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的研究
善的研究
《善的研究》是日本西田幾多郎創作的哲學著作,1911年首次出版。
《善的研究》內容共分四編:一、純粹經驗;二、實在;三、善;四、宗教。“純粹經驗”與“實在”兩編論述了西田哲學的基本觀點,“善”和“宗教”兩編則是這個基本觀點在倫理學和宗教上的應用。
《善的研究》從“純粹經驗”出發,主張真正的實在是一種“主客合一”、“物我相忘”的境界,企圖建立一條既非唯心也非唯物的哲學上的中間道路,實際上則是一種以東方佛教思想為基礎,以西方哲學思想為材料的資產階級唯心主義哲學。
《善的研究》全書共4編。第1編闡明純粹經驗,強調它是未經任何思維加工和還沒有主客之分的直接經驗,是唯一的實在,由它分化出主觀與客觀的對立:由於意識的統一力的作用而進一步達到主客合一的知的直觀。第2編解釋“實在”概念,認為所謂實在,只是我們的意識現象,也就是直接經驗的事實。實在的發展不過是意識自身的分化和統一過程,對實在的認識不過是意識對自身的認識。第3編論述道德上的“善”就是意味著實現主客觀統一,道德的頂點就是宗教。第4編認為神是意識的最高統一,也是宇宙的內在統一力。並認為最深刻的宗教是實現神人合一,即將意識植基於“宇宙精神”。
新版序 | 第二編 實在 | 第三編 善 |
再版序 | 第一章 研究的出發點 | 第一章 行為(上) |
序 | 第二章 意識現象是唯一的實在 | 第二章 行為(下) |
第一編純粹經驗 | 第三章 實在的真景 | 第三章 意志的自由 |
第一章 純粹經驗 | 第四章 真正的實在經常具有同一的形式 | 第四章 價值的研究 |
第二章 思維 | 第五章 真正的實在的根本形式 | 第五章 倫理學的各種學說(其一) |
第三章 意志 | 第六章 唯一實在 | 第六章 倫理學的各種學說(其二) |
第四章 知的直觀 | 第七章 實在的分化發展 | 第七章 倫理學的各種學說(其三) |
第四編 宗教 | 第八章 自然 | 第八章 倫理學的各種學說(其四) |
第一章 宗教的要求 | 第九章 精神 | 第九章 善(活動主義) |
第二章 宗教的本質 | 第十章 作為實在的神 | 第十章 人格的善 |
第三章 神 | 第十一章 善行為的動機(善的形式) | |
第四章 神與世界 | 第十二章 善行為的目的(善的內容) | |
第五章 知與愛 | 第十三章 完整的善行 |
日本自明治後期到大正時期,人們的意識急劇地轉向了個人的內心這一層面。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在這一時期儘管“近代化”在社會制度、科學技術等領域迅速地發展起來,但是與之相適應的個體意識卻並沒有得以確立,而且二者之間的差距還在不斷擴大。這樣一個差距所衍生出來的焦躁情緒,困擾著那一時代的不少人,唯我論恰好站在了這一焦躁情緒的反面。就是這樣,《善的研究》與時代意識密切地結合在了一起,由此被人們加以閱讀、乃至接受下來。中江兆民(1847~1901)去世之前,曾在其所著的《一年有半》一書之中道破:“日本自古至今沒有哲學”。可以說,這一狀況一直持續到明治末年還依舊沒有任何改變。《善的研究》就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之下問世的。
“純粹經驗”概念是西田在《善的研究》中提出的。他認為,所謂純粹經驗,是指一種主客未分的意識的經驗狀態,就是“直接經驗的事實”,這是“純粹經驗”概念最基本的含義。他說,當我們“看見顏色、聽見聲音的剎那,還沒有主觀也沒有客觀,這是經驗的最純的東西”,這樣的經驗就是“純粹經驗”。純粹經驗首先是研究“實在”的出發點,從“純粹經驗”的立場出發,《善的研究》中,西田所謂的“實在”有這樣一些明顯的性質,而它與作為基礎的“純粹經驗”則在某種意義上具有一致性。
西田認為,人們最直接的原始事實是意識現象,而不是物體現象,所謂物體現象,不過是在意識現象中把每個人共通的、有不變關係的東西加以抽象而已,嚴格地說,離開意識現象就不能想象物本身的性質。這樣的認識也使西田哲學被劃歸唯心主義哲學而飽受抨擊的原因。但事實上,西田哲學的旨趣顯然高於這種唯心、唯物的哲學二元對立的較勁。最後,“實在”與“純粹經驗”具有同一性,所謂實在,只是我們的意識現象即直接經驗的事實。若不是這樣,實在便成了思維的要求而來的假設而已。因此,反過來講,西田所說的“純粹經驗”不僅僅是一個哲學概念,更是他心目中的真實存在。
在《善的研究》中,西田認為個別經驗背後存在這樣的普遍意識,而且它通過自我分裂不斷地分化發展,個別純粹經驗就是作為這種活動力自我展開的諸相以及極點的。西田認為,意志是通過對主客合一的狀態的“知的直觀”而確立的,在思維和意志的根底中都有這種直覺(知的直觀)。因此,“自我並不是別的東西,真的自我就是指這個統一的直覺”。按照從第二編、第三編到第一編的寫作順序,西田探討這種“統一力”的路徑是,先從存在論角度逐步將實在的統一力確定為意識根基的意志中的自我,並闡述這一自我的作用,然後在純粹經驗的立場上,在意識中考察這個自我的實現,又將這個實現歸於對純粹經驗的知的直觀。西田試圖通過統一力這一概念在存在論上將實在(純粹經驗)的意識(精神)和物質(自然)兩方面邏輯地統一起來。
《善的研究》出版之後,日本的哲學家們根據自身對它的贊同或者批評、或者否定的各種各樣的態度,從而確定了自己的哲學立場。就此而言,可以說《善的研究》發揮出了一個坐標軸的作用。
日本作家倉田百三《愛與認識的出發》:我無意中開始閱讀該書(即《善的研究》)的序言,不久,我的眼球就被它的文字所吸引住了。“不是有了個人才有經驗,而是有了經驗才有個人,而且經驗比個人的區別更具有了根本性。通過這樣一個思考,從而超脫了唯我論。”這一段文字如此清楚、如此鮮活地寫在了那裡,“超脫了唯我論”一這一行字醒目地映入了我的眼帘,猶如烙印一般深刻,我禁不住懷疑自己的心是否停止了跳動。…我合上書,凝神地坐在桌前,忍不住淚流雙頰。....這一著作使我的內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西田幾多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