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三少的結果 展開
- 三少
- 孫田聖
三少
三少
詞語出處
(1).三公的副職。亦稱三孤。《大戴禮記·保傅》:“於是為置三少,皆上大夫也,曰:少保、少傅、少師。是與太子宴者也。”《漢書·百官公卿表序》:“太師、太傅、太保是為三公……又立三少為之副,少師、少傅、少保,是為孤卿,與六卿為九焉。唐楊炯《明威將軍梁待賓神道碑》:“位隆三少,化浹五胥。”明沈德符《野獲編·吏部二·二品直拜三孤》:“文臣至尚書,六年始得東宮三少。”
(2).三位知名的年輕人。(1)晉王羲之、王承、王悅,俱少年知名。人稱王氏三少。《晉書·王羲之傳》:“敦嘗謂羲之曰:‘汝是吾家佳子弟,當不減阮主簿。’裕亦目羲之與王承、王悅為王氏三少。”(2)唐李嗣真與同時學士趙獻臣、徐昭任職弘文館,俱稱少俊,館中號為“三少”。見《舊唐書·方伎傳·李嗣真》。
(1).唐 楊炯《明威將軍梁待賓神道碑》:“位隆三少,化浹五胥。”明 沈德符《野獲編·吏部二·二品直拜三孤》:“文臣至尚書,六年始得東宮三少。”
(2).三位知名的年輕人。(1)晉 王羲之、王承、王悅,俱少年知名。人稱王氏三少。《晉書·王羲之傳》:“敦 嘗謂羲之曰:‘汝是吾家佳子弟,當不減阮主簿。’裕亦目羲之與王承、王悅為王氏三少。”(2) 唐 李嗣真 與同時學士趙獻臣、徐昭任職弘文館,俱稱少俊,館中號為“三少”。見《舊唐書·方伎傳·李嗣真》。
(3).謂三度返老還少。宋 姚寬《西溪叢語》卷下引 宇文士及 《粧台記序》:“春秋之初,有晉楚之諺曰:‘夏姬得道,雞皮三少。’”明 楊慎《武後生牙》:“史稱武后,年七十,盛自拂拭,不覺衰耗,始信夏姬年逾七十,而雞皮三少。”清李漁《閑情偶寄·演習·變舊成新》:“豈非作者功臣,使得為雞皮三少之女。”
(1).古代官名。“三孤”之一。周代始置,為君國輔弼之官。后一般為大官加銜,以示恩寵而無實職。《書·周官》:“少師、少傅、少保曰三孤。”孔傳:“此三官名曰三孤。孤,特也。言卑於公,尊於卿,特置此三者。”
(2).指太子少保。輔導太子的官。
(1).古代官名。“三孤”之一。周 代始置,為君國輔弼之官,地位次於太師。北周 以後歷代多沿置,與少傅、少保合稱“三少”。一般為大官加銜,以示恩寵而無實職。參見“少保”。
(2).古代官名。樂官。《儀禮·大射》:“僕人正徒相大師,僕人師相少師。”鄭玄 註:“大師、少師,工之長也。”工,指樂工。《論語·微子》:“少師陽,擊磬襄,入於海。”魯迅《故事新編·採薇》:“我今天去拜訪過了。一個是太師疵,一個是 少師強,還帶來許多樂器。”
(3).古稱士之致仕者。《儀禮·鄉飲酒禮》“主人就先生而謀賓介”漢 鄭玄 註:“主人謂諸侯之鄉大夫也;先生,鄉中致仕者……古者年七十而致仕,老於鄉里。大夫名曰父師,士名曰少師,而教學焉。”
與少師、少保合稱三孤。明史 清史稿官職志載“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正一品。少師、少傅、少保為三孤,從一品。掌佐天子,理陰陽,經邦弘化,其職至重。無定員,無專授。” “少師、少傅、少保為三孤。從一品。...初沿明制,大臣有授公、孤者。嗣定為兼官、加官及贈官”。
后只作為皇帝對有功之臣的表彰,是虛職。
輔導太子的宮官 春秋時齊國設置。齊靈公以高厚為太子牙的“傅”,夙沙衛為“少傅”。見《左傳·襄公十九年》。西漢時宮官設太子太傅、太子少傅。參見“太師”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