獼猴科

獼猴科

獼猴科是動物界脊索動物門哺乳綱靈長目下屬的一科。棲息于山地闊葉林有岩石的生境中,具有耐寒性,集群生活。

藏獼猴


英文名 : tibetan macaque
生境:熱帶、亞熱帶山區森林。
捕食:用手指地面撿取食物或摘取果實、嫩葉。
食物:野果、植物嫩葉、昆蟲、小鳥。
體型:體長55~67厘米,尾長6-10厘米。體重10~25公斤。中國特有種。是中國獼猴屬中體重最大的一種。體毛厚密腹部淺灰而背部深褐, 老猴的兩頰長有象鬍鬚一樣的長毛。
習性:藏獼猴棲息于山地闊葉林有岩石的生境中,具有耐寒性,集群生活,每群20—30隻,由2—3隻成年雄猴為首領,遇敵時首領在隊尾護衛。喜歡在地面活動,在崖壁狹縫、陡崖或大樹上過夜。
以各種野果、嫩葉為主食,很不怕人,常成群結隊盜食農作物。藏獼猴是中國特有種,在雲南昭通地區有分佈,由於開墾及闊葉林遭到破壞,生存範圍已很狹窄,現已趨於絕跡,只在武夷山貓兒山及唐家河自然保護區尚有一定數量。
分類:哺乳綱靈長目獼猴科
分佈:雲南東北部。中國中部、東部和南部,四川峨眉山和安徽黃山。
保護:中國II級重點保護動物。

台灣獼猴


名/Macaca cyclopis(Swinhoe)
英名/Formosan rock-monkey,Formosan macaque
獼猴科
獼猴科
台灣獼猴是台灣特有種,是除了人類外,台灣唯一的靈長類動物。分佈於全台灣低海拔至3000米左右的高山,過去因為棲息地的大量破壞以及人為獵捕的嚴重,數量很少,現在已被公告為保育類的動物,數量有明顯增加的趨勢。
毛髮主要為灰褐色,但是有些個體顏色會偏黃或偏黑,成年台灣獼猴體長約50至60厘米、體重約為5到12公斤。一般來說雄猴的體型會比雌猴大,而猴子長長的尾巴,大約是身體長度的三分之二。
台灣獼猴是群體生活的野生動物,由猴王統率一些母猴及大小幼猴組成單位。每年大都會舉行猴王爭霸戰,決定身強力壯、適應環境的優勝者,出任新猴王,獲得繁衍後代的交配權。
獼猴雖然是雜食性的動物,但仍以植物的嫩葉、果實為主。又為了應付環境的變化和威脅,它們吃東西的速度很快,來不及吞下的,就存放下顎兩旁的頰囊,等有空時再慢慢咀嚼。
它們的棲息地以樹林或岩石裸露處為主,如果下雨天則時常躲於岩洞等天然蔽所。
17世紀時,荷蘭人所繪製的台灣地圖上,將柴山寫成“Apenberg”,意即“猴山”,表示柴山的獼猴早在17世紀之前就已存在,稱得上是柴山的“原住民”。
軍事管制時期,獼猴因此受到保護。1989年,柴山開放后,由於登山客積極保護,並開始餵食,所以獼猴不像一般野生動物對人類充滿戒心,成為極易觀察欣賞的對象。柴山上,處處可以看到母猴親昵的照料小猴,以及它們互相理毛的溫馨畫面,堪稱為柴山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