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平川鎮的結果 展開

平川鎮

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下轄鎮

平川徠鎮,位於臨澤縣黑河北岸,轄10個行政村,111個合作社,常住人口為10511人(2020年),全鎮共有耕地面積65401.15畝。

境內地勢平坦,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全年日照時數為3053小時,平均氣溫7.7℃,無霜期128-203天,平均152天。

平川旅遊資源有古長城烽燧、墩台、鎖龍潭、平川水庫等景點及正在開發的黑河煙林、鎖龍潭風景旅遊開發區。2018年,平川鎮有工業企業3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個。

歷史沿革


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平川鎮
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平川鎮
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築平川堡,隸屬於甘州中衛。
清初,屬甘州右衛。
清雍正三年(1725年),隸屬於張掖縣
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后,為撫彝廳地。
民國十五年(1926年),平川為第三區,區公所設在四壩。
民國十九年(1930年),改設平川鄉。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與蓼泉鄉合併為平川鄉,翌年分置。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析出八、九壩置明德鄉,翌年改為明德區。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易區為鄉。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與板橋合併成立第三區。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析出五壩。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9月,以原平川鄉置第六區。
1955年11月撤區,以平川鄉、黃家堡鄉置平川鄉,三壩上鄉、三壩下鄉、至善鄉置三壩鄉,四壩、集賢、蘆灣置四壩鄉。
1958年2月,臨澤縣撤銷,3鄉均划入高台縣。
1961年5月,以原第六區(平川)境分設平川、四壩2公社。
1961年12月15日,恢復臨澤縣,平川、四壩2公社復歸臨澤。
1965年4月,四壩公社併入平川公社。
1983年4月,公社改鄉,大隊改村。
2002年8月,撤鄉建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6月,平川鎮轄10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平川村。
黃家堡村五里墩村一工程村平川村三一村
三二村三三村蘆灣村四壩村賈家墩村
平川村
平川村位於平川鎮政府所在地中心,距縣城25公里,省道214線橫穿而過,村社道路已全部鋪油罩面,交通條件十分便利,通訊設施完善,電話入戶率達98%。全村現有7個合作社,294戶,1140人,耕地面積2757畝。2005年全村農村經濟總收入達92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940元,集體經濟年收入達7.2萬元。
該村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著力發展以玉米制種加工番茄、日光溫室、畜禽養殖為主的特色產業,玉米制種面積達3800畝,番茄種植面積170畝,制種蔬菜和制種番茄100畝,訂單面積已佔耕地面積的95%,全村牛飼養量達1206頭,羊飼養量達1006隻。
平川農產品集貿市場佔地7000平方米,經營面積5500平方米,倉庫設施面積1800平方米,市場內有貨棚4棟,為專業農產品流通市場。農產品年交易量達8860噸,交易額達4500萬元。
該村特色產業優勢明顯,產業化經營水平較高,村委會現有高標準兩層辦公樓一座960平方米,能夠保障商務信息服務網路站的辦公場所,有30畝以上的種植大戶46戶,養殖大戶86戶,農戶對市場經濟信息需求較大,可依託村小學遠程教育設施和村農科教培訓中心進行“信福工程”建設商務信息服務網路站。
一工城村
平川鎮一工城村,共有6個合作社,340戶,1599人,5118畝耕地,2005年全村經濟總收入達975.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832元。
一工城村以前是平川鎮相對後進的一個村,曾因臟、亂、差遠近聞名,農民收入少,集體經濟相對薄弱,農村經濟發展緩慢,主要是本村道路建設和種植產業結構不合理。2004年,縣鎮兩級政府大力營造發展環境,依託豐富的北山礦產資源,積極向上爭取發展項目,引進宏鑫礦業公司投資1.8億元建設的30萬噸錳鐵冶鍊項目。2005年5月,全程6公里的柏油道路建設全面完成。
一工城村180戶農戶用上了沼氣,達到總農戶的69%,建成高標準小康住宅117戶,改造農電線路21公里,籌資20萬元新建了村委會辦公場所,投入1萬多元對小學校舍進行了改造,架通了210戶的自來水,積極爭取投資1000萬元建起了奶牛養殖小區,修建高標準牛舍88間,建設現代化擠奶站1座,使小區入住農戶達32戶,存欄奶牛達300頭,日產鮮奶1500公斤,僅此一項使奶牛養殖農戶均增收7000元。在小區的輻射帶動下,全鎮發展奶牛養殖戶98戶287頭。
三二村
三二村位於平川鎮西7公里處,村社道路已全面鋪油罩面,交通條件十分便利,通訊設施完善,電話入戶率達96%,全村現有5個合作社,364戶,150人,耕地面積3869畝。2005年全村農村經濟總收入達1365.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933.8元,集體經濟年收入達11萬元。
該村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著力發展以玉米制種加工番茄、畜禽養殖、勞務輸出為主的特色產業,玉米制種面積達3100畝,番茄種植面積199.4畝,訂單面積已佔耕地面積的95%,全村牛飼養量達913頭,羊飼養量達1540隻,豬飼養量達1370隻。
該村特色產業優勢明顯,產業化經營水平較高,村委會現有高標準辦公用房300平方米,能夠保障商務信息服務網路站的辦公場所,有30畝以上的種植大戶31戶,養殖大戶49戶,運銷大戶11戶,外出務工197人,其中到蘇旦務工7人。農戶對市場經濟信息需求較大,可依託村小學遠程教育設施和村農科教培訓中心進行“信福工程”建設。

地理環境


平川鎮位於臨澤縣西北部。地處合黎山南麓、黑河北岸,面積836平方千米,平均海拔1453.7米。張(掖)羅(城)公路過境。景點有龍潭植物風景旅遊區。
平川鎮距臨澤縣城25公里,省道214線橫貫全鎮,鄉村公路四通八達,連接312國道和蘭新鐵路。
平川鎮
平川鎮
平川鎮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多年平均氣溫7.6℃。無霜期年平均152天。年平均日照時數3053小時。年平均降水量110毫米。

自然資源


氣候資源

平川鎮綠洲區海拔1400米,全年日照時數為3051小時,年平均氣溫6.6--8.4℃,晝夜溫差14℃--28℃,≥10℃年活動積溫3018.4℃,年平均降水量117.3mm,無霜期165--179天,大氣乾燥度4.9。尤其是平川綠州地處巴丹吉林沙漠南緣,沙漠氣候對葡萄生產極為有利。
平川鎮
平川鎮

礦產資源

平川鎮境內礦產資源主要有石膏、石英砂、凸凹棒石、錳鐵礦、煤、碳等,特別是石英石錳鐵礦藏貯量大,開發前景非常廣闊。

人口民族


平川鎮
平川鎮
2011年末,平川鎮轄區總人口20541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200人,城鎮化率10.7%。另有流動人口2121人。總人口中,男性10701人,佔52.1%;女性9840人,佔47.9%;14歲以下4264人,佔20.8%;15~64歲14756人,佔71.8%;65歲以上1521人,佔7.4%。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佔99.8%。人口出生率8.6‰,人口死亡率4.4‰,人口自然增長率4.2‰。
2018年,平川鎮戶籍人口21265人。
2021年7月,臨澤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公布,截至2020年平川鎮常住人口為10511人。

經濟


綜述

甘肅省張掖市2005年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達到17184.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935元,分別增長4.4%和6.8%,人口和計劃生育控制在指標以內。2012年全鎮經濟總收入達3.36億元,比上年增長4334.03多萬元,增長了14.82%,2012年全鎮人均純收入為8055.3元,同比增長15.5%。
平川鎮
平川鎮
1、狠抓項目建設,加快經濟發展步伐。把項目建設作為推進工作的抓手和平台,主動協調解決項目中出現的矛盾和困難,千方百計引項目促發展。如今,共爭取和引進各類項目16個,完成投資1.01億元,項目數量、項目開工率和完成投資額均創歷史最好記錄,其中:依託豐富的礦產資源,通過積極爭取協調,使北京昌唐商貿公司投資1.8億元建設的30萬噸錳鐵冶鍊項目和安徽北山公司投資1200萬元建設的10萬噸鐵精粉加工項目落戶平川,兩個項目建成后可實現財政稅收3500萬元,轉移勞動力1700人,並可迅速帶動全鎮二、三產業的發展。投資396萬元的9000畝中低產田改造項目全面完成規劃建設任務;投資66萬元的蘆灣、三二、一工程、五里墩村550戶國債能源沼氣項目通過國家發改委和農業部的驗收;爭取農村鄉村道路建設配套資金121.3萬元,完成了4個村12.2公里通村道路鋪油罩面;投資169萬元的平川中學學生公寓樓建設和投資72萬元的蘆灣小學教學樓、投資20萬元的平川公共客運站建設、投資7萬元的鎮司法所建設等一批項目已陸續投入使用。這些項目的建成,將使該鎮的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等到明顯夯實。
2、大力發展奶牛產業,促進草畜產業快速發展。按照“草畜並重,以草促畜”的原則,廣泛開展創建規模養殖村、社、大戶活動,使全鎮高標準暖棚畜圈普及率達到60%以上,建成規模養殖村1個、社10個、大戶300戶。抓住雪蓮公司萬噸乳製品加工生產線建設的機遇,按照“政府扶持、企業參與、連片建設、分戶經營”的原則,在一工程村建成了高標準的奶牛養殖小區,一、二期工程建成高標準圈舍19棟95間,入駐農戶已達30戶,存欄奶牛已達205頭,日產鮮奶800多公斤。在小區的輻射帶動下,全鎮新增奶牛233頭,使奶牛產業成為全鎮農民增收致富新的重要渠道。
3、突出特色,典型帶動,大力推進生態文明新村建設。按照“五位一體”標準,狠抓了蘆灣村示範點的建設,建成蘆灣一、八社連片32戶小康住宅示範點1個,該村累計小康住宅、衛生改廁、改廚分別達267戶,356戶,321戶,完成沼氣池320戶,佔總農戶的87%。在示範點的帶動下,如今完成平川、五里墩兩個村的村鎮規劃設計工作,全鎮新建小康住宅303戶,累計達2822戶,佔總農戶的56%,能源沼氣池建設累計達1320戶,佔總農戶的26%,自來水使用農戶達2654戶,佔總農戶的52%,電話和有線電視入戶率分別達79%和78%,使村鎮基礎設施和村容村貌進一步改善,人民生活質量有了進一步提高。
4、努力做大勞務產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加大宣傳力度,落實責任,強化服務,優化結構,勞務輸出實現了由勞力型、自謀型向技能型、組織型的轉化。全鎮書寫固定標語236條,舉辦勞務培訓班12場(次),培訓勞務人員1557人次,組建勞務小分隊3個,建立勞務基地3個,有組織地向外輸出勞務人員1626名,自謀輸出1549人,就地轉移勞動力1192人,全鎮勞務輸出累計達4367人次,勞務收入達16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90元。5、著力發展主導產業,提高產業化經營水平。以群眾增收為目標,依託農業產業化企業,不斷完善和構建“企業+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格局。如今,建成優質高效的精品玉米制種基地4萬畝,引進發展瓜菜花卉制種436畝,推廣加工番茄新品種12個,種植無公害加工番茄3051畝。加大科技示範力度,開展農民科技培訓132場次。引進日光溫室無土栽培技術,優化改良879畝日光溫室反季節無公害蔬菜生產。全鎮“訂單農業”面積達43237畝,占農作物播種面積的95.3%。
6、突出重點,確保質量,切實改善生態環境。突出農田林網建設、集鎮綠化美化、風蝕沙化治理、生態環境保護四個重點,2005年,更新改造農田林網30條34公里,完成中低產田改造項目區複合林網建設9條9.1公里74畝。科學規劃,精心組織,在蘆灣村集中連片定植棗糧間作1600畝,栽植棗樹6.7萬株。在集鎮、村社主幹道栽植各類綠化苗木6400株。投資100萬元日協水土保持治理項目,完成骨幹防護林建設13公頃。全鎮完成造林面積6274畝,栽植各類苗木285.6萬株,完成育苗190畝。
7、嚴格落實稅改政策,財政稅收任務全面完成。全面落實中央關於對糧食直補政策,及時將60.48萬元糧補資金髮放到農戶手中。採取量化任務,明確責任,強化征管等措施,依法加大零散稅和重點、難點稅種的徵收力度,在面臨諸多不利條件的情況下,提前兩個月完成財政稅收任務。財稅工作的健康發展,較好地保證了幹部職工、教師工資的發放和正常辦公經費的開支,同時也保證了對重點項目的支持力度,確保了項目的順利實施。

第二產業

•農業
平川綠洲內,地勢平坦,土壤為沙壤土,高標準配套農田佔90%以上,防護林帶、農田林網齊備,水利、電力設施齊全,靠黑河灌溉水源充足。
平川盛產制種玉米、棉花、優質小麥、胡麻、豆類、蘋果、葡萄、枸杞等,主要畜產品有荷斯坦奶牛、小尾寒羊安哥拉山羊、陶賽特、薩福克等。
平川大力發展以溫室蔬菜和葡萄生產為主的現代設施農業。如今,已動工建設連片10座以上日光溫室示範點17個、494座,其中荒漠區示範點11個385座;新定植設施葡萄370畝,累計達640畝,其中荒漠區設施葡萄153畝。
•林業
平川鎮地處巴丹吉林沙漠邊緣,南靠黑河,北鄰沙漠,有14個行政村和1個農業開發區,土地面積835.6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5355畝,宜林地123195畝,有林地面積36090畝,森林覆蓋率為2.4%。
自2000年以來,全鎮已有8戶個體及私營業主從事林業生產,其中區內7戶,區外1個。個體林業經營面積已達5200畝,占近三年實際造林面積的1/3以上,最大個體承包面積1500畝,其中50畝以上的造林大戶8戶,300畝以上的造林大戶4戶,各林場以土地租賃形式盤活集體經濟,吸引個體及私營業主投身於林業生產活動中,共吸納資金195萬元,增加了集體收入。通過爭取退耕還林工程以及風蝕沙化項目的實施,新營造非公有制實體林7500多畝,配套機井15眼,累計投資額在10萬元的有3戶;50萬元的有3戶;100萬元的有1戶;投入資金最多的達128萬元。
2001年至2003年,全鎮落實退耕還林工程4675畝,其中非公有制林業2000畝,占項目的43%。鎮上選派有豐富造林經驗的幹部對所有的植樹林造林地段進行統一規劃,現場指導,並安排專人嚴把苗木的質量關,按規劃設計要求嚴格定植,督促做好苗木的管護、灌水、防蟲等一系列服務工作,每畝補實生楊樹苗100株,基本上保證了林業生產用苗。造林大戶積極探索經營管理方式和方法,通過林間套草,以草養畜,修管理房,打井架線等方式,確保了林業生產的資金來源及苗木成活率,如全省綠化獎章獲得者趙興旺經營林場1000畝,打機井7眼,架高低壓線2km,種草500畝,養羊220隻,牛30頭,一方面保證了林業用水,一方面又增加收入,針對補種苗木水份蒸發大的情況,通過樹下鋪膜、林中套草等形式,有效地降低了蒸發。同時,利用秋閑季節,架設圍欄2公里,杜絕了牲畜野兔等啃咬樹木,保證了林木越冬。
•畜牧業
平川鎮奶肉牛產業發展快速。按照“五統一分”的養殖模式,動工新建奶肉牛養殖小區12個,其中新建奶牛養殖小區3個,累計達8個;新建肉牛養殖小區(場)9個,累計達18個。

社會事業


平川鎮廣泛開展“美德在農家”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群眾文化活動進一步豐富,陣地建設全面加強。新建、改建一工程、五里墩村委會,投資15萬元完成了平川、蘆灣、三二3個村文化室配套建設。如今10月被中央文明委命名為“全國文明村鎮”,蘆灣村曾被命名為“創建全國文明村先進單位”。進一步加強民主法制建設,強化村務、政務、社務公開,積極推進“平安平川”建設,加大“十戶聯防”、治安巡邏工作隊伍建設力度,及時化解各類矛盾糾紛,保證了社會的穩定。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了礦山安全、交通安全等重點部位的檢查,依法關閉了4家存在安全隱患的企業,有效預防了各類事故的發生。嚴格落實各項社會保障措施,及時對全鎮50戶特困戶實行了政府救助。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工作成果得到進一步鞏固,落實計劃生育獎勵扶助政策,共有32戶71人享受每年600元的獎勵扶助金,為7戶計劃生育貧困家庭發放救助金7000元。教育體育工作成效顯著,初中升學會考成績名列前茅,信息化工作、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工作分別得到國家和省上的充分肯定。衛生、廣播電視、土地、環保、檔案、殘聯等工作成效明顯,實現了經濟和社會協調快速發展。
平川鎮宣傳文化站位於小城鎮中段文化廣場內,於2003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工程總投資40萬元,為兩層磚混結構羅馬式建築,建築面積460㎡,使用面積391㎡,如今鎮上又籌資5萬元,配備電腦10台,建成了鎮信息中心,站內設有圖書室30㎡,藏有各類圖書6000冊,閱覽室25㎡,多功能教室50㎡,文化娛樂活動室75㎡,辦公室3間75㎡,並配套建設舞台一個,籃球場3個,排球場1個,羽毛球場1個,各類體育器材23件,配備專職工作人員2名,是一個集宣傳教育、科技培訓、信息發布、文化娛樂為一體的精神文明建設示範陣地。年舉辦大型活動達17次以上,2006年上半年宣傳文化站舉辦以卡拉OK賽、社火、文藝演出為類型的大型文化活動8次;以農民運動會、體育健身為內容的大型體育活動2次;以“配方施肥”、“八榮八恥”為內容的知識競賽活動2次;舉辦書法美術作品展覽1次,大型文體體育活動達12次,參與群眾達1萬5千多人次。配合群團組織、農技、計生等站所舉辦科技培訓、科技宣講、電化教育12多場次,受教育群眾達1.8萬多人次,發放科技、勞務、用工信息87條。同時,按照強化鎮一級,鞏固村一級,延伸社一級的思路,健全完善了鎮村社三級文化網路,建成高標準村文化室5個,按照“12345”的標準,建起家庭文化示範戶500多戶。全鎮有社火隊10個,文藝表演隊10個,體育代表隊10個,文藝骨幹234名。

文體事業

2011年末,平川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室10個;公共圖書室17個,藏書8.5萬冊。學校體育場10個,村文化健身廣場4個,25%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3%。有線電視用戶1072戶,數字電視用戶3459戶。平川鎮工城村防汛應急演練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平川鎮有幼兒園11所,在園幼兒523人,專任教師39人;小學11所,在校學生1029人,專任教師8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到100%。
平川鎮
平川鎮
2011年,平川鎮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440萬元,比上年增長4%。預算內教育經費佔財政總支出比例為85%,比上年增長5%。平川鎮豐收節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平川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1個,其中衛生院1所,衛生所10個;病床45張,固定資產總值276萬元。醫療機構完成診療8.4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0007人,參合率98.1%。

社會保障

2011年,平川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51戶,人數1120人,支出107.8萬元,比上年增長11%。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4590人,參保率98.6%。平川鎮社區服務站

郵政電信

2011年末,平川鎮有郵政網點1個,業務收入21萬元,電信服務網點3個;固定電話用戶4695戶,比上年增加20戶,電話用戶普及率達到85%,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行動電話用戶9550人,比上年增850戶,行動電話用戶普及率達到46.5%、比上年提高4個百分點;寬頻接入用戶646戶,比上年增140戶。

交通


2徠011年末,平川鎮城區道路總長度3400米;道路鋪裝面積27200平方米。開通公交汽車線路11條,運營總里程14.1千米,公交運營車輛9輛,年客運量9.5萬人次;計程車5輛,年客運量0.1萬人次。
平川鎮
平川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