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湓河
黃湓河
黃湓河,長江下游支流。發源於東至、石台、貴池三縣交界的祁門山脈仙寓山(海拔1375米)西麓,西北向流,經東至縣的陳家畈、葛公、洋湖,至雙河口,右納丁香河(亦稱東后河);雙河口以下為本干,折西北流,出山區后,東經雁塔、張溪等丘陵崗地,西繞勝利丘陵和廣豐圩區,於沉香庄附近進入升金湖;折東北沿神山頭、下楓岸北,至新豐鄉南收束為河道,曲東北流,於貴池縣境的黃湓閘北注入長江。
幹流徠長102 公里,流域面積1548 平方公里。
徠黃湓河
黃湓河的位置及流向
黃湓河,上源有兩支:前河與后河。前河發源於祁門縣的仙寓嶺,由南向北,經東至縣的葛公、洋湖等地與來自石台縣的后河(又名丁香河)匯合於雙河口方稱黃湓河,經雁塔、張溪等地穿越升金湖,由黃湓閘入長江。幹流長102公里,流域面積1548平方公里。河道比降3.4‰,河底寬50~80米,現有河道泄洪能力700秒立方米。雁塔處1983年6月23日出現歷史最高水位18.85米,最大流量2140秒立方米(1957年7月9日),因此極易造成河道兩岸洪澇災害。正常年徑量為13.24億立方米,最豐水年達20.2億立方米,最枯水年僅5.57億立方米。1964年建成黃湓閘把江倒灌,有效控制江洪的發生。
池州市石台縣
黃湓河為長江一級支流。其上游有二支:一支在東至石台縣境內為前河;一支經本縣丁香、小河、莘田為後河,乃黃湓河之正源。二河於東至縣雙河口匯合而為黃湓河。經馬田、張溪等地至黃湓閘注入長江。后河上游有西溪、梓溪二支流。於紅石潭匯合,西向經莘田入東至縣境。境內於流河道長7公里,寬20—90米,比降為1/20—1/250,總流域面積246平方公里,佔全縣總面積的17.5%。西溪后河之正源,位於丁香鎮境內。源自新嶺、五塘崗山脈,北向納西坑、庫山、胡西坑、西岩、梓桐嶺、張田諸水,轉向西納安平嶺、龍泉、紅桃之水,又北向匯梓溪水入后河。全長22公里。梓溪后河支流,位於小河鎮境內,源自大嶂山,北向經里梓樹,轉西向經栗陽北納大沖之水,折西南向納塘沖、鐵爐塘之水,再西向納考坑、龍洞、長豐嶺之水,轉南向納鄭村之水,再西向於紅石潭南於西溪匯合。全長14.5公里。上游建有石嶺水庫。
池州市東至縣
黃湓河因水經黃湓入江而得名。上游為秋浦后河。源於祁門山脈北麓的仙寓嶺,自東向西,經雙元、姚村、白面畈至陳家畈,折轉從南向北,至石門口,右匯葛公河,達蓮花堰,右入梅樹河,至上橋左右魯河,至黃泥畈右匯烏沙河,過洋湖,與來自石台縣溪河折轉從東向西,過王家畈,達上鄒又由南向北,至下鄒右合侯店河,經石潭街、張溪鎮至烏灣溝,右納五豐河,達楊河頭,匯入大清湖,穿升金湖,循黃湓河,過黃湓閘注入長江。
池州市貴池區
黃湓河在貴池縣境西、地垮東至、石台、貴池三縣,上游為後河,發源於祁門山脈的仙寓嶺,黃海高程1378.7米,由東向西,至東至縣的陳家畈。折而從南向北。經葛公、洋湖等地與來自石台縣的西溪河匯合於雙河口。雙河口以下為幹流,經雁塔、張溪鎮等地穿大清湖、升金湖、黃湓湖由黃盆閘入江。本河流域面積1560.1平方公里,其中貴池境235.9平方公里佔15.1%。主流河源至河口長102公里。(本縣河道長20公里),主河道平均坡度為0.86千分率,張溪鎮以下為下游段,多湖泊窪地,易受洪澇災害。據雁塔水文站記載。最大流量為1810秒立米。(1957年7月9日)。幹流最小流量為11.7秒立米。該河山丘面積廣,洪水來量大,下游多湖泊。解放前江湖相通,十年九澇,沿湖居民多以捕魚為業。1964年建成黃盆閘,抿江倒灌,江洪受到控制。消除了大的洪澇災害。黃湓、蛟口、唐田、馬料湖等水產養殖業較發達。
河口古往今來,頗多變遷。清嘉慶《東流縣誌》載:水“過張溪鎮南,又東為鵝潭湖(即今復興、五豐圩一帶),葛公山水入(即五豐河),又北為楊家湖,分一支出汊家嘴,北流十里許,經上橫洲、下橫洲西,又北至阮村,折而西南,流過桃源橋,西散入濱江蘆地;一支經楊家湖北出,為澄潭湖,又北至楊家嘴,兩頭塘水自西入,在天林庄南,彭家嶺東,其水分流一支西入黃石港,一由張嶺嘴北,經石女山南,楊家嘴北而入王家寨河,乃折而東流,為王家寨河(考:楊家嘴至毛嘴一段,今仍有老河痕迹。清時,枯水季節,河內舟楫往返,二三十噸帆船,遠岸之上不見桅帆),又東為前湖,坦埠港水入(即坦埠河與貴池縣唐田河),又東過七潭洲,又東行而折至七星洲,九都湖匯入,又過方定洲、宣家洲而過江”。“春夏之交,潦水、白水盛溢,抵九都湖,循黃湓,合大江;冬月水枯則落,故道惟曲折,而達黃湓入乎江耳”。民國8年(1919)始圈裕豐圩,貴池縣於民國4年圈萬興圩,致使黃湓河水無處宣洩,引起東流、貴池兩縣水利糾紛。據民國18年《安徽建設》第18號載:“黃湓、沙夾兩河為滋泥湖及諸湖內水外泄之道”,“而黃湓寬闊,又覺較勝沙夾,故船隻出入,均取道於黃湓”,“乃黃湓為萬興圩所堵,沙夾為裕豐圩所堵塞”,水流無序,航行阻塞。“內水溢滿,漫淹為災”。“黃湓訟案歷年不息,究其因,實緣放墾之前,未解決水利,致圍墾以後各圩發生利衡害突,訟案也因之而起”。經多年訟訴,當局行政院裁決:由萬興圩開新河,以作宣洩之道,新河自民國16年始,直到24年左右才開通,水始自新河口入江。解放后,為拒江水倒灌,1960年在羅家洲(貴池縣境)興建黃湓閘,封堵新河、老河口。新開河道工程於1965年全部竣工,從此改由黃湓閘宣洩河水。
黃湓河主流河源至河口,全長102公里,流域長度70公里。全流域面積為1560.1平方公里,縣境內為1092.61平方公里,河源黃海高程1378.7米。流域內地形,南高北低,切割劇烈,水系發育,呈扇形匯流,流域境內有長10公里以上的支流8條,總長120.3公里,長10公里以下支流30條,總長245.8公里。其中來水面積在10公里以上支流22條,總長220.94公里,河流天然落差942米。河道平均坡降為0.86千分率。河床底寬在30—65米。河源至雙河口,稱上游段,河道平均坡降為2.09千分率,一般河床底寬為35米,平枯水面寬為50米,河道安全泄量小於192秒立方米。河道彎曲流急,河床多為砂卵石組成,塌岸、淤積嚴重。據考:原舟楫可達洋湖鎮以上。今桂村畈附近河床高程為42—43米,畈地高程為43—45米,洋湖附近河床高程為22—23米,畈地高程為25—26米,舟不通;雙河口至張溪鎮,稱為中游段,河床底寬為65米左右,河床多為砂卵和砂土質,河道安全泄量為600—700秒立方米;張溪鎮以下為下游段,屬湖泊和窪地,雨季,遇暴雨,洪水暴漲,歷來為洪澇災害區。
流域內多年平均降雨量為1500—1700毫米,最大的是1954年為2714毫米,最小是民國23年為803毫米,汛期降雨量佔全年的60—70%。多年平均徑流深為700毫米,流量為18.87秒立方米,最枯流量約為11.7立方米(幹流)。1957年7月9日,洪峰流量高達1810秒立方米(雁塔水文站實測)。多年平均年產水量為11.7億立方米。1970年7月12至15日一次降雨381毫米(雁塔水文站實測),產水量達2.56億立方米。
坦埠河,屬黃湓河下游支流。源於大陡嶺,自南向北,經金鈴巷、花塘、蘭橋張家、湖光廖村、坦埠至英山,匯入升金湖。河長10.5公里,流域面積為37.56平方公里。河床底寬一般在8米左右,河道天然落差為51米。多年平均流量為0.748秒立方米,最枯流量約為0.1秒立方米。
東河,又名丁香河。源於石台縣的主公嶺,由東向西,經丁香、堯田村、吳田村、東庄至雞冠堰入縣境,經八家堰、前畈、黃泥潭至雙河口匯入黃湓河幹流,全長36.5公里,境內長15.9公里;流域面積為298.84平方公里,境內為70.39平方公里。河床底寬一般為100米,水深洪水期為7米,枯水期為0.3米,多年平均流量為6.77秒立方米,最枯流量約為1.0秒立方米。
升金湖,曾稱生金湖。亦名深泥湖,又叫新深湖。“升金湖”因湖中日產魚貨價值“升金”而得名。位於長江南岸縣境北部,與貴池縣交界。東南群山環抱,西傍丘陵崗地,北濱江灘洲圩。古時升金湖系:清嘉慶《東流縣誌》載:有高湖、鵝潭湖、大清湖、楊家湖(亦名楊河頭)、澄潭湖(亦名陳博湖)、前湖、九都湖等,以及貴池縣境諸湖。“水漲則數十里地,瀰漫無際;水落則沮如之處,分為諸湖”,循曲折的河道,達黃湓入長江。江河湖港相連,至張溪、坦埠、唐田、姜壩等沿湖港口,均有河道相通,是水運竹木山貨和商賈往返要道,終年舟揖,乘風揚帆,穿行河中。大清湖東側通往張溪的S形河道,有九九八十一道彎,枯水季節,水深3—5米。沿湖周圍河灘,蘆荻叢生,湖草青青,每當春季,農民割草為肥。50年代,沿湖群眾還沿襲割草漚肥的習慣,農民多從事漁業,冬月水涸,灣池湖窟“亦足當農家三時之利”。濱江湖口灘地:清末開始築堤圈圩。民國年間,出湖通江河道,幾被堵塞。日本侵佔中國時,為其侵略之便,強拆沿湖周圍群眾的民房填湖,修築楊嘴至小路嘴公路,由此加快了湖床的淤積。至解放,湖中河道河床已淤塞,河、湖床相連一體,已無明顯界限。
升金湖系子湖,灣汊眾多,名稱各異,多數界限不明,以其自然形態,分為3大片:楊嘴至小路嘴以南為上湖;以北至八百丈為中湖;八百丈以東為下湖。上湖有大清湖、麻湖、澄潭湖等,中湖有升金湖、坦埠湖及貴池縣唐田湖等,下湖有黃湓湖等。升金湖,汛期江水循黃湓河倒灌入湖,沿湖農田屢受洪水災害。汛后江水下落,農作物又缺水灌溉。1965年建黃湓閘后,一般湖水位比江水位低1—5米(1968年低5.23米),效果較為明顯。內湖防汛任務減輕,沿湖糧食普遍增產,但汛期江水不能入湖,魚苗不能游入湖中孳生;魚類繁殖受到影響。
升金湖,湖床自南向北傾斜,湖底平均高程為9.4米,最低為8.8—9米,一般為9.5—11.5米。正常水位湖岸周長165公里,平均湖寬7.5公里。湖水面積,解放初期為175.3平方公里。新中國成立后,尤在建閘后,由於人口增加,圍堤、墾殖增多,加上每年約9萬噸泥沙,從黃湓河中上游推入湖中,湖面不斷縮小,水位抬高。建國后,升金湖計圍墾面積64.84平方公里(含貴池縣9.9平方公里),現湖面積為132.8平方公里,縣境佔102.26平方公里。湖水位為15.5米時,安全水位為15.0米。汛期最高水位17.03米(1983),多年平均水位為13.87米,圍墾后比圍墾前水位約增高0.81米。1970年7月12日至15日,降雨381毫米,洪水下泄2.56億立方米,使湖水陡漲2米。1980年8月6日至9月8日,由於33天降雨284.4毫米,下泄洪水1.35億立方米,湖水位上漲1.85米,造成洪澇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