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崖子鄉

寧夏平羅縣紅崖子鄉

寧夏回族自治區平羅縣紅崖子鄉堅持邊學邊改,邊查邊改,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和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培育優勢特色產業,解決民生實際問題,落實重點項目建設,帶領群眾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取得了明顯成效。2009年全鄉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8400.6萬元,比去年增加5360.3萬元,增長29.1℅;農民人均收入達到5479.4元,比去年增加454.4元,增長9℅。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紅崖子鄉常住人口為14766人。

2020年,開展了農業產業強鎮建設。

經濟發展


增投入強力度,基礎設施建設有條不紊。鄉黨委、政府立足本鄉實際,結合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加大建設投入,使農業基礎設施日益配套完善。年內完成土地開發整理項目8000畝,拉沙壓鹼鋪墊改造低洼地3500餘畝;新開斗溝1條、長1.5公里,新開農溝39條、長16公里,新建各類水利建築物32座、維修10座,清淤干支農溝215條、長226公里,清淤干支農渠469條、長271公里;完成五堆子村、王家溝村支渠砌護1.4公里,沿山防汛堤壩維修加固2公里、沿河防汛堤壩加固8公里,累計投入水利建設資金46萬元。通過幹部群眾一年的努力,大大改善了農業基礎條件,為增強農業發展後勁奠定了基礎。
2020年,被確定開展農業產業強鎮建設。

農業產業


調結構抓產業,優勢特色產業效果明顯。繼續立足土地豐富的資源優勢,按照“穩定糧食生產、優化產業結構、發展特色農業”的思路,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逐步做大制種產業。完成落實各類種植園區6個,輻射帶動全鄉蔬菜制種面積13000畝,在加強和鞏固三棵柳村與白雲特色菜加工廠村企合作沙生菜、鮮食玉米加工項目的基礎上,今年投資1200萬元,新建佔地30畝的特色菜加工廠一個,基本實現了“一村一品”特色農業產業種植模式。大力發展羊產業,以三棵柳萬隻羊場育肥繁育基地為龍頭,走“小群多戶促大戶發展”的畜牧業發展壯大之路,2009年飼養量達11萬隻,完成畜牧業收入3923.5萬元,佔總收入的21.32℅。

社會民生


重民生美人居,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順利完成三棵柳(紅翔新村)移民安置工作,認真落實區、縣委工作部署,安置移民462戶,2107人,完成五堆子村二隊和三棵柳村二隊新農村村莊改造建設示範點2個,改造村民居住房屋230戶、615間,拆除危舊土坯房14間,完成危房改造44戶,新建磚圍牆長3.5公里,改造圈舍96座,水泥硬化村莊主幹路一條長4.7公里,完成村莊綠化帶整治一條長11.7公里,植樹7500株。以村莊環境建設和203省道兩側整治臟、亂、差為重點,在全鄉五個行政村開展了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活動。切實解決特困群眾的生產、生活困難,救濟救助特困群眾16戶,發放救濟金5160元,低保救助170戶,發放救助金15.4萬元,散居五保供養24人,發放五保金4.3萬元。完成2010年農村農民合作醫療征繳費15.6萬元,參合率97%。完成農村養老保險2422人,金額37.43萬元。

組織活動


強基礎提素質,基層組織建設不斷加強。進一步加強黨的建設,以 創建和鞏固“五個好黨支部”為目標,深入開展農村無職黨員設崗定責活動、基層黨組織(黨員)創業行動和“民主議政”活動。採取結對幫扶的形式開展黨員創業行動,成立了五堆子村、三棵柳村兩個“村級發展資金互助社”,總資本金41.6萬元,受益農民102戶,極大地解決了農村發展資金短缺的燃眉之急。各村黨支部均開展4次以上黨群民主議事會,切實解決了一批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困難問題,進一步提升了黨員自身素質。結合參加第三批深入開展學習科學發展觀活動,進一步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完成三棵柳村村級組織活動場所高標準改造建設120平方米,有力地提升了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整體水平。

人口數量


2021年6月7日,平羅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公布平羅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紅崖子鄉常住人口為1476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