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都賦
洛都賦
傅毅之撰《洛都賦》,當在這年免官以前。因據信中所說,是在傅毅任蘭台令史之後。那麼,《洛都賦》,作於傅毅任蘭台令史之前,當在公元76年(建初元年)或77年之前半年。
【名稱】《洛都賦》
【年代】東漢
【作者】傅毅
【體裁】賦
洛都賦,惟漢元之運會,世祖受命而弭亂。體神武之聖姿,握天人之契贊。揮電旗於四野,拂宇宙之殘難。受皇號於高邑,修茲都之城館。尋歷代之規兆,仍險塞之自然。被崑崙之洪流,據伊洛之雙川。挾成皋之岩阻,扶二崤之崇山。砥柱回波綴於後,三塗太室結於前。鎮以嵩高喬嶽,峻極於天。分畫經緯,開正塗軌,序立廟祧,面朝後市。嘆息起氛霧,奮袂生風雨。覽正殿之體制,承日月之皓精。騁流星於突陋,追歸雁於軒?令。帶螭龍之疏鏤,垂菡萏之敷榮。顧濯龍之台觀,望永安之園藪。氵亭清沼以泛舟,浮翠虯與玄武。桑宮繭館,區制有規。后帥九嬪,躬敕工女。近則明堂、辟雍、靈台之列,宗祀揚化,雲物是察。其後則有長岡芒阜,屬以首山,通谷?及岢,石瀨寒泉。於是乘興鳴和,按節發韌,列翠蓋,方龍?。被五路之時副,攬三辰之旗ヵ。傅說作仆,羲和奉時。千乘雷駭,萬騎星鋪。絡繹相屬,揮沫揚鑣。群仙列於中庭,發魚龍之巨偉,羨門拊鼓,操麾。講武農隙,校獵因田。弋高冥之獨鵠,連軒翥之雙(二語從《文選·陸機〈齊謳行〉》注補。)搜幽林以集禽,激通川以御獸。跨乘黃,射游麋。弦不虛控,目不徒?希。解腋分心,應箭殪夷。然後弭節容與,淥水之濱,垂芳餌於清流,出漩瀨之潛鱗。
傅毅《洛都賦》已散佚,《藝文類聚》卷六一錄此一大段,《初學記》卷二四和《康熙字典》“寮”字條各引數句,費振剛等先生編《全漢賦》皆錄入,《北堂書鈔》卷一三七有二句,文字與《藝文類聚》小異,《全漢賦》校記中亦提及。此賦作於何時,於史無考,陸侃如《中古文學系年》亦未系年。 《後漢書·傅毅傳》云:“傅毅字武仲,扶風茂陵人也。少博學。永平中,於平陵習章句,因作《迪志詩》曰……毅以顯宗求賢不篤,士多隱處,故作《七激》以為諷。建初中,肅宗博召文學之士,以毅為蘭台令史,拜郎中,與班固賈逵共典校書。毅追美孝明皇帝功德最盛,乃依《清廟》,作《顯宗頌》十篇奏之。由是文雅顯於朝廷。車騎將軍馬防,外戚尊重,請毅為軍司馬,待以師友之禮。及馬氏敗,免官歸。永元元年,車騎將軍竇憲復請毅為主記室,崔駟為主簿。及憲遷大將軍,復以毅為司馬,班固為護軍。憲府文章之盛,冠於當世。毅早卒。”據《後漢書·馬廖傳》和《馬防傳》,馬防之敗在公元83年(建初八年),那麼,傅毅之免官也應在公元83年。傅毅之撰《洛都賦》,當在這年免官以前。因為免官之後他只有小心謹慎地生活,豈敢多事,以引起朝野的注意。公元89年(永元元年)竇憲以之為記室,也只能于軍中安心供職,不敢預於朝廷之事。同時,《洛都賦》也不作於明帝之時,因為當時他以為明帝“求賢不篤”。《論衡》第二十卷《佚文》云:“永平中,神雀群集,孝明詔上爵頌。百官頌上,文皆比瓦石,惟班固、賈逵、傅毅、楊終、侯諷五頌金石,孝明覽焉。”傅毅之作《洛都賦》,當在公元77年(建初二年)任蘭台令史之前:他正是因為獻納此賦得章帝稱賞,而拜郎中、為蘭台令史的。曹丕《典論·論文》中說班固與其弟班超書中譏嘲傅毅,事在何年,史書也無載,《中古文學系年》繫於公元77年(建初二年)是也;但列於“傅毅為蘭台令史,拜郎中,與班固共典校書,作《顯宗頌》”一條之前,欠妥。因據信中所說,是在傅毅任蘭台令史之後。那麼,《洛都賦》,作於傅毅任蘭台令史之前,當在公元76年(建初元年)或77年之前半年。有可能在班固《耿恭守疏勒城賦》作成之後。據《後漢書》,耿恭於公元75年(永平十八年)三月引兵據車師,公元76年(建初元年)三月至玉門歷艱難困苦死傷餘十三人,鮑昱奏耿恭節過蘇武,因而拜為騎都尉。《中古文學系年》系班固之作《耿恭守疏勒城賦》於公元76年(建初元年)是也。估計當在公元76年之末。因耿恭之事傳至朝廷,再議奏請等,亦需時日。又《後漢書·楊終傳》,楊終於公元76年上疏議改廣陵、楚淮陽、濟南之獄徙罪人於絕域事,章帝下其章,令大臣議之,司空第五倫亦同楊終之議。“太尉牟融、司徒鮑昱、校書郎班固等難倫,以施行既久,孝子無改父之道。先帝所建,不宜回異”。看起來,朝廷當時在一些問題的處理上,也視維護先帝懿旨為一重要原則。這自然也是堅持都於洛陽問題上可以拿出來的一個理由,至少以此為理由主張都於洛陽不至獲罪。所以,傅毅的《洛都賦》作於班固的《耿恭守疏勒城賦》之後,大體當在公元77年(建元二年)前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