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椰子樹

大王椰子樹

大王椰子樹,學名:Roystonea regia,科名:棕櫚科,別徠名:文筆樹,單幹直立,干高可達18公尺,上具環紋,中央部分稍肥大,膨大部分是含水多的地方,乃為適應旱地生活所產生。莖底部常長出一些不定根。大王椰子為高大喬木,高達20米,胸徑30-40厘米,莖灰白色有環紋,中部常膨大。葉鞘綠色,光滑,葉羽狀裂,長3-4米。肉穗花序分枝多而短,長40-60厘米。果球形。著名熱帶觀賞植物。

形態特徵


莖直立,喬木狀,高10-20米;莖幼時基部膨大,老時近中部不規則地膨大,向上部漸狹。葉羽狀全裂,弓形並常下垂,長約4-5米,葉軸每側的羽片多達250片,羽片呈4列排列,線狀披針形,漸尖,頂端淺2裂,長90-100厘米,寬3-5厘米,頂部羽片較短而狹,在中脈的每側具粗壯的葉脈。花序長達1.5米,多分枝,佛焰苞在開花前象l根壘球棒;花小,雌雄同株,雄花長6-7毫米,雄蕊6,與花瓣等長,雌花長約為雄花之半。果實近球形至倒卵形,長約1.3厘米,直徑約1厘米,暗紅色至淡紫色。種子歪卵形,一側壓扁,胚乳均勻,胚近基生。花期3-4月,果期10月。

生長特性


徠生長速度緩慢。耐熱、耐寒、耐旱、耐濕、耐瘠、抗風、抗污染、老株移植困難、壽命長。陽性植物,需強光。適溫20~30℃。

景觀用途


樹榦粗壯高大,適作行道樹、添景樹,兩廣、福建、可之庭園、校園、公園、遊樂區、廊宇等,均可單植、列植、群植美化。
因樹形高大,單植較難與其它植物協調。
大王椰子樹四季常青,樹榦挺拔、宏偉,是理想的南方庭園觀賞樹種,被廣泛應用於廣場、道路分隔帶或河邊林蔭小道等。是南方城鎮的園林綠化的主要樹種之一,現將其速生栽培技術簡介如下:

採種與播種


大王椰子的外果皮由青色變為紅褐色至紫黑色,種子胚乳硬實,說明種子成熟,即可採收。種子採收后,浸水或用稻草堆約一周,待果皮鬆軟,用水洗擦去果肉,即可隨播或置沙中貯藏(不宜曝晒或脫水過干)。播種時,氣溫宜20℃以上,如春季。播后注意保濕並搭蓋蔭棚,保持透光度30—40℃為宜。據實驗記錄看,5—10月播種於沙床,最快15天可發芽,2個月以後基本發芽結束。而11月以後播種,1個月後才陸續有發芽,至第二年春天又有少量種子發芽。可見,不同時間播種,發芽持續時間很不一致。大王椰子的種子老鼠喜食,故播后需蓋好防鼠網以免損失。

育苗


大王椰子樹
大王椰子樹
大王椰子是鬚根的淺根性樹種,對水份反應靈敏,從沙床移至畦地時,往往因部份根系受到損傷使吸水機能減弱,導致葉子枯黃或枯死。大王椰子的種子含有營養豐富的胚乳,在發芽后一段時間內,可以不依靠外來養份而生長,所以在發芽生根初期較易移植。針對這一情況,發芽1個月後,根部只長出1—2條根時,就應擇陰雨天氣及時將沙床苗移植於畦地。為了節約用地和集中管理,我們的做法是,直接將沙床苗移植於營養袋培育一年,經常保持土壤濕潤,每半個月淋尿素水肥一次,濃度3—5%,第二年春再擇陰雨天氣將杯苗移植到畦地。大王椰子在幼齡期性喜偏陰,故夏季要置於蔭蔽的環境,冬季需有稻草或薄膜復蓋防霜越冬。只要做到以上幾點,一年生苗高可達50—60厘米(自然高),地徑2—4厘米。

栽培與管理


大王椰子樹
大王椰子樹
栽植地應選擇土層較深、排水良好、濕潤疏鬆、肥沃的酸性或微酸性土。栽植時間應從兩個方面來考慮,一是大王椰子喜溫暖不耐嚴寒,適生溫度23—25℃,當溫度降至15℃以下時,即停止生長。二是大王椰子為偏陰性喜光植物,苗期怕強光照射。應選4—5月間和8—10月的氣候條件下栽植,這時氣溫適宜,栽后成活率較高。移植后,淋足定根水,在苗木生長發育過程中,經常保持圃地土壤濕潤。栽植密度視培育苗木大小而定,一般以80厘米×80厘米為宜,可畝植700株,苗木成活后,於生長季節每月追施氮肥一次,可干施(開溝淺施),也可水施,9月份以後增施磷鉀肥。雜草可採用噴施除草劑的方法,濃度視雜草種類及除草劑而定,一般草甘磷用量為0.5—0.7兩/30斤水,一年噴施2次即可。只要加強水肥管理,經過5年的培育,自然高可達4.5—5.5米,桿高1.8—2.0米,1米桿徑可達40—60厘米,即成園林綠化的規格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