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皇廟建築群遺址

五皇廟建築群遺址

位於阜南縣城東北9公里柳溝集西南隅。柳溝南北走向,溝東有雲台寺,溝西並排建立迎水寺、東嶽廟、三官廟、地藏寺,形成一組錯落有致的寺群。為南朝梁時所建。梁亡,廟廢。明中葉在雲台寺舊基重建,更名玉皇廟。

內部結構


玉皇廟佔地3畝。大殿塑玉皇大帝一尊,侍女4人,手執日月龍風扇分立左右。東西兩廂對立兩尊鐵佛。院內有條甬道,一側為鍾亭、一側為鼓亭。山門外有4株參天古松,大可兩人合抱,是明嘉靖年間建廟時,由4個山主各植一株。“文化大革命”期間破“四舊”時被砍伐。
東嶽廟二進三間,大殿內立有12根直徑尺許、高丈二的文梓圓柱,基石鑿工精細,楹木縱橫飛架,飾以花紋。東嶽神像居中端坐,四大天王分列兩側。東山牆有清初的一塊石碑,院內亦有參天古柏。
三官廟四周磚牆環繞,南有大門樓,為清光緒十七年重修。一對石獅子項系金鈴雄踞門側。兩廊為僧舍,正殿高大恢弘,四角飛檐高挑,頂伏青、黃、綠三色琉璃瓦,檐飾飛禽走獸,殿前圓柱8根,雕龍盤旋,鱗須畢現。12扇欞門,玲瓏剔透,敷色絢麗。
地藏寺後院,菩薩殿前有丹桂花墀,寺西三百步,屹立三層八角寶塔一座。上立八仙塑像,塔東南面嵌有碑記,聯文:“文著高峰德修寶塔,悟化禪林道參金經。”額題“文公寶塔”。原住持僧體仁葬於塔內,其法號“文悟”.故聯嵌“文悟”二字。
迎水寺傾圮較早,其狀不詳。

文物古迹


玉皇廟與迎水寺群之間的南北溝上架有石橋,橋西有高四丈、粗合圍的黃楂古樹1株,根裸露,虯曲龍捲,古樸蒼勁,其上枝葉扶疏,蔭覆半畝。寺群後有竹園3畝,梓林10畝。今僅尚存玉皇廟的石獅子一對、石門枕一對、石鼓、石香爐各1個及東嶽廟的石龍頭1個,八仙圖的石浮雕一件,石碑4塊,石鼓一對。
洪林廟位於於集南1公里,背崗面灣,佔地18000平方米,廟宇近百間。有前後兩大殿、東西廊房,西院平房為僧舍。大殿及廊房內,泥塑金雕,彩繪四壁,金碧輝煌。外觀建築壯麗,氣勢恢宏。每年農曆三月二十八日廟會。該廟因年久失修,解放前後,逐漸傾圮。現僅存有後殿牆基和清道光二十七年碑刻一塊,上書“萬類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