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上街的結果 展開

上街

隸屬河南省鄭州市

上街區,隸屬河南省鄭州市,地處河南省北部、華北平原、黃河沖積平原扇軸部,為豫東平原和豫西丘陵的相交地帶,地理坐標為東經113°4'—113°19',北緯34°43'—34°48’。上街區東、東南、東北與滎陽市城關鄉相鄰,南與滎陽市劉河鎮接壤,西南與鞏義市米河鎮毗鄰,西與滎陽市高山鎮緊挨,西北與滎陽市汜水鎮相連,北與滎陽市王村鎮緊鄰,全區行政區域面積64.7平方千米。上街區屬黃土丘陵地,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上古為高辛氏祝融和有熊氏黃帝管轄之地。堯、舜、夏朝屬豫州。民國初屬豫東道汜水縣。1954年,成皋縣、滎陽縣合併后,屬滎陽縣第五區。2004年7月,峽窩鎮正式劃歸上街區。截至2019年末,上街區總戶數54750戶,總人口162481人,城鎮人口149742人,城鎮化率92.16%。出生人口1575人,死亡人口755人,出生率10.28‰,死亡率4.93‰,人口自然增長率5.35‰。截至2020年6月,上街區轄5個街道、1個鎮,區人民政府駐中心路132號。

201徠9年,上街區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58.5億元、增長5.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4.8億元、增長3.4%,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1%、位列全市第三,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6%、位列全市第二,三次產業佔比為0.02:46.78:53.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9%。

歷史沿革


上街區古為高辛氏祝融和有熊氏黃帝管轄之地。堯、舜、夏朝屬豫州。
商代為囂地。
西周屬東虢。
春秋屬鄭國。
戰國屬韓之成皋。
秦設郡縣,屬三川郡成皋縣。
漢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改三川郡為河南郡,仍屬成皋縣。
三國時期,屬魏司州部河南郡成皋縣。
北魏,屬北豫州部滎陽郡。
東魏,屬北豫州部廣武郡。
北齊,屬成皋郡。
北周,屬北豫州部滎州、鄭州。
隋,屬滎陽郡汜水縣。隋大業三年(607年),屬孟州汜水縣。
唐、五代、宋仍之。
金,屬南京路鄭州汜水縣。
元,屬河南江北中書省汴梁路鄭州汜水縣。
明、清,屬河南布政使司開封府鄭州汜水縣。
中華民國初,屬豫東道汜水縣。
民國16年(1927年),廢豫東道設行政督察專員區,直至解放前歸汜水縣管轄。
1948年秋至1954年秋,屬成皋縣(汜水、廣武合併為成皋縣)。
1954年,成皋縣、滎陽縣合併后,屬滎陽縣第五區。
1956年,在上街村東南設上街火車站。
1957年11月,周恩來總理依據河南鋁礦資源豐富和優越的地理位置,親自批准中國最大的鋁工業基地——河南鋁業公司建址在上街區火車站南邊,遂沿上街火車站名,建上街區。
1958年8月5日,經河南省人民委員會豫民字(140)號文件批准,成立鄭州市上街區。
1959年至1962年初,歷經4次區劃調整,1962年初上街區域面積最大,達127.84平方公里。
1964年6月,根據國務院縮小城市郊區指示精神,上街區僅保留夏侯、聶寨、廿里鋪、任庄、東柏社、肖窪、朱寨7個行政村,成立上街區農業公社。
1984年,上街區農業公社改稱聶寨鄉。
2001年,撤鄉建辦,聶寨鄉所屬各行政村分別划入濟源路、中心路、新安路、工業路4個街道。
2004年7月,滎陽市峽窩鎮重新划入上街區,至此,上街區轄5個街道,1個鎮,轄區總面積64.7平方公里。

地理環境


位置

上街區地處河南省北部、華北平原、黃河沖積平原扇軸部,為華北平原和豫西丘陵的相交地帶。東經113°14''45″至113°19''05″,北緯34°35''至34°40''之間。上街區位於鄭州市轄區西部38公里處,周圍與滎陽市接壤:東鄰滎陽市城關鄉,西、南分別與高陽鎮、劉河鎮毗鄰,北部與王村鎮相連。

地形

上街區地質為第四紀沖積堆積次生黃土層,厚度最深可達200米左右。全區大多為Ⅰ-Ⅱ級下沉性大孔土僅北部靠近隴海鐵路線為非下沉性土,浸水后具有沉陷性。地基允許耐壓力1.5-2.5千克/平方厘米,地下水的穩定水位深度在13.9-29.5米處,地下水大致向北或西北流動。
上街區風景
上街區風景
上街區轄區屬黃土丘陵地,處於華北平原、黃河沖積平原扇軸部,為豫東平原和豫西丘陵的交接地帶。西、南部承接丘陵山地,地勢起伏不平,大部分位於古黃河一、二、三級階地上,按地貌形態及成因類型,自南而北可劃分為風成黃土崗地,沖洪積傾斜平原和沖積平原三種地貌類型。區內所覆蓋的第四系鬆散堆積物,其淺層黃土崗地區為上更新世風積物;傾斜平原區為上更新世沖洪積物;沖積平原區為全新世沖積物及上更新世沖洪積物。區內發育有較多的沖溝。地面被沖溝割裂成塊,沖溝多為近南北向和東西向,沖溝寬深均在30-70米局部有70-80米深,100-150米寬,長度一般為500-2000米,個別沖溝長達5000米以上。東、北部地勢開闊,較為平坦。全區整體呈西南高、東北低的自然傾斜之勢,坡度平均0°48′8″,海拔高度在110-160米之間。地面最高點189米,最低點130米以下,高差大於50米,平均縱坡降8-15‰。區域內由於長期的山洪及雨水沖刷,致使沖溝縱橫,地面大部分被切割成條塊段。

氣候

上街區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並各具特色。春季風多乾燥;夏季炎熱多雨,水熱同期;秋季天高氣爽,光照充足,間有連陰雨天氣出現;冬季寒冷乾燥,風多雪少。2017年氣候變化特點:氣溫偏高,降水偏少,日照時數偏少。2017年平均氣溫16.7℃,較歷年同期偏高1.9℃。年內各季分佈:冬季平均氣溫4.7℃,較歷年同期相比偏高2.5℃;春季平均氣溫18.1℃,較歷年同期相比偏高2.8℃;夏季平均氣溫28.0℃,較歷年同期相比偏高1.8℃;秋季平均氣溫16.4℃,較歷年同期相比偏高1.2℃。2017年12月平均氣溫4.5℃,較歷年同期相比偏高1.9℃。年極端最高氣溫39℃,在2017年5月28日;年極端最低氣溫-4.9℃,在2017年1月20日。
2017年,上街區總降水量477.6毫米,較歷年同期偏少131.2毫米,距平百分率為-22%。年內各季分佈:冬季總降水量54.1毫米,較歷年同期相比偏多22.1毫米,距平百分率為69%;春季總降水量115.4毫米,較歷年同期相比偏少0.8毫米,距平百分率為-0.6%;夏季總降水量215.3毫米,較歷年同期相比偏少116.8毫米,距平百分率為-35%;秋季總降水量116.5毫米,較歷年同期相比偏少12毫米,距平百分率為-9.3%。2017年12月降水量0.8毫米,較歷年同期平均值偏少8.3毫米,距平百分率為-91%。年內單日最大降水量為49.4毫米,時間在5月23日。年最長連續降水日數5天,時間為:9月30日-10月4日,累計降水量為51.4毫米。年最長連續無降水日數33天,時間在2017年11月11日—12月13日。
2017年,上街區總日照時數1792.7小時,較歷年同期偏少183.2小時。年內各季分佈:冬季總日照時數305.2小時,較歷年同期偏少77.2小時;春季總日照時數570.7小時,較歷年同期偏少18小時;夏季總日照時數530.1小時,較歷年同期偏少16小時;秋季總日照時數350.2小時,較歷年同期偏少108.5小時。2017年12月日照時數135.5小時,較歷年同期平均值偏多4.7小時。
四季特徵
四季特徵:春季冷暖無常,多風少雨,氣溫14.8℃;夏季炎熱多雨,水熱同期,氣溫26.7℃;秋季涼爽,日照充足,氣溫14.5℃;冬季風多雪少,寒冷乾燥,氣溫1.2℃。
溫度
溫徠度:上街區年平均日照時數2337.9小時。年平均氣溫13.5℃-15.3℃之間,年際最大變幅為2℃。歷年極端最高氣溫42.9℃,極端最低氣溫為-16.5℃,一年中月均溫度以七月份為最高27.5℃,以一月份為最低-0.2℃,氣溫年較差為27.7℃。初霜與終霜期間平均日數為52天,全年無霜期平均是225天。
降水
降水:上街區屬大陸性氣候,由於受季風的影響,年降水量一般在500—800毫米,多集中在7、8、9月份,佔全年降水量的55.8%。歷年平均降水量為622.2毫米。1958年降水量最大,達1048.5毫米,1981年降水量最小,只有318.4毫米。降水量年際變化大,分佈不均勻,四季降水量相差很大。冬季(12-2月)降水28.09毫米,占年降水量的4.5%;春季(3-5月)降水116.4毫米,占年降水量的18.7%;夏季(6—8月)降水333.45毫米,占年降水量的53.6%;秋季(9—11月)降水144.52毫米,占年降水量的29.2%。
自然災害
自然災害:除正常的氣候因子外,上街區災害性天氣發生頻繁,嚴重的影響了土地利用和生產潛力的發揮。這些災害性天氣概括為旱災、暴雨、冰雹、乾熱風等。上街區一年四季都有旱情,只是輕重程度各不相同。全區春旱與初夏旱出現頻率均在33%以上,伏旱與秋旱出現頻率均在25%以下,有“十年九旱”之稱。全區暴雨一般出現於8-9月,其主要特點是強度大,降雨歷時短,雨量集中。冰雹在轄區歷史上曾多次發生,造成危害較大的是1979年4月12日,時值果樹開花授粉期,致使部分果樹絕收。據1957—1996年40年資料統計,發生乾熱風多達30次。發生在5月下旬或6月初,對小麥生產造成嚴重危害,2-3年一遇。乾熱風連續發生時間達6-7,最多的年份是1971年長達14天。

土壤

上街區土壤為一個土類即褐土類,包括三個亞類——褐土、潮褐土和褐土性土;三個土屬是立黃土、潮黃土和白土,共有5個土種,分別為立黃土、白立土、潮白土、砂姜底潮白土、白土,面積分別為4930畝、10148畝、4559畝、2129畝、2308畝,分別占轄區土壤總面積的20.5%、42.2%、18.9%、8.8%和9.6%。

自然資源


水資源

上街區風景
上街區風景
上街區沒有常年地表湖泊,地下水以及南水北調丹江水、黃河古柏嘴引水、新中煤礦引水等外調水為主要可利用水資源。由於全區分佈有較厚的第四系鬆散層,故蘊藏有較豐富的地下水,富水性自南而北增強。地下水分佈以隴海鐵路為界。鐵路以北為淺層水,靜水位5—10米,井深40—65米,單井出水量10—30立方米/小時,是農業灌慨主要水資源;鐵路以南為深層水,靜水位35—55米,井深100—160米,主要含水段在60米以內,單井出水量除黃土崗地區小於30立方米/小時,其他地區多在30—70立方米/小時之間,富水程度為每小時20—50噸。全區淺層水主要受降水補給,其次為北部地表水補給,中深層水則為南部側向徑流補給和淺層越流補給。地下水自西南、南向東北、北徑流。城區內地下水總儲量2564.97萬立方米,補給量中深層617.26萬立方米/年,淺層66.67萬立方米/年。允許開採量中深層617.26萬立方米/年,淺層102.67萬立方米/年。統計實際開採量中深層800.4萬立方米/年,淺層216.99萬立方米/年。每年動用儲存量中深層183.4萬立方米,淺層114.32萬立方米。峽窩鎮地下水儲量約1500萬立方米。

生物資源

上街區各類野生植物和栽培植物種類繁多。絕大多數具有耐旱、耐瘠、適應性強等特點。糧油作物有小麥、玉米、穀子、黃豆、紅薯、芝麻、花生。瓜果類有柿、石榴、蘋果、桃、杏、梨、花椒。花木類植物有:月季、菊花、紅掌、鳳梨、合歡、法國梧桐、垂柳、女貞、黃楊、中國槐等。蔬菜類有白菜、蘿蔔、茄子、番茄、菠菜、辣椒、南瓜、黃瓜等。食用菌有香菇、蘑菇(平菇)等。中草藥有枸杞、蒲公英、金銀花、柏仁等。
上街區動物品種繁多。家畜、家禽、昆蟲、爬蟲、兩棲、野獸、鳥類以及各種水生動物均有生存。家畜有豬、羊、狗、貓、兔等。家禽有雞、鴨、鵝。野獸有野兔、松鼠、黃鼠狼、刺蝟、蝙蝠等。鳥類有喜鵲、烏鴉、麻雀、貓頭鷹、山雞等。兩棲動物有青蛙、蟾蜍等。爬蟲類有蛇、蜈蚣、蚰蜒、千千爪(節節蟲)、壁虎、蚯蚓等。昆蟲類有蝗蟲、蚱蜢、蟈蟈(蚰子)、蟋蟀、螳螂、地老虎、蜻蜓、螞蟻、蜘蛛。水生動物有鯉魚、鯽魚、草魚等。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58年8月5日,經河南省人民委員會豫民字(140)號文件批准,從滎陽縣劃出滎陽周村鄉的郎中溝、任庄、左照溝、西郊段、聶寨、東馬固和史村鄉的夏侯、白馬寺、左照、及白楊鄉的二十里鋪、大園等11個自然村成立鄭州市上街區。同年8月20日,上街區所轄的11個自然村的10個農業合作社合併。同年12月,滎陽的西馬固村劃歸上街區,上街人民公社轄12個自然村。
1959年1月,滎陽縣的上街、東柏社、西柏社、武庄、肖窪、朱寨、沙固、南峽窩、北峽窩、西澗溝、石嘴、胡寨、四所樓、方頂、馮溝、觀溝、何寨、魏崗、大坡頂、東郊段、南郊段等自然村劃歸上街區,和上街人民公社合併更名為馬固人民公社。鞏縣的新中、小關、米河等公社的320個自然村劃歸上街區。
1961年6月,經鄭州市人民委員會批准,將馬固人民公社分為馬固、峽窩兩個人民公社,將新中人民公社分為新中、小關、米河、茶店、小里河5個人民公社。當時區轄7個人民公社。
1962年1月,將滎陽縣劉河公社的東溝、河東、柴寨溝、官頂、馮庄、崗寨、徐溝、庵上、后窯、孟溝、申庄、桑樹坡、泉溝、任灣、張青崗、東反坡、西反坡、龍潭、煤窯溝、李庄、徐庄、毛溝、南毛溝、申家嶺、黃永嶺等26個自然村劃歸上街區;同年2月,接收鞏縣大峪溝公社的雪庄、黑龍潭和磨嶺大隊的閻庄生產隊。至此,區轄9個人民公社。
1963年6月,將馬固公社併入峽窩公社,撤銷馬固公社建制。將茶店公社併入新中公社,當年區轄7個人民公社、2個街道。
1964年6月,根據國務院關於縮小城市郊區的指示精神,經河南省人民委員會批准,將大峪溝、小關、新中、米河、小里河5個公社59個大隊、571個生產隊、680個自然村劃歸鞏縣管轄;將肖寨公社全部及峽窩公社大部共23個大隊、95個自然村劃歸滎陽縣管轄。區轄1個公社、2個街道辦事處,保留7個大隊、12個自然村。
1971年2月,中心路街道辦事處分為濟源路街道辦事處和反修路街道(1980年9月更名新安西路街道辦事處)。
1996年底,區轄3個街道辦事處和1個鄉:濟源路街道辦事處、新安西路街道辦事處、礦山街道辦事處及聶寨鄉。

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上街區轄5個街道、1個鎮,區人民政府駐中心路132號。
上街區區劃詳情
濟源路街道新安路街道中心路街道
工業路街道礦山街道峽窩鎮

人口民族


截至2019年末,上街區總戶數54750戶,總人口162481人,城鎮人口149742人,城鎮化率92.16%。出生人口1575人,死亡人口755人,出生率10.28‰,死亡率4.93‰,人口自然增長率5.35‰。
截止2020年,上街區常住人口197399人。

政治


上街區主要領導
區委副書記,區政府區長、黨組書記李兵
常務副區長虎榮鑫
副區長張向奧、房玉雯、張超
領導信息統計截至2021年4月,表格參考資料:

經濟


綜述

2019年,上街區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58.5億元、增長5.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4.8億元、增長3.4%,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1%、位列全市第三,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6%、位列全市第二,三次產業佔比為0.02:46.78:53.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9%。

第一產業

2017年,上街區實現農林牧業總產值6750萬元,同比下降0.4%。其中,農業產值4031萬元,同比增長2.6%;牧業產值2464萬元,同比下降12.4%;林業產值255萬元。
2019年,上街區第一產業338萬元。

第二產業

2019年,上街區新增規上企業15家,引進先進位造業項目11個。引進建築業企業9家。新增外貿登記備案企業62家、增長26.5%,外貿進出口額增長32.1%。
2019年,上街區第二產業741622萬元,其中工業產值578450萬元。

第三產業

2019年,上街區新增戰略性新興產業名錄企業24家,增長300%。
2019年,上街區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63.6%,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33.2%,第三產業佔比首次突破50%。新增保險企業5家,已入駐24家、全年貢獻稅收2.61億元;引進網際網路企業7家,填補了B2B電商平台空白。
2019年,上街區簽約億元以上項目23個,總金額225.7億元,完成目標任務的136%,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2個,5億元以上項目8個,引進域外境內資金105億元。
2019年,上街區第三產業843289萬元。

文化


地名由來

因汜水縣城地處溝窪低下,明武宗時縣治三次被水淹沒,故曾三遷於地勢較高的盧醫廟街市上,這樣人們往返上下,時間長了,約定俗成,便習慣地稱盧醫廟熱鬧的街市為上街,即上街村。1956年在上街村東南設上街火車站。1957年11月,周恩來總理依據河南鋁礦資源豐富和優越的地理位置,親自批准中國最大的鋁工業基地——河南鋁業公司建址在上街區火車站南邊,遂沿上街火車站名,建上街區。

文物古迹

2017年,上街區經省、市、區公布各級文物保護單位13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西柏社遺址。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1處:沙固遺址、南峽窩遺址、寨溝遺址、觀溝遺址、魏崗遺址、石咀遺址、沙固曹彬墓、北峽窩四所樓村王博文墓、觀溝重陽觀、馬固王氏宗祠、上街村盧醫廟。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上街村漢壽亭侯畫像碑。

交通


上街區地圖
上街區地圖
上街區有隴海鐵路、鄭西高鐵、國道310線東西貫穿全區;南水北調線路、連霍高速公路、西氣東輸線路擦區而過。

社會


文化事業

2019年,上街區提升57個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舉辦文藝活動620場,建成投用融媒體中心、3座城市智慧書房,發掘文物遺存358座,發現鄭州規模最大的西周時期貴族墓葬群。

教育事業

2019年,上街區引進中原工學院民航校區,區幼兒園綜合樓、錦江路幼兒園、實驗高中教學樓建成,新增學位1350個,本科上線率86%,清理無證幼兒園12所,在全市率先落實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政策,以同工同酬方式招聘教師90名。

科技事業

2019年,上街區財政科技支出3796萬元,新增國家級、市級科技型中小企業28家、37家,增長75%、117%,認定高新技術企業25家、增長257%,創歷年之最。知識產權貫標認證企業15家、實現“零突破”。8家企業被認定為市級以上研發中心。中關村e谷被評為省級眾創空間、年度考核全市第一,已入駐企業94家。專利授權量559件、增長131%。引進各類技能人才450人。

醫療衛生

2019年,上街區撥付基本公共衛生和公立醫院改革資金1337萬元,104個病種費用平均降低12%,提升16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十五人民醫院門診醫技樓封頂,中醫院升級為二級中醫院。

社會保障

2019年,上街區民生支出17.4億元,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3.5%。落實扶貧資金151萬元。新增城鎮就業2605人,落實就業補助資金160萬元,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710萬元。
2019年,上街區撥付低保、救助、殘疾人補貼、高齡津貼等資金2518萬元。建成7個社區養老服務場所。發放義務兵優待金、撫恤補助金765萬元。安置房網簽1577套,“四證”辦理率85%。
2019年,上街區鋪設各類管網21千米,新增燃氣用戶1萬戶;40個老舊小區改造基本完工;262條路段納入路長制考核;主次幹道機械化清掃率100%。全年民生支出17.4億元;落實扶貧資金151萬元;新增城鎮就業2605人;清理無證幼兒園12所;104個病種費用平均降低12%;建成7個社區養老服務場所。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8300萬元,發放穩崗補貼885萬元。

環境保護

2019年,上街區有84家企業通過綠色績效認證,規上企業煤炭消費總量削減20.5萬噸;實施生態項目22個;建成6個公園遊園;新增綠地70萬平方米。PM10、PM2.5分別下降11.67%、11.11%,優良天數增加26天。
2019年,上街區實施生態項目22個,完成投資14.4億元。完成連霍高速上街站、崑崙路南段等綠化提升。建成6個公園遊園。新增綠地70萬平方米,完成營造林810畝。

旅遊


● 桃花峪生態滑雪場
桃花峪生態滑雪場位於黃河中下游的分界處滎陽桃花峪風景區,毗鄰黃河遊覽區、楚河漢界遺址和三皇遺址,面朝黃河,距離鄭州市區20餘千米。
● 馬固王氏宗祠
馬固王氏宗祠建於明神宗萬曆年間(1575年),創建人王汛。佔地二十七畝。現存房子十八間,整體為明代建築格局。正宮兩進,東西廂房,門樓、影壁俱全。碑刻二十餘通,含有宋代蘇頌所撰的王田墓鋕,“狼吞日”的雕塑影壁。
● 李后陵
1984年發掘,位於永熙陵北,斜坡墓道,墓門為券門,青石門楣和門扉線刻飛天、武士等圖像。墓室為接近圓形的多邊形磚砌單室,穹窿頂,墓壁周圍砌有磚雕的角柱、昂、耍頭、枋、椽、望板、檐瓦等,耍頭鋒面還刻有人首、人身、兩手合掌、鳥腹、鳥爪、背上有翅的迦陵頻伽圖像;有墨線勾勒的盆花圖案,周壁還繪有樓台殿閣和雲朵彩畫,已剝蝕不清;墓頂塗青灰色蒼穹,用白粉繪出星辰及銀河。墓前發現2道磚基,出土許多磚、瓦等建築構件。
● 曹彬墓
墓為大冢,高10米,方圓佔地7畝。前臨汜河,后倚曹坡。墓前立有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汜水縣令曹德錫撰文墓碑一通,碑文載:“草公墓在沙窩曹家坡,千載久土,人不知為冢,傳為鳳凰台,……隆慶年間,台下有狐狸穴,捕縱者窮其穴底得志石一方,讀之為曹公之長夜室。……於宋咸平二年卒於京師,其子璨、瑋迎葬於汜水,故其土地名曰:‘曹家坡’。”一址在鞏義市東5千米北山口鎮北官莊村東南嶺上,與趙普墓相併,長城地毯廠院內,其墓冢周圍現用磚砌成城堡式,頂部建涼亭。
● 環翠峪風景區
環翠峪風景區位於上街區西南廟子鄉,面積30平方千米,1988年,被評為國家AA級旅遊區、河南省重點風景名勝區,是一個以自然風光為主體,以古城堡為特色的山嶽型景區。環翠峪地勢為月牙形封閉峽谷。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先生親筆所題“環翠山莊”石碑立於峽谷之中。它有史跡名勝、自然景觀130多處,以魏長城、古城堡群、卧龍雲花石、落鶴澗大峽谷最為有名。
● 重陽觀
重陽觀位於鄭州市上街區峽窩鎮觀溝村。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遷修於此。重陽觀規模較大,主體建築有山門、三清殿、老君洞、祖師殿以及戲樓、道院等。現僅遺留三清殿、道士房東西屋、廣聖殿等四座建築及數孔窯洞。另有明代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立“遷修重陽觀記”碑一通。

獲得榮譽


上街區被評為2013—2016年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
2017年,上街區被授予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
2017年,上街區被授予全省綜治和平安建設“優秀等次”。
2017年,上街區被授予2016年度鄭州市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工作先進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