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條詞條名為南沙河的結果 展開

南沙河

長江支流漢江的支流

南沙河,長江支流漢江的支流。《水經注》稱盤余水。

簡介


南沙河,其入漢江口為盤余口。源出陝西省城固縣大盤鄉米倉山的跑馬梁北側觀音岩黑龍洞,東北流經大盤、小盤、二里、九壩、黃崗5鄉(鎮),由嵩山寺出谷,再經七里店、南坎營、上元觀、董家營4鄉(鎮)於小寨村注入漢江。順流多河溪,主要有源出東河鄉的東河和源出八角鄉的西河。幹流長56公里,流域面積364平方公里。上遊河寬20~40米,下遊河寬50~60米,河道比降3.9‰,多山間開闊谷壩。每年平均徑流量2.336億立方米。平均流量5.71立方米/秒,最大流量1020立方米/秒(1949年9月),最小0.015立方米/秒(1979年6月17日)。水資源開發利用早,其上盤等古堰約創於宋、元。原流在二里鎮北,因山阻擋河水西流,形成一大河灣。其上河床沙淤嚴重。1970年後改河,切開大樹坪一座山,導河直流北下,河身縮短,比降增大,上游淤沙傾瀉,致使觀音村至黃崗鄉一帶河床抬高,其下為南沙河水庫水域。原來的河高田低狀況更為嚴重,稍遇洪水,兩旁農田即淹沒。

主要渠堰


嘉靖年間,南沙河平壩流域即有盤蛇堰、倒柳堰、沙平堰、平沙堰、流沙堰等9渠堰。
上盤堰 上盤堰位於南沙河下游左岸五郎關口,古稱盤蛇堰、相傳創自元代。據南沙河水庫開挖壩基時,在河床3.5米下挖出黑色朽木樁排。據此分析,下卷攔水或比元代更早。明洪武十八年(1385)擴大建成16條支渠,灌田2339畝。清嘉慶至道光年間,堰洞淤塞,幾度重修。民國16年(1927),乾渠擴大,寬達3.3米,長7.5公里。下分二十工(農渠),靠上十一工為墊水(續灌段),其下九工為牌水(輪灌段),灌田2907畝。1949年後,灌區幾經改造,但因引水設施簡陋,灌水保證率低,易澇易旱。1964年南沙河水庫西乾渠通水后,堰渠遂廢。
二盤堰 二盤堰位於南沙河下游左岸,上盤堰下方,為無壩引水。堰渠始創於明洪武二年(1369),以後時有興廢。渠首分設兩洞,上洞稱老洞,下洞叫斜叉新洞,二洞相距百餘米。若上洞引水不足,則開下洞補足水量。乾渠長2.5公里,下分5條支渠、36條農渠。清代灌田1500畝,民國時期擴大到4885畝。渠首易淤,每年須挖洞前淤沙,以暢其流。引水洞整修多次,昔以枕木、木板鋪底,上砌料石,木墊腐則料石沉陷。民國25年(1936),修復上洞費資6000餘元(法幣)。越兩年,下洞又被水毀,群眾負擔甚重。1964年,南沙河水庫西乾渠通水后,堰渠遂廢。
導流堰 導流堰位於南沙河下游右岸,河堤設洞,無壩引水。創於明洪武六年(1373),清嘉慶年間(1796~1820)與陳小堰合併。道光二十五年(1845),因糾紛遷移堰頭,又與陳小堰分開,灌溉1800餘畝。進水洞易沖崩,整修無常。乾渠長15公里,分上、中、下三牌(三段輸灌)。民國時期灌田擴大到4800畝。舊例設堰局管理,春集田戶,渠頭攤工歲修;立夏之日,行放水禮,有工程按畝派谷。1949年後,灌區改善配套,灌溉面積又有增加,但易洪易旱,收穫不穩。1962年,南沙河水庫東乾渠通水后改建為斗渠。

庫區建設


1950年南沙河平壩流域有民堰13處,灌南樂區田2.5萬畝,1954年成立南沙河水利聯合委員會,統管各渠。1955年灌溉田增到3.7萬畝。但因民堰工程簡陋,插秧季節遇乾旱河水斷流,動員逾萬勞力沿河閘擋、挖沙、掏滲,日以繼夜,易旱面積2.5萬畝。秋遇洪水,到處決口,淤沙毀田。冬春濕浸,作物多受漬害。灌區群眾迫切要求建水庫,以解旱澇之患。
1958年12月10日動工清基,上勞2000人。1959年3月27日,突降中雨,洪流120立方米/秒,圍堰決口,工具器材被水沖走,被迫停工。
1959年9月編報水庫初步設計,壩高29.8米,正常蓄水2550萬立方米,溢洪道按50年一遇洪水設計,百年一遇洪水校核,副壩兩座,單薄山樑作填土防滲處理;壓力隧洞放水,洞徑1.6米,長50米;灌溉面積52129畝,其中擴灌3400畝;投資67.13萬元,勞力77.97萬個工日。
1959年11月開工,縣人民委員會安排漢江南岸四區1.2萬名民工修建。1960年2月僅完成清基。其後又動員漢江北岸兩區一鎮4000名民工,突擊主體工程。1960年5月底,大壩初成,開始攔洪蓄水,但在蓄水時各主體工程遺留尾工很大,特別是壓力隧洞軸線和單薄山樑背坡漏水,水閘啟閉失靈,隧洞出口消力池裂口,溢洪道設計偏低,溢洪時將正施工的陡坡末端基礎掏空,東西乾渠出現大量垮方、滑坡和沉陷。1960年秋,組織200人為長年基建隊,並留固定民工2500人和受益民工1600人,繼續施工。1961年夏灌前,乾渠上段通水,工程基本結束。
1962年技術補課,核實壩址以上流域面積為293.5平方公里。溢洪道改用百年一遇洪水設計,五百年一遇洪水校核,大壩加高2米,壩高31.5米;單薄山樑作帷幕灌漿處理;溢洪道口降低2米,正常庫容由2550萬立方米,降為2050萬立方米,總庫容由3600萬立方米加大到4430萬立方米。經4年續建和改建,1965年夏灌前,庫、渠工程全部完成。累計投資274.17萬元,投入205.23萬個工日,完成渠道建築物238座,作土方137.56萬立方米,石方3.24萬立方米,混凝土970立方米。
1976年上級要求提高設計標準,按可能出現的最大暴雨,複核水庫安全,最大洪峰為5250立方米/秒,決定沿大壩、副壩頂增建1.5米高的漿砌防浪牆,並在溢洪道左側增修32米寬的第二溢洪道,兩個溢洪道口共可泄3000立方米/秒。連續施工5年,投資81.7萬元,投勞46.9萬個工日,挖填土、石方16.22萬立方米,漿砌8700立方米,澆混凝土3200立方米,於1981年完成。至此,水庫控制灌區5.08萬畝。東西乾渠2條,支渠1條,總長25.3公里;建築物265座;東西渠首各進水3立方米/秒;斗渠9條,分、引渠486條,共長1601公里;排澇乾渠6條,支渠74條,總長86公里;乾渠沿線建抽水站19座,提灌面積476畝;統管小(二)型水庫9座,調蓄水塘48口,塘、庫容積共201.35萬立方米;機井53眼,其中配套29眼。
灌區因排水系統不全,澇漬嚴重,水庫建成后,灌水量增加,澇漬田擴大到2.9萬畝。1966年起,發動群眾排澇改土,三年內排除澇漬田1.63萬畝,5640畝一熟田變為兩熟田;移沙換土改造冷水田6700畝,灌區改造於1972年基本完成。國家投資274.08萬元,社隊投資69.81萬元,投勞335.64萬個工日,完成土、石方600.21萬立方米。1973年,灌區平均畝產糧食600公斤,灌區電動模型首次參加廣交會。
1976~1978年,灌區開展園田化建設,把修堤造田結合起來。共修田間道路470條,長250公里;修改分、引渠250條,長290公里;改建排水乾渠3條,支渠73條,長140公里;修條田36000畝;剷平沙丘54個,填土改造沙田6000畝;沿漢江、南沙河造林,栽笆茅15000畝;擴排水渠83.9公里;改建公路4條,長12.7公里;理順機耕路87條,長66公里;排澇面積擴大到2.9萬畝,全灌區實現條田化。1978年被評為全國水利管理標兵單位。1979年,灌區糧食平均畝產達650公斤,灌區電動模型第二次參加廣交會。省人民政府授予先進農業生產單位獎。1981年,水電部授予水利管理先進單位獎。1982年參加在丹江口召開的全國綜合利用水庫調度運用經驗交流會。
1985年,在寨坡頂、火地溝、三岔溝、大嶺灣、窖溝口、馬鞍山、小盤堰等段,根據1964年庫區劃定界線,埋界樁44個,明確管理範圍。
1986年,投資7.0萬元,更換水庫放水洞鋼閘門,加固進水口圓弧漸變段,治理東乾渠竹園坡滑坡。
1987~1990年,投資21.7萬元,將西乾渠首放水洞出口退水等兩處三孔木質閘門,改建成三網一筋鋼絲網水泥閘門,以堵絕漏水和便於操作;加固西乾渠倒虹,襯砌西乾渠一、二斗,東乾渠四斗,共11.16公里。1990年國家又投資11.6萬元,治理老觀台滑坡280米,治理乾渠21.76公里,襯砌20.76公里。
二、綜合利用
養魚 1964年起,結合基建施工利用壩外河灘建魚池,1965年轉投庫內魚種6.5萬尾,次年首次捕撈成魚1.2萬公斤。1966年組建捕撈隊,自捕成魚4.1萬公斤。1969年建人工孵化池。1971年始自繁魚苗。1972年後初步做到自繁、自養、自捕,年捕撈成魚8.2萬公斤,水面畝產34公斤,種池面積發展到50畝。1973年吸收外地先進經驗,對親魚作人工催情產卵試驗成功,增建親魚飼養池12畝,並從外地引進魴魚紅鯉等優良品種。至1976年,累計挖沙換土16萬立方米,魚種池和親魚池擴大到80畝,11年共產魚種311萬尾,水面畝產38.75公斤,在全省現場會上被評為糧魚雙豐收典型。
1977年,增設網箱養魚。此後,著重培育大規格品種,並在魚種組合上增大花鰱比例。1979年,在庫內攔溝精養,1980年在庫內設網箱精養,使飼養管理科學化。1985年,壩后建有魚種池68畝、親魚池12畝,產卵池一口,有大小拉網60片(3000米),單層和三層刺網、提網、斗網10餘張,機動魚船2隻(共3噸,16馬力),非機動船7隻(共8噸),深水捕撈能使趕、攔、刺、張聯合作業。
1965~1990年,累計生產魚種998.44萬尾,年平均36.98萬尾;捕成魚累計136.13萬公斤;漁業收入累計161.19萬元,支出122.08萬元。
綠化 水庫建成后,壩址四周的2157畝土地全系河灘與荒坡,1962年南樂區公所將河堤收歸水庫管理。1961年在壩址周圍開展植樹造林,兩年造林1897畝,零星植樹3.67萬株。1963年縣人委召開庫區綠化會議,解決林權、地權、受益分配和管護組織等具體問題,發動庫區開展綠化。決定乾渠划給就近生產隊植樹,林權國有,收益八成歸隊;河堤歸還大隊管護,收益按國四、隊六分配。止1970年,壩址四周成林面積6716畝,其中水庫管理處造林3200畝;渠道植樹32公里;庫區造林1.46萬畝。1980年壩址附近林木進入中齡期,每年裁枝削梢10多萬公斤。1990年水庫所管範圍內活林木蓄積量達1.7萬立方米,年取稍枝35萬公斤。因庫區綠化植被改善,水土流失減輕。據1990年實測,建庫30年,庫內淤積298.5萬立方米,年平均9.95萬立方米。
旅遊 庫區自然風景優美,並有五郎關等古迹。1974年以來開辦40個床位的招待所,發展旅遊服務業。至1990年,已購置水上自行車20輛,機動小船3隻,遊艇1隻。春夏季節遊覽者日逾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