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獾
美洲獾
美洲獾(學名:Taxidea taxus):體長52-87厘米,尾長10-16厘米,體重4-12千克,雄性遠大於雌性。體色灰或紅,喉部白色,臉部有黑色塊。腿短,前爪長而鋒利,后爪較短。
主要以嚙齒動物和其他小型哺乳動物為食,也吃鳥類、蛇類和昆蟲,善於挖洞。晚上較活躍,但白天有時也會出來活動。不冬眠,但冬天活動較少,一般只在相對溫暖的天氣里出外活動。一般獨居,夏季交配季節成對活動,深冬於地穴中產仔,每胎1-5仔。由於農地的開發,數量呈下降趨勢。分佈於北美洲。
美洲獾(圖冊1)
美洲獾具有楔形的頭部、扁平的軀體、粗短的頸脖、結實的肩膀、強壯的前腿以及蹼狀的趾和彎曲的前爪,這些特徵十分適合於挖土生活。尤其是它的兩個巨大的前腳爪,宛如兩把鋒利的鏟子,能夠得心應手地挖掘出泥土,簡直可以與隧道掘進機媲美。此外,美洲獾像鳥類一樣,具有透明的內眼瞼(瞬膜),因而,即使在挖掘鬆散的砂礫時,也能發現各種獵物。同時,在它的前腳爪下側還有數個感覺器,以便在鑽洞穴時感知障礙物,從而避免碰撞。
棲於開闊草原、耕地和稀樹草原,主要棲息於草原環境中,極少進入林區,有時進入農田地區活動,領地面積約1.6-5平方公里。
美洲獾(圖冊2)
美洲獾能挖掘鼠洞而捕食,占其飲食較大比例的是田鼠、松鼠、土撥鼠等鼠類,美洲獾經常循著這類嚙齒動物打的洞堅定不移的挖下去直到捉住獵物。在挖掘洞穴時,頭部朝下,兩條後腿相抱,鏟子狀的前腳爪劇烈地挖掘泥土,以致灰塵紛紛揚起。其傑出的挖土本領,對它的生存十分有利。因為美洲獾一生中多半時間呆在自己挖掘的洞穴里,這期間進行婚配和休息。如果遇上惡劣天氣,它們就從獸穴內部堵塞地下隧道,以免遭到大風雪的襲擊,它們足不出戶,舒適地睡上幾天。即使出洞,一旦碰上敵害來犯,可立即進洞避難。在整個冬天食物缺乏的情況下,它們必須另掘鼠類的巢穴,獲取食物維持生計,這時,就全靠不凡的挖掘本領了。
雖然美洲獾體型不大但卻非常兇猛,發起怒來可以幹掉比它大兩三倍的獵狗或郊狼,動武的時候能膨脹體毛來盡量保護身軀不受傷害,當遇到熊或美洲獅等強大的對手時美洲獾可以憑藉強健的四肢和鋒利的爪子挖洞逃生,被逼無奈的情況下它還會像臭鼬那樣噴出氣味刺鼻的尿液。獨居僅在交配季節組成配偶。
美洲獾屬於雜食性動物,但更傾向於肉食性,食譜豐富。通常,美洲獾在夜間外出覓食,主要捕食鼠類和昆蟲,是一種有益動物。動物學家在晚上觀察時,常常見到它們一邊步履緩慢地尋找鼠類等動物的巢穴,一邊又小心翼翼地鼻嗅耳聞著周圍的動靜。如果發現蜜蜂、黃蜂和螞蟻的幼蟲,就立即搗毀它們的巢,伸出舌頭舔食。美洲獾的嗅覺特別靈敏,能夠在地面上嗅出地下洞穴中是否有老鼠,然後循著它們的氣味掘土追獵。
美洲獾不適宜水棲生活,它們僅在淺水處的小溪邊捕捉小龍蝦、鯉魚、牛蛙和龜等。一旦遇到各種築巢鳥、鳥蛋和雛鳥,它們就會囫圇吞棗地飽餐一頓。如果碰上蜥蜴或蛇,它們就先除去獵物的有毒頭部之後,方才細細品嘗。美洲獾所掠食的哺乳動物種類很多,包括野兔、犰狳、豪豬、浣熊、狐、幼鹿、幼黑熊等等。雖然美洲獾喜歡品味各種新鮮動物,但有時也會如鷹、鷲一樣,以腐肉為食。
分佈於加拿大、美國、墨西哥的大部分地區,是北美洲較為常見的動物之一。
美洲獾分布圖
美洲獾的外貌雖然與歐洲的獾十分相似,但是在性情上與歐洲的獾截然不同,幾乎沒有社交生活,雌雄成年獾都願意離群寡居。通常,每隻成年美洲獾各自佔據著面積達8000平方米以上的領地,偶爾也有互相重疊的地盤。除了仲夏時期雄獾外出尋找配偶以外,平時彼此之間難得照面。一旦不期而遇,常會招致一種敵對場面。
美洲獾的交配過程極其簡單,雌雄配偶匆匆完事之後就分道揚鑣了。儘管交配是在夏季進行,但是母獾子宮中的受精卵直到來年冬季胚胎方才開始發育。這種現象,動物學上叫做“延期種植”。
美洲獾於每年8-9月交配繁殖,一雄配多雌,雌性直到12月至翌年2月才受孕,妊娠期約6周,4-5月分娩,每胎1-5仔,哺乳期2-3個月,經過數星期的哺乳期以後,幼獾開始食用那些由母獾帶回獸穴的固體食物。到了春末,它們便由母獾陪著外出尋覓獵物,一到6月中旬,小獾們就自願或者被迫離開母親去尋找屬於自己的領地。
雌性6個月大時即達到性成熟,雄性1歲半,野生環境下能活12-14年,最高壽命26年。
美洲獾(5亞種) | |||
---|---|---|---|
中文名稱 | 學 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
1 | 美洲獾墨西哥亞種 | Taxidea taxus berlandieri | Baird, 1858 |
2 | 美洲獾五大湖亞種 | Taxidea taxus jacksoni | Schantz, 1946 |
3 | 美洲獾不列顛哥倫比亞省亞種 | Taxidea taxus jeffersonii | Harlan, 1825 |
4 | 美洲獾馬里蘭州亞種 | Taxidea taxus marylandica | Gidley & Gaxin, 1933 |
5 | 美洲獾指名亞種 | Taxidea taxus taxus | Schreber, 1778 |
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美洲獾是一種讓人們喜憂摻半的動物,一方面它對草原鼠害的控制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它打洞作窩覓食的生活習性把草場和農田弄得坑坑窪窪危機四伏,許多牛羊不小心誤墜陷阱而折斷四肢,所以農場主不喜歡它們,經常下毒或抄槍。另外雖然它們粗糙的毛皮質量不怎麼樣,但至少可以用來做刷子,因此每年總有一些倒霉蛋死於狩獵活動。然而儘管數量有所下降,美洲獾還是憑藉超強的適應能力和較高的繁殖率使自身種群的分佈範圍日益擴大,沒有滅絕的危險。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