜希全傳》
● ● 又如:病累(指文章中有瑕疵或累贅的字句);語病;通病(一般都有的缺點);毛病(缺點);弊病(事情上的毛病;弊端)
● ● 疾苦,痛苦 [hardships;painful;sufferings]
長其孤,問其病。——《國語•吳語》
詞性變化
◎ 病 bìng
〈形〉
● ● 困難,不利 [difficult]
利則東收齊,病則西侵 秦。——《史記•商君列傳》
● ● 枯萎 [withered]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唐·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 ● 又如:病樹(即將枯死的樹木);病葉(枯葉;黃葉);病草(枯萎變黃的草)
◎ 病 bìng
〈動〉
● ● 生病 [fall ill]
未果,尋病終。——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人病則憂懼,憂懼見鬼出。——王充《論衡•訂鬼》
彌子瑕母病。——《韓非子•說難》
見一人病咽塞。——《三國志•方伎傳》
● ● 又如:孩子病了;病狀(請病假的文狀);病忘(患健忘的病症);病懨懨(久病慵懶的樣子)
● ● 擔心,憂慮 [worry;be anxious]
君子病無能焉。——《論語•衛靈公》
● ● 又如:病滯(猶郁滯);病俗(猶言憂民憂俗);病疚(愧悔不安)
● ● 苦惱,困惱 [vex]
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 ● 又如:病蛇(苦於涉水渡川)
● ● 損害 [harm]。如:病民(為害人民);病蠱(害人的毒蠱。猶言害人蟲)
● ● 疲累,倦困 [tire]
今日病矣,余助苗長矣。——《孟子•公孫丑上》
9.又如:病乏(睏乏;因病憊乏);病喙(非常疲乏,呼吸困難)
【卷七】【疒部】編號:4674
病,[皮命切 ],疾加也。從疒丙聲。
疾加也。
段註:苞咸注《論語》曰:疾甚曰病。
從?,丙聲。
段註:皮命切,古音在十部。
皮命切,去映竝 ‖丙聲陽部(bìng)
病,憂也。苦也。《說文》曰:“疾加也。”皮命切。四。
【午集中】【疒字部】病;康熙筆畫:10;頁碼:頁772第06(點擊查看原圖)
【唐韻】【集韻】【正韻】?皮命切,音寎。【說文】疾加也。【玉篇】疾甚也。【釋名】病,?也。?與正氣在膚體中也。又【廣韻】憂也。【禮·樂記】病不得其眾也。【注】病,猶憂也。以不得眾心為憂。又苦也。【書·呂?】人極於病。【傳】欲使惡人極於病苦,莫敢犯者。【左傳·襄二十四年】范宣子為政,諸侯之幣重,鄭人病之。又恨也。【左傳·文十八年】閻職曰:與刖其父,而弗能病者,何如。【注】言不以父刖為病恨。又困也。【禮·表記】君子不以其所能者病人。【注】病謂罪咎之。【疏】謂不以已之所能使他人必能。若他人不能,則為困病。又辱也。【禮·儒行】今眾人之命儒也妄,常以儒相詬病。【注】詬病,猶恥辱也。又短也。【晉語】公曰:舅所病也。【注】病,短也。又病,坊閑曹也。【類要】唐以秘書監望雖?#91;雅,實非要劇,以監為宰相病坊,丞及著作郎為尚書郎病坊,秘書郎及著作佐郎為監察御史病坊。又【韻補】葉被旺切,音傍。【黃庭經】宅中有士,常衣絳,子能見之,可不病。橫立長尺,約其上,子能守之,可無恙。
疾、病
二字在“疾病、生病”的意義上是同義詞,並沒有輕重的區別,都既可指重病,也可指一般的病。《呂氏春秋·貴公》:“管仲有病,桓公往問之。”又《知接》:“管仲有疾,桓公往問之。”同一件事,有時用“病”字,有時用“疾”字,可見這兩個字沒有輕重之分。《呂氏春秋·異寶》:“子培疾而死。”“疾”而至於死,可見“疾”並不指輕病。兩者的區別主要在於:“病”可指病情加重,“疾”不具備這個意義。
病
字形對比(楷體)
病
3張
病
見右側圖
時代 | 聲韻系統名稱 | 韻部 | 聲母 | 韻母 |
---|---|---|---|---|
先秦 | 高本漢系統 | bʰ | i̯ăŋ | |
王力系統 | 陽 | b | iaŋ | |
董同龢系統 | 陽 | bʰ | juăŋ | |
周法高系統 | 陽 | b | iwaŋ | |
李方桂系統 | 陽 | b | jiangh | |
西漢 | 陽 | |||
東漢 | 耕 | |||
魏 | 耕 | jieng | ||
晉 | 耕 | jieng | ||
南北朝 | 宋北魏前期 | 庚耕清青 | jiweŋ | |
北魏後期北齊 | 庚耕清青 | jiweŋ | ||
齊梁陳北周隋 | 庚耕清青 | jiweŋ | ||
隋唐 | 擬音/高本漢系統 | bʰ | i̯ɐŋ | |
擬音/王力系統 | b | ǐɐŋ | ||
擬音/董同龢系統 | bʰ | jɐŋ | ||
擬音/周法高系統 | b | iaŋ | ||
擬音/李方桂系統 | b | jɐng | ||
擬音/陳新雄系統 | bʰ | ǐaŋ |
字形 | 小韻 | 韻攝 | 聲調 | 韻目 | 聲母 | 聲類 | 開合 | 等第 | 清濁 | 反切 | 擬音 | |
---|---|---|---|---|---|---|---|---|---|---|---|---|
廣韻 | 病 | 病 | 梗 | 去聲 | 四十三映 | 竝 | 開口呼 | 三等 | 全濁 | 皮命切 | bʰjɐŋ | |
集韻 | 病 | 梗 | 去聲 | 四十三映 | 竝 | 開口呼 | 三等 | 全濁 | 皮命切 | biaŋ | ||
韻略 | 去聲 | 映 | 皮命切 | |||||||||
增韻 | 去聲 | 敬 | 皮命切 | |||||||||
中原音韻 | 病 | 去聲 | 庚青 | 幫 | 齊齒呼 | 全清 | piəŋ | |||||
中州音韻 | 去聲 | 庚青 | 邦命切 | |||||||||
洪武正韻 | 病 | 去聲 | 十八敬 | 竝 | 蒲 | 全濁 | 皮命切 | b‘iəŋ | ||||
分韻撮要 | 病 | 陽去 | 第七英影應益 | 幫 |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①][bìng]
[《廣韻》皮命切,去映,並。]
(1)重病;傷痛嚴重。
(2)猶心病。
(3)癖好。
(4)疲憊。
(5)貧困。
(6)艱難困苦。
(7)缺點;錯誤。
(8)弊,不利。
(9)禍害。
(10)難,不易。
(11)憂慮。
(12)恥辱;以為羞辱。
(13)怨恨;厭惡;不滿。
(14)批評;指責。
(15)侵犯;攻打。
(16)失敗。
演變過程見右側圖
病
漢字五行:水是否為常用字:否 姓名學:非姓氏
生病、看病、病床、毛病、養病、病人、抱病、治病、病癒、疫病
病從口入、多愁善病、牛衣病卧、同病相憐、喪心病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