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1條詞條名為龍泉的結果 展開
龍泉
安徽省池州市政區
龍泉鎮,隸屬於安徽省東至縣,地處安徽最南端,除北面與昭潭鎮接壤外,其餘三面均與江西為鄰,東接鄱陽蓮花山鄉,南面與鄱陽石門街鎮一河之隔,一橋相通,西面緊鄰彭澤楊梓鎮。距安慶、九江均約120公里,距景德鎮76公里,距景(德鎮)——九(江)高速24公里,大(渡口)石(門)省級公路在此交匯。
龍泉鎮是安徽省十三個重點邊貿市場之一,是安徽省綜合體制改革試點鎮及省中心建制鎮、農村集體土地流轉試點鎮,2006年被省政府列為新農村建設示範鎮。2011年總人口為3.2萬,主要景點有屈原紀念館、紅軍樓、龍泉觀音亭橋等。
龍泉[安徽省池州市政區]
1956年土林豐鄉合併仍稱鐵爐鄉。
1958年兩鄉合併成立為河溪人民公社。
1960年併入昭潭公社。
1961年恢復河溪、大板公社。
1969年河溪、大板兩公社合併成立東勝公社。
1972年又劃出復建鐵爐公社。
1982年體制改革時恢復鐵爐鄉併入。
1983年體制改革改為東勝鄉,鄉政府駐黃荊港。
1994年經省政府同意,撤銷東勝鄉,建立龍泉鎮,政府駐地由黃荊港遷至龍泉。
2011年,龍泉鎮轄龍泉村、曹村、松田村、下畈村、讓塘村、何村、黃荊港村、大板村、三源村、高林村、鐵爐村、古樓村、林豐村、新屋村。
龍泉鎮兼具山色之靈秀與水鄉之旖旎,一馬平川的鹽田畈是東至縣的“糧倉”,亦盛產棉花、煙葉、油料、蓮子、木材、香菇、木耳、鮮魚等農產品;有26萬畝的茫茫林海;有大板紅軍局、天主教堂、屈原祠、天子坡、小九華、香山等景點。
龍泉鎮屬低山丘陵地帶。
龍泉鎮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
2010年12月轄區總人口28173人。龍泉鎮人口以漢族為主。
2010年,財政收入655萬元,增長20.8%;農民人均純收入2009年4903元,2010年5808元,增長18.46%; 2010年底,邊貿市場交易額達6億元,鎮區個體工商戶248戶,從業人員1100多人,全鎮地區生產總值1.9億元,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億元;招商引資年均完成 1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年產值2.4億元。
2013年實現工業總產值4.2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6億元,完成招商引資任務2.53億元,完成財政收入739萬元。
2014年完成財政收入1000萬元,規上工業總產值4.2億元,固定資產投資2.9億元,招商引資到位資金2.5億元。
2015年完成規模工業總產值5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35億元,完成財政總收入1070萬元,完成招商引資到位資金2億元。
2011年,龍泉鎮的農業種植還是以水稻、棉花為主,通過引導和宣傳,煙葉種植面積達1400餘畝,為煙農直接增收290萬元,畝均收益達2800餘元,實現稅收65萬元。同時,茶葉、食用菌、畜禽、苗木花卉等特色產業發發展,提升基地建設水平。為鹽田米業公司、尚野茶油公司、精製植物油廠走基地化道路提供政策優惠和技術支撐,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2011年,龍泉鎮重點扶持鹽田米業公司新上一條優質米真空包裝生產線,推動擴大優質米生產基地建設。
2013年發展煙葉種植3500畝,總產值1130萬元,實現煙葉稅225萬餘元。2014年發展耕種面積100畝以上種糧大戶共49戶,實現全年糧食播種面積5萬畝,總產量達3.5萬噸。2015年糧食生產總量提升至26000噸,全鎮50畝以上規模耕地流轉面積達10800畝,種植大戶達87戶。鞏固和發展糧食生產,大力發展特色農業,觀光農業和休閑農業,繼續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通過注入科技含量提高產量和提升產品附加值。積極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跨地域跨行業開展經營和服務。至2015年,龍泉鎮培育省級企業一家,市級企業2家,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到16家。龍泉鎮重點扶持鹽田畈米業公司,推動擴大優質米生產基地建設;重點扶持尚野茶油公司新建茶餘基地600餘畝,督促新建廠房及新上標準化生產線,擴大生產規模;與安徽荃銀高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開展合作,擬建萬畝皖南水稻制種基地。
1986年以來,深化企業改革,實行廠長負責制和所有權與經營權適當分離,落實經濟承包,制訂行業規劃,加強企業管理。到1987年,龍泉鎮工業企業調整為186家,職工13191人,固定資產原值10897萬元,工業總產值達15095萬元,占年計劃總產值的144%,佔東至縣工農業總值的46.3%,實現利潤760.6萬元,上交國家稅利304.7萬元,有省優、出口、傳統等主要產品50餘種,銷往省內外,有的出口國外。產業結構、生產力布局趨向合理,基本形成以棉紡、化工、機械、電力、食品、建材、煤炭、農副產品加工行業為主體的工業體系。
2013年新增個體工商戶23家,實現“個轉企”10家,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4.2億元;2014年新增招商引資投資企業4戶(一家航空食品企業、一家茶葉加工企業、一家環保燃料顆粒廠、一個高檔實木傢具企業),招商引資到位資金2.5億元。規上工業總產值4.2億元,固定資產投資2.9億元;2015年引進生物質顆粒燃料企業東至科達生物質能源有限公司和東至嘉明生物質顆粒有限公司,引進機制炭深加工企業2家,並均已投產。引進外貿出口訂單企業1家(實木晾衣架成品加工企業),與香港信義光伏產業(安徽)控股有限公司簽訂了投資8億元建設信義東至光伏農業產業園項目,項目落戶於龍泉鎮古樓村。
2015年完成規模工業總產值5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35億元,完成招商引資到位資金2億元。龍泉鎮以木材加工業集中區為一頭,以農民工創業園和鎮內閑置廠房為平台,主攻服裝、農副產品深加工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精心編製一批上規模、上檔次的可持續發展項目,以培育億元企業為目標,推進產業集聚效應。
龍泉鎮由港恆旅遊集團發展(九江)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西海溫泉度假村項目,已於2011年3月份成功簽約並於7月份正式註冊落戶龍泉鎮,註冊資金2000萬元,項目意向性投資預計將超過3億元。2011年下半年,項目涉及到的曹村、松田村通過大量的工作完成了項目用地的田地和山場的租賃與林權的流轉工作,積極協助推進西海公司項目籌建的前期各項準備工作。2011年底,該項目總投資已經達1000萬元。
龍泉鎮完成集鎮街道1.6公里道路的油麵鋪設工程,遏制集鎮規劃區內亂搭亂建行為。堅持盤活集鎮內存量土地,發展集鎮規模和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出台農民建房管理相關辦法,對違法建房採取有關整頓措施;完成高林村地質災害點搬遷的掃尾工程工作;制定並出台了《龍泉鎮優美鄉村示範點創建工作實施方案及考評辦法》,2011年終鎮政府對創建工作進行了驗收,並拿出十幾萬元實行以獎代補,協助下畈村縣級村莊整治示範點項目的前期勘測和規劃工作,推進項目的“四清四改”基礎性工作。
2013年完成省農村清潔工程項目,新增垃圾桶550個,落實11個村垃圾填埋場。2014年獲省級生態鎮命名,深入開展“三線三邊”環境整治活動,使沿線沿邊環境衛生得到大治理、大變樣,集鎮區落地廣告牌300多個全部清理到位,違章搭建100多戶全部拆除、佔道經營20多戶全面取締,進一步改善人居環境。全年累計投入50萬元,實施街道下水道清淤疏浚、雨水井增設、路燈維修、人行道整修、綠化提升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2015年開展環境衛生整治20餘次、發動2000餘人,車輛200台次,對集鎮區、皖贛交界周邊和各村主要道路進行集中整治,清理亂掛橫幅46幅,;落地廣告牌100餘塊,亂搭亂建501餘處,清運垃圾1000餘噸,徹底根治集鎮亂搭、亂建和臟、亂、差現象,紮實推進美好鄉村建設。2015年完成昭龍公路鋪設拓改工程,完成讓塘大橋橋面、欄桿改造工程。
龍泉工業園區以木材加工業為主。始建於2005年4月,位於龍泉與江西交界的張家山,距鎮區1公里。2005年鎮政府投資10萬元委託有關單位進行測繪和規劃,當年建設1平方公里,遠期規劃3平方公里;投資30萬元拉通兩條10千伏高壓線路。2006年6月投資60萬元將進入園區的公路澆鑄水泥路面並安裝40盞路燈;聘請兩名環衛工人負責園區的公共環境衛生。2006年入園企業有10戶當年投產,其中4戶為招商引資企業,主要生產建築模板、集成材、細木工板、餐桌椅等,產品銷往日本、韓國、國內廣東、浙江、南京、合肥等地。2006年園區木材產品年交易額達1.9億元,解決就業人員600人。截至2008年底入園企業達23家,就業人員近2000人,年交易額3億多元。其中廣東客商投資2300萬元建設的森隆鑫木業有限公司,主要生產中密度板,年產值超億元。
2012年度新型農村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率達103%,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達 100.5%。全力抓好計劃生育工作,年初,與各村簽訂了目標責任書,圍繞抓優質服務,積極開展孕前免費健康檢查活動。開展“兩項清理”突擊月活動,長效手術落實率達106.34%,期內政策符合率達93%,社會撫養費徵收到位率為86%,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78‰。落實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政策,推進關愛扶助工作,對困難群體給予適時救助,開展貧困學生救助和留守兒童活動室建設工作,2012年,全鎮34名貧困學生得到救助。
按月發放城鎮低保金,按季發放農村低保金,發放定補定恤和五保資金。認真落實擁軍優屬和優待評定工作。積極為殘疾人辦證和落實殘疾人救助政策,完善敬老院各項規章制度,加強內部管理,提高服務水平,逐步提高集中供養率。按月開展安全生產檢查,按季組織專項整治和“打非治違”專項行動,加強社會臨時校車的管理,形成制度,實行管理常態化,確保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建立民間專業消防隊,配備專業消防器材。
景泉(景德鎮至龍泉)、大石(大渡口至石門街)兩條聯接兩省、溝通南北的公路,在龍泉鎮交匯,傍206國道,距景九高速僅24公里。
龍泉
龍泉[安徽省池州市政區]
古廊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