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冢
國家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從正寧縣城山河鎮坐汽車至五頃原回族鄉,在五頃原與二頃原結合的斜坡彎道的峴子處,有一東北指西南方向的高大古冢。古冢三面臨谷,一峰聳起,高10~60米,冢西半部現修水平梯田18階,每階1~3米,階面寬1~2米,上植核桃樹近千棵。冢頂部原呈長方覆斗形,現為橢圓形,南北長約70米,東西寬約30米,面積1500~1800平方米。從土層成形看,動土層至少在40米以上,從冢三面臨谷、水土流失情形看,原冢肯定更高大宏偉。
當地老年人說是上輩傳下來的“仙人墳”,再沒有這麼老、這麼大、這麼高的墳了。原先故墳上長滿又高又密的松樹,都說有神靈,沒人敢動。經考證,松樹是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砍掉的,梯田、核桃樹是1958年後五頃原林場修築、種植的。這就是聞名遐邇的黃帝陵,史稱“黃帝冢”。
為什麼叫“黃帝冢”,不叫“黃帝陵”呢?“冢”是隆起的墳墓。鄭玄注《周禮·春官·序官》“冢人”為:“冢,封土為丘壠,象冢而為之。”《水經注》說:“秦名天子冢曰山,漢曰陵。”秦以前的黃帝墓地都叫冢。現存正寧縣博物館的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所立的《大宋寧州承天觀之碑》載:“茲縣(隋羅川縣,今正寧縣)據羅川之上游,實彭原(即寧州)之屬邑,氣象蔥蔚,原隰隱轔,人敦忠義之風,俗勤稼穡之事。軒丘在望,乃有熊得道之鄉;豳土划疆,本公劉積德之地。”“軒轅師廣成於前,夏禹尊子高於後。”這裡所說的“軒丘”即羅水上游之橋山,因古有蟲喬(橋)氏而得名。橋山,即子午山,現名子午嶺,黃帝冢即在子午嶺中。《史記·五帝本紀第一》載:“黃帝崩,葬橋山。”《史記·孝武本紀》說,“上曰:吾聞黃帝不死,何也?或對曰:黃帝已仙上天,群臣葬其衣冠。”《列仙傳》云:“軒轅自擇亡日與群臣辭,還葬橋山。山崩,棺空唯有劍舄在棺焉。”“舄”,本義為以木置履下,干臘不畏泥濕,引申為鞋的通稱。黃帝姓姬,號軒轅氏、有熊氏,為少典之子。相傳炎帝襲擾各部落,他得到眾部落的擁戴,在阪泉(今河北涿鹿東南)打敗炎帝。后蚩尤作亂,他又率領各部落在涿鹿(今屬河北)擊殺蚩尤。傳說他有很多發明創造,如養蠶、舟車、文字、音律、醫學、算數等。現存《內經》一書,即系託名黃帝與岐伯、雷公等討論醫學的著作,故又稱《黃帝內經》。孫中山先生曾賦詩讚曰:“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創造指南針,平定蚩尤亂。世界文明,唯有我先。”相傳黃帝死後“乘龍上天”,飛向另一個世界去了。因此明代以來的景清、李夢陽、強晟等曾題詩說,“橋山唯有靈湫在,萬代穹碑煥典章”,“軒轅何事厭塵寰,自昔乘龍去未還”,“爭知仙駕游何處,猶說衣冠葬此山”。如今,慶陽市、正寧縣的旅遊部門已將黃帝冢列為旅遊開發項目之一。作為瞻仰、旅遊的聖地,正寧黃帝冢將會修葺一新,以其璀璨千古的勝跡展現在世人面前。
黃帝冢
《史記正義》引《括地誌》云:“黃帝陵在寧州羅川縣東八十裡子午山。”子午山亦稱子午嶺,即《史記》所說“黃帝崩,葬橋山”的橋山。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慶陽知府趙本植編纂的《慶陽府志》載:“黃帝陵在羅川縣城東子午山旁。”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正寧知縣折遇蘭編纂的《正寧縣誌》記述得更清楚:“黃帝陵在縣(真寧縣,縣治在羅川;今為正寧縣)東南湫頭鎮東北西頭村之橋山,當谷一峰聳起,草木蔥蔚,上有荒冢,旁立一碑,鐫字:‘黃帝葬衣冠處。’”此黃帝冢,正是漢武帝北巡朔方,勒兵10餘萬,還祭黃帝冢於橋山的地方。
黃帝冢所在地的五頃原和兩頃原實系“五姓原”和“二姓原”的轉音。五頃原原來只有5戶人家,且是5個姓氏,兩頃原也只有2戶人,也是二姓。二姓或五姓,是陵戶人數,可能是黃帝陵的守陵人。歷代對守陵戶都有定製。《萬姓統譜》稱:“黃帝葬橋山,子孫守冢,因為氏。”這裡的居民可能就是世代默默無聞的黃帝冢的守護人。
史書上除了黃帝陵很多地方的確切記述之外,也有一些正史中充滿了黃帝陵墓虛無論的基調。研究者認為,這種觀點實際就是黃帝神化論的延伸,他們認為黃帝是神,死時乘龍升天,所以就沒有留下真實陵墓。
司馬遷的《史記》和《列仙傳》就有多處這樣的記載。據《史記·孝武本紀》記載:“其來年冬,上議曰:古者先振兵澤旅,然後封禪,乃遂北巡朔方,勒兵十餘萬。還祭黃帝冢橋山,澤兵須如。上曰:吾聞黃帝不死,今有冢,何也?或對曰:黃帝已仙上天,群臣葬其衣冠。”《列仙傳》也有相同的記載。不過因為這種記載的荒誕性,後人對此基本不予認定。
由於黃帝神化論的蔓延,出現黃帝“衣冠”論,又由“衣冠冢”論造成了多墓論,這也是近年來學術界在此問題上頗多爭議的一個因素。國內有部分研究者認為,既然橋山的黃帝陵是“衣冠冢”,不是真墓,因為一時間無法確定真正的墓地在哪裡,所以全國很多地方都爭相修建“黃帝陵”,可以這樣說,凡是在歷史或傳說中與黃帝有關的地方,一時間幾乎都跟風而上大興修建之風。據有關研究者考證,眼下全國有十多個黃帝陵,並且都有自己所謂的地方歷史記載。
近年來有研究者認為,造成後世關於黃帝陵錯位的根源在於明代。當時開國皇帝朱元璋在“朕興百神之祀”的旨意下,派大臣查訪先代陵寢,在中部縣北小山腳下發現軒轅小廟(其實是元代一寺院的保生宮),便呈皇上“考君陵墓於此”,並遣中書管勾甘前往“奠祀修陵”。研究者認為,這是後世尤其是明清以後的人認為真正的黃帝陵不在正寧縣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