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乃通
曾任哈爾濱工業大學通信所名譽所長
張乃通(1934.07.17-2017.04.21)男,江蘇省揚州市人,中國工程院院士,通信技術專家。1956年畢業於南京工學院無線電系(現東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曾為哈爾濱工業大學通信所名譽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率先研製出國產化的數字信令MPT1327集群移動通信系統,打破了我國專用通信系統市場被國外壟斷的局面,為我國國防和航天以及其他專用通信技術和設備的研究和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從教近50年,為國家培養了大批高科技人才。
2017年4月21日,在哈爾濱逝世,享年83歲。
張乃通
回哈工大后歷任教研室副/正主任,無線電系副/正主任,航天學院副/正院長,通信技術研究所所長。是哈工大無線電系、航天學院、通信技術研究所主要創建人之一。
現為哈爾濱工業大學通信所名譽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為中國國防和航天以及其他專用通信技術和設備的研究和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從教近50年,為國家培養了大批高科技人才。
張乃通
1952-1953年 在浙江大學電機系學習。
1953-1956年 在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無線電系學習。
1956年 分配到哈爾濱工業大學工作。
1956年10月-1958年8月 在清華大學無線電系任進修助教。
1958年8月-1987年6月 任哈爾濱工業大學無線電工程系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系副主任、主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
1987年6月-1996年6月 任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學院副院長、院長;博士生導師。
1987年6月-2000年12月 任哈爾濱工業大學通信技術研究所所長。
2001年1月至今 任哈爾濱工業大學通信技術研究所名譽所長。
2001年11月 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
2006年3月受聘為南京郵電大學兼職教授。
2009年12月 受聘華僑大學名譽教授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通信與信息系統領域著名專家、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學院、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奠基人、教授、博士生導師張乃通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7年4月21日10時00分在哈爾濱逝世,享年83歲。
張乃通
回哈工大后,歷任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無線電系副主任、主任,航天學院副院長、院長,通信技術研究所所長。是哈工大無線電系、航天學院、通信技術研究所主要創建人之一。現為哈工大通信所名譽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通信學會理事,《通信學報》常務編委,航天第三、第五研究院兼職研究員,東南大學兼職教授,月球探測二、三期工程預先研究專家組成員,哈爾濱市專家諮詢顧問委員會特邀委員。
張乃通主持研究的中國戰術導彈指令、控制、數據通信系統,達到了國外同類系統的先進水平。他還主持研製成功了超視距數據鏈。上述研究成果都已轉化成裝備。綜合多項成果,獲2000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一)。在國內首先研製出國產化的數字信令MPT1327集群移動通信系統,打破了中國專用移動通信系統市場被國外壟斷的局面。1999年獲國防科工委科技進步一等獎及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第一)。2000年他領導的哈工大通信所被信息產業部選定為中國數字集群移動通信系統研製總體組長單位。現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課題——超寬頻高速無線接入理論及關鍵技術和國防“863”課題的研究任務。自1986年以來,張乃通共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委部級一等獎5項、二等獎8項。
曾獲哈爾濱市優秀科技工作者,航天部“七五”預先研究先進工作者,省部優秀教師,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家教委、國家科委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榮獲光華基金二等獎、航天部航天獎;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張乃通院士
“文化大革命”期間,張乃通的事業受到了巨大的衝擊,不僅不能從事教學科研工作,還遭批挨斗,被打成“牛鬼蛇神”,蹲了8個月牛棚。在“批林批孔”運動中,又說他是“穿新鞋,走老路”,被下放到工廠勞動鍛煉。儘管受到了巨大的衝擊,但張乃通對專業的執著追求始終不渝。在工廠下放勞動期間,他看到由於缺乏安全保障設施,操作沖床的師傅們往往手指不全。這件事對張乃通觸動很大。他利用所學的知識,設計了一個自動感應裝置,只要人手在,沖頭就不會衝下來。這樣一個看起來並不複雜的裝置,飽含著他對勞動人民的愛心。1969年中蘇邊境發生軍事衝突,張乃通被調到當時黑龍江省成立的“戰備科研領導小組”。在科研小組中,他由一個一般成員提升為“晶體管單邊帶戰術電台”研製的技術負責人。他帶領幾名教師與“文化大革命”期間的三年級大學生來到工廠,研製出了當時在國內領先的具有數字頻率合成器、功率合成器的晶體管單邊帶戰術電台,通過了瀋陽—哈爾濱、瀋陽—齊齊哈爾、哈爾濱—齊齊哈爾的通話實驗。四機部在哈爾濱開了技術現場會。隨後,他又從省內調回到學校。1976年粉碎“四人幫”后,張乃通重新恢復工作,1979年首批被評為副教授,並先後擔任無線電系副主任、主任,從事無線電系的重新振興與發展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績,為實現他在哈工大創建無線電系的夙願而積極工作。
張乃通
張乃通之所以對通信技術,尤其是對軍事通信技術如此熱衷,與他早年的經歷有關。他出生於一個教師家庭,年幼時正處於抗日戰爭時期,1938年揚州淪陷,全家逃難至農村,兩個姑母因不從日寇的強姦而慘遭殺害,每次路過城門時都要向日本兵鞠躬。親人的慘死,亡國的傷痛在張乃通幼小的心靈里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年幼的他切身體會到了“落後就要挨打”的道理。祖國貧窮落後,國人就要遭受屈辱,如果祖國強大了,國人就會受到尊敬。“與祖國榮辱與共,兢兢業業工作”成為張乃通恪守的諾言。
張乃通院士
專用衛星通信與導航一直是張乃通跟蹤和研究的方向。衛星應用是一個既有理論意義又有實用價值的領域。他提出衛星應用系統,如通信、定位和導航系統的設計,必須統一考慮星座及應用對象的技術要求,星座的設計不應只滿足覆蓋的要求,並通過對銥星系統電波特性測試,論證了上述提法的正確性。為了適應國防及學科的發展,他正從事電子對抗的理論與技術的研究;為了衛星應用的需要,正在開展一代和二代衛星導航系統用戶機的研製與預研。一代用戶機的研製已獲成果,某些關鍵指標優於國內同類產品。
張乃通院士
90年代初,張乃通開始著手用雙音多頻(DTMF)信令研究並實現了模擬體制的集群系統,這就是HIT51-8集群通信系統,並於1994年用於當時的航天工業總公司,無故障地使用了兩年,直到數字信令集群通信系統的出現。在模擬集群系統成熟之前,張乃通就開始了對下一步先進的數字信令集群系統的研究。在當時的眾多體制標準中,他果斷決定選擇歐洲電信標準委員會(ETSI)制定並頒布的MPT-1327標準。該標準具有空中介面開放,技術成熟,組成系統的組件可以在國內買到,適合組建各種規模的集群系統的優點。事實證明,他的決定是正確的,在後續的10年內,除了MPT-1327標準外,其他體制在中國基本上沒有什麼生命力。
張乃通院士
20世紀末,數字化成為通信與電子行業的發展趨勢,全數字化集群蓄勢待發。張乃通領導的哈工大通信所利用十幾年集群技術的研究積累,通過對國際上提出的各種體制的分析和模擬實驗論證,提出了以空中介面開放的TETRA標準為借鑒,研製數字集群系統實驗室樣機,獲得的實驗數據為制定中國的數字集群國家標準提供了有力的依據。他所領導的通信技術研究所被信息產業部選為中國數字集群系統總體組組長單位。
張乃通在培養學生實踐出真知的同時,也注重培養學生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他堅信,沒有好的理論基礎,就無法從事科研工作,對理論的預先研究是科學研究的重要基石。從80年代起,他就申請並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移動通信電波傳播場強的預測方法,到了90年代,針對衛星通信領域的研究方向,他又積極申報國家“863”和“973”的科研課題並都順利完成,為中國衛星通信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2004年,年屆七旬的張乃通,仍然堅持學習和工作在第一線,他運用淵博的知識和敏銳的洞察力,發現了超寬頻無線通信技術是具有發展前途與應用價值的課題,極有可能成為10年後的主流無線傳輸體制。在他的主持下,聯合內地和香港的大學,共同申報並獲准成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重點項目。
在理論研究中,他十分重視原創性。他要求博士生至少要認真閱讀100篇文獻。對學生的學術論文,他嚴格把關,逐字逐句審查,推敲用詞的準確性,確定其原創性及改進力度。在這種嚴謹作風的帶動下,通信技術研究所的學術水平不斷提高,發表的學術論文被國外著名檢索機構的檢索比率逐年提高。
提高學術水平,交流最重要。從90年代中期開始,作為航天學院院長的張乃通,就努力做到“走出去,請進來”。為了創造條件讓年輕的學術骨幹多與國外交流,他與美國、俄羅斯、韓國、日本等國的大學或企業建立了多種友好合作關係,這些國家的學者經常來哈工大講學。他領導的通信技術研究所與日本的交流合作更為密切,已經發展成為定期交流的模式。在他的主持下完成了雙方合作項目“銥”系統電波傳播特性分析和研究。為此建立了“銥”系統電波特性測試平台,首次獲得了低軌衛星電波傳播特性數據。此外,日方的企業和高校每年都派遣5~7名學者來學校講學,還專門向哈工大學生贈送英文原版專著。2004 年春季,日本NEC公司在哈工大建立了HIT-NEC先進通信技術聯合實驗室,共同探索未來10~20年移動通信與寬頻多媒體數據通信的技術與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