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田寺鄉

湖北省荊州市公安縣下屬鄉鎮

章田寺鄉位於公安縣境中南部,東瀕虎渡河,與閘口、藕池二鎮隔水相望,西為游泥湖環繞,北抵孟家溪鎮,南接甘家廠鄉,全鄉南北長約15公里,東西寬約12公里,面積96平方公里。

歷史沿革


歷史
歷史
章田寺鄉,明天順五年(公元1461年),屬長樂鄉。民國六年(1917年),分屬東南上鄉和東南下鄉。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孟溪大垸成立孟溪區后,為區之一部。1951年劃分為五、九兩區,鄉報星片及胡廠片一部屬九區,其餘屬五區。1952年第五區更名為孟溪區,第九區更名為甘河區,1958年黃山人民公社成立,胡廠、報星、章田為公社下屬的三個管理區。1961年,成立報星、胡廠、章田三個公社,1975年撤區,三公社合併為章田寺公社。1984年恢復區,章田寺公社分為報星、胡廠、章田三小鄉,仍屬孟溪區。1987年10月,撤區並鄉,報星、胡廠、章田三地合併成立章田寺鄉,鄉人民政府設在章田寺集鎮,屬公安縣。
章田寺鄉位於公安縣境中南部,東瀕虎渡河,與閘口、藕池二鎮隔河相望,西為淤泥湖環繞,北抵孟家溪鎮,南接甘家廠鄉,章田寺鄉南北長約15公里,東西寬約12公里,版土面積9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2650畝,其中水田58628畝,旱田4022畝。土壤多屬沙質土,適宜種植水稻、油料、棉花、林木和經濟作物,是全縣重要的糧食主產區。
章田寺鄉屬長江支流虎渡河水系,堤防總長度為27公里,山崗圍堤22公里。境內湖泊眾多,除淤泥湖外,較大的有灌當湖、仁洋湖、南星湖、魏家港等,是淡水魚及名特優水產品的天然養殖場所。章田寺鄉總水面6460畝,其中精養水面1647畝。
章田寺鄉現有16個行政村,160個村民小組,及章田寺、胡廠2個居民委員會。2004年,章田寺鄉總戶數為11900戶,其中農業戶9570戶;總人口49857人,農業人口39104人;農民人均收入2827元。
2004年,章田寺鄉工農業總產值為1.2億元,增加值2350萬元,其中工業產值7000萬元,主要有大米加工、塑料、水產、油脂、雙孢蘑菇等產業,規模企業產值800萬元,民惠公司出口交貨值760萬元,招商引資470萬元。
章田寺鄉轄2個居委會、16個村委會:章田、胡廠;達仁、毛家、金紅、永久、祝家、羅家、公興、雙仁、刻木、坪興、接豐、南陽、長春、報慈、聯台、杉木橋。鄉政府駐章田寺。
1957年臘孟溪區.1961年建章日寺公社,1987年設鄉。

地理環境


章田寺鄉屬長江支流虎渡河水系,堤防總長度為27公里,山崗圍堤22公里。
境內湖泊眾多,除淤泥湖外,較大的有灌當湖、仁洋湖、南星湖、董港子峪等,是淡水魚及名特優水產品的天然養殖場所。該鄉氣候四季分明,土壤多屬沙質土,適宜種植水稻、油料、棉花、經濟果木林和雙孢蘑菇,是公安縣重要的糧食主產區。
2001年,章田寺鄉共有耕地70198畝,其中水田60631畝,旱田9567畝,其中精養水面1647畝。全年水稻複種面積11萬畝,糧食總產年均近500萬噸,油料總產年均近3000噸。
特色產品有雙孢蘑菇、荸薺、螃蟹、珍珠蚌等。

自然資源


動物資源

特產
特產
章田寺鄉境內動物資源豐富,主要家禽有豬、牛、羊、馬、雞、鴨、兔、鵝。尤以牲豬、山羊占動物資源72%。還有野生動物資源400餘種,這裡適合野生動物的生長,是全州珍貴動物資源較豐富的地區,常年在大山中生活的有香獐麂子、兔、錦雞、野豬、沙子、八哥、喜鵲、黃鶯等幾十種野生動物。

糧經資源

境內土質肥沃,資源豐富。糧食作物種類繁多,歷來主產玉米、水稻、小麥、黃豆、大豆、豌豆、紅豆、綠豆、高粱、蕎麥、馬鈴薯、紅薯等,水旱兼作,常年有兩熟或三熟。油料作物有油菜、花生、芝麻、向日葵等經濟作物。有數種農副土特產品,主要有白肋煙葛根、乾鮮果、茶葉、魔芋等。2001年,葛根又成為當地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章田寺鄉魔芋面積3200畝,畝平收入2000元。

林果資源

經濟林主要有獼猴桃、板栗、銀杏、桃、李、杏、梨、蘋果、柿子、柑桔、漆樹、核桃、茶葉、桐子等,林果總面積在1萬畝左右。其中乾鮮果主要是板栗、獼猴桃。銀杏等占章田寺鄉林果總面積70%。

藥材資源

境內名貴藥材主要有黃連、貝母、黨參、天麻、當歸、丹皮五倍子苦參玄參何首烏等,在土特產品中,70年代初,紅岩普新大木漆曾外銷日本、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礦產資源

章田寺鄉屬沉積岩,石灰石地區,古生界二迭系和中生界三迭系的地層,出露齊全,礦產資源比較豐富,東南部馬鞍煤系和樂平煤系的無煙煤,分佈在塗坪、里三坦、凌家溝、老闆場4個村,厚度在1——2.5米左右,儲量達億噸以上,發熱量在5000大卡——6500大卡,是章田寺鄉和鄰近鄉鎮生活、生產工業用煤的主要來源。塗家坪的陶土、耐火泥,凌家溝至老闆場一帶的秈土“綠豆岩”。罐坦至貓子灣一帶的紫砂土,平均含硅56%,含鉛13.26%,含鐵7.58%,含鈣10.94%,為現在生產灰砂磚和紫砂陶等系列產品儲存了豐富的原材料。

經濟


章田寺鄉抓住西部大開發機遇,實施“開放強鄉、引資富鄉、藉資興鄉”戰略,抓招商引資,近3年引進外資1200萬元。通過招商引資,先後引進了惠集、金海、農泰等6家民營企業,年可創產值近億元,為農民直接創收200萬元,增加財政收入100萬元。與此同時,章田寺鄉還以爭創“楚天杯”為契機,著力加強文明鄉鎮建設和對內對外宣傳,樹立窗口形象,先後在集鄉開闢公益性廣告園地,興辦宣傳長廊,設置了6處醒目跨越公路的永久性公益宣傳牌、文明告示牌。國家、省、州、縣新聞界記者也紛紛到紅岩採訪,宣傳該鄉文明鄉鎮建設。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新華社湖北分社、《經濟日報》社、湖北電視台等新聞媒介也報道了該鄉文明建設事迹。

社會


穩步推進社會穩定工作。2008年,進一步深化平安鄉鎮的創建工作,把維護社會穩定作為壓倒一切的頭等大事來抓,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切實加強領導,層層抓落實,深入排查化解各類糾紛,解決群眾熱點、難點問題,全年調解糾紛84起,調解成功率100%。鄉信訪工作人員深入村組,排查矛盾和不穩定因素,將矛盾遏制在萌芽狀態。廣泛開展“四五”普法教育,普法宣傳進村入戶,使群眾能知法、懂法、用法。構建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結合“家園建設行動計劃”,建立了220多戶“治安中心戶”,在村內巡查,配合派出所形成聯防的工作機制,堅持嚴打,努力控制和減少了各類犯罪案件。
穩步推進安全生產工作。建立健全了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和管理體系。2008年,重點抓了煙花鞭炮管理,對經營戶進行安全培訓,鄉安全工作人員每周巡查,每逢大型節假日組織全鄉安全大檢查。全鄉無一起安全生產事故發生。
穩步推進社會事務工作。一是積極開展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2006年轉移農業勞動力370人,完成目標的105.71%,新增就業崗位110個,完成目標的110%。新增殘疾人就業11人。二是不斷加強社會保障工作的力度。2008年,全鄉共發放城市低保415戶、965人,共計868980元:發放農村低保141戶、366人,共計176036元。2007年全鄉共有10356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占應參保人數的92%。超額完成義務獻血任務,完成目標的110%。三是農村改水改廁工作,按目標要求順利完成,衛生單位的創建工作深入紮實推進。

金融服務

章田寺鄉章田寺鄉的金融服務網點共有2個,郵政儲蓄銀行、農村信用社等在此都設網點,可以為客戶提供安全、快捷的金融服務。

教育衛生

章田寺鄉衛生院為鄉一級甲等綜合性醫院,設有病床90張,以及胡廠衛生所,能夠滿足目前的就醫需要。章田寺鄉共有初級中學二所(初中),小學5間。此外,優美的鄉村田園風光,便捷的交通,獨特的僑鄉風采,使許多高中等院校紛紛前來設校

稅費收取

增殖稅的徵收一般納稅人稅率為0%、13%、17%三檔,小規模納稅人稅率為工業6%;商業4%。外商投資的生產性企業享受“兩免三減半”的優惠。對服務性企業徵收營業稅(不徵收增殖稅)。交通運輸、建築、郵政電訊行業營業稅率為3%,金融保險業稅率為5%,娛樂業營業稅為10%。外商投資房地產自房產建成或購買之日起,3年內免征房產稅,3年後與國內投資商一樣,按資產的70%計算,徵稅率為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