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分子雜交

核酸分子雜交

核酸分子雜交(簡稱雜交,hybridization)是核酸研究中一項最基本的實驗技術。互補的核苷酸序列通過Walson-Crick鹼基配對形成穩定的雜合雙鏈分子DNA分子的過程稱為雜交。核酸分子雜交具有很高的靈敏度和高度的特異性,因而該技術在分子生物學領域中已廣泛地使用於克隆基因的篩選、酶切圖譜的製作、基因組中特定基因序列的定性、定量檢測和疾病的診斷等方面。探針是指帶有某些標記物(如放射性同位素32P,熒光物質異硫氰酸熒光素等)的特異性核酸序列片段。核酸分子雜交作為一項基本技術,已應用於核酸結構與功能研究的各個方面。

簡介


雜交過程是高度特異性的,可以根據所使用的探針已知序列進行特異性的靶序列檢測。其基本原理就是應用核酸分子的變性和復性的性質,使來源不同的DNA(或RNA)片段,按鹼基互補關係形成雜交雙鏈分子(heteroduplex)。雜交雙鏈可以在DNA與DNA鏈之間,也可在RNA與DNA鏈之間形成。使雙螺旋解開成為單鏈,因此,變性技術也是核酸雜交的一個環節。

雜交的雙方


雜交的雙方是所使用探針和要檢測的核酸。該檢測對象可以是克隆化的基因組DNA,也可以是細胞總DNA或總RNA。根據使用的方法被檢測的核酸可以是提純的,也可以在細胞內雜交,即細胞原位雜交。探針必須經過標記,以便示蹤和檢測。使用最普遍的探針標記物是同位素,但由於同位素的安全性,近年來發展了許多非同位素標記探針的方法。

探針


若雜交的目的是識別靶DNA中的特異核苷酸序列,這需要牽涉到另一項核酸操作的基本技術─探針(probe)的製備。探針是指帶有某些標記物(如放射性同位素32P,熒光物質異硫氰酸熒光素等)的特異性核酸序列片段。若我們設法使一個核酸序列帶上32P,那麼它與靶序列互補形成的雜交雙鏈,就會帶有放射性。以適當方法接受來自雜交鏈的放射信號,即可對靶序列DNA的存在及其分子大小加以鑒別。在現代分子生物學實驗中,探針的製備和使用是與分子雜交相輔相成的技術手段。核酸分子雜交作為一項基本技術,已應用於核酸結構與功能研究的各個方面。

應用


核酸分子雜交作為一項基本技術,已應用於核酸結構與功能研究的各個方面。核酸分子雜交具有很高的靈敏度和高度的特異性,因而該技術在分子生物學領域中已廣泛地使用於克隆基因的篩選、酶切圖譜的製作、基因組中特定基因序列的定性、定量檢測和疾病的診斷等方面。因而它不僅在分子生物學領域中具有廣泛地應用,而且在臨床診斷上的應用也日趨增多。
在醫學上,目前已用於多種遺傳性疾病的基因診斷(gene diagnosis),惡性腫瘤的基因分析,傳染病病原體的檢測等領域中,其成果大大促進了現代醫學的進步和發展。
基因工程第三步目的基因的鑒定中
1.鑒定目的基因是否整合到染色體DNA上:DNA-DNA分子雜交
2.鑒定目的基因是否準確表達蛋白質:RNA-DNA分子雜交或抗原-抗體雜交。
註:其中DNA-DNA分子雜交與RNA-DNA分子雜交屬於核酸分子雜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