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9條詞條名為幸福村的結果 展開
- 江蘇靖江市侯河鄉下轄村
- 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下轄村
- 湖北武漢市江夏區烏龍泉街下轄村
-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區福洪鄉幸福村
- 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秋江街道轄村
- 浙江省餘姚市三七市鎮幸福村
- 貴州省貴陽市修文縣龍場鎮幸福村
- 雲南省紅河元陽縣南沙鎮呼山村委會
- 四川省成都市溫江區萬春鎮幸福村
- 萍鄉市湘東區麻山鎮幸福村
- 河南省洛陽市汝陽縣三屯鎮東保村
- 雲南省德宏州隴川縣護國鄉下轄村
- 吉林省集安市清河鎮幸福村
- 雲南省宣威市西澤鄉幸福村
- 雲南省新平縣漠沙鎮幸福村
- 安徽省定遠縣西卅店鎮下轄村
- 內蒙古赤峰市林西縣大營子鄉幸福村
- 湖南省衡陽市衡山縣沙泉鄉幸福村
- 貴州黔南州貴定縣新巴鎮幸福村
- 貴州黔南州平塘縣者密鎮幸福村
- 雲南省迪慶州香格里拉縣尼西鄉幸福村
- 安徽合肥市廬江縣冶父山鎮幸福村
- 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瑤山鄉下轄村
-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盛澤鎮幸福村
- 貴州省赫章縣輔助鄉下轄村
- 山東省萊蕪市黃庄鎮
- 安徽阜陽市潁上縣江口鎮下轄村
- 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姜堰鎮幸福村
- 黑龍江省密山市和平鄉下轄村
- 湖北隨州市隨縣厲山鎮幸福村
- 雲南省紅河建水縣臨安鎮幸福村
- 雲南省曲靖市富源縣大河鎮幸福村
- 雲南大關縣天星鎮幸福村
- 黑龍江省大慶市肇源縣茂興鎮下轄村
- 黑龍江省拜泉縣長春鎮幸福村
- 河南省南陽的鄧州市裴營鄉幸福村
- 貴州省織金縣龍場鎮下轄村
- 廣西玉林市興業縣城隍鎮下轄村
- 洱源縣右所鎮幸福村
- 河北省滄州市黃驊市呂橋鎮下轄村
-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縣城關鎮幸福村
- 電影
-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乾西鄉金蘭中線幸福村
- 湖南省永州市祁陽縣八寶鎮下轄村
- 雲南省大理州巍山縣大倉鎮幸福村
- 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建設鄉下轄村
- 湖南省張家界市慈利縣零陽鎮下轄村
- 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禾加鎮幸福村
- 安徽省蕪湖市南陵縣何灣鎮幸福村
- 安徽省東至縣勝利鎮幸福村
- 江蘇省興化市合陳鎮幸福村
- 江蘇省靖江市馬橋鎮幸福村
- 河北省廊坊市固安縣下轄村
- 貴州遵義習水縣土城鎮幸福村
- 貴州省六盤水市鐘山區大灣鎮幸福村
- 安徽鳳台縣關店鄉下轄村
- 貴州黔南州羅甸縣龍坪鎮幸福村
-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豐裕鎮下轄村
- 甘肅省成縣城關鎮幸福村
幸福村
浙江省餘姚市三七市鎮幸福村
幸福村位於餘姚市東首20公里,寧波市西首30公里,屬餘姚市東大門。距鎮駐地0.5公里,村民委員會駐地舊宅,在1955年下半年建立高級社,由雲山區區長董泰榮提名為幸福高級社,此名延續至今。幸福村東接勝利村,南至祝家渡村,西接姚東村,北接三七市村。
幸福村
2001年4月行政村撤併,幸福、上新橋、季家三個行政村合併,仍稱幸福村。1949年廢保改村,原幸福1949年屬慈溪縣三七市鄉四、五保,1950年為新橋鄉四、五村,1954年劃歸為餘姚縣,1956年為幸福高級社,1956年上新橋五星高級社併入幸福高級社,1961年為新橋公社后新屋、新宅、堰頭三個大隊,1966年三個大隊合併幸福大隊,1978年為解決上下流水利糾紛,新橋公社併入三七市公社,為三七市公社幸福大隊,1983年為三七市鄉幸福村民委員會。原上新橋1949年初為慈溪縣三七市鄉二保,1950年為新橋鄉二村,1955年為新橋鄉五星高級社, 1961年為新橋公社上新橋大隊,1983年屬三七市鄉上新橋村民委員會,1986年為三七市鎮上新橋村民委員會。原季家村1949年為慈溪縣祝江鄉一保,50年為祝江鄉一村,1954年劃歸為餘姚縣,1956年為新橋鄉紅旗高級社,1961年為新橋公社季家大隊,1983年為三七市鄉季家村民委員會,1986年為三七市鎮季家村民委員會。
農業以水稻為主。調整產業結構后率先種植藺草、茭白、田藕、香椿等作物。水稻引進加化1號優良高產品種,畝產1100-1200斤。興辦統一年糕生產廠,遠銷全國各地,成為寧波市名牌產品。幾年來,村共投資400餘萬元,實施農業農田基礎設施改造和土地整理工程,使農田標準化率達96%,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加強,農民收入大幅度提高。
1980年以前,村民靠種田為生。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后,積極引導和鼓勵商業人士來村建設投資,推動第三產業發展,利用銷售人員信息廣、點子多的優勢,把村的年糕、雷筍、香椿、楊梅等產品推銷到各級市場,進一步搞活村級經濟。同時,積極引導村民發展建築裝潢、運輸及餐飲服務業。從事二、三產業的人數已達1000多人,占勞動力的45%以上。我們始終堅持以工富村的戰略目標,從1985年前村集體企業6家發展到今的註冊企業95家。
1949年前村內有董家下義莊私塾。解放后,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1950年設立幸福小學,1970年在上新橋開設中學、小學,1980年建立幸福、上新橋兩所幼兒園,群眾文化不斷發展,上世紀五十年代村民自願組織廟會,六十年代建立革命文藝宣傳隊,八十年代建立村圖書室,2001年創辦餘姚市首批村落文化宮。1968年設立村合作醫療站,1982年開辦村衛生室,97%以上的村民辦理了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保險。
解放前村民居住系木結構二樓平房和草舍屋,1972年建造村大會堂,1999年建造村辦公大樓2屋7間,建築面積560平方米,先後兩次規劃村莊建設,人口與用地發展規劃。隨著形勢的發展,2004年新建三樓9間建築面積1080平方米的村辦公大樓。到目前為止,村民
居住系二至三層樓房。2001年建造一期聯體別墅,現正在籌建第二期聯體別墅。村主要建築有村辦公大樓,村落文化宮,佔地10畝的農民公園、文體廣場。3.5米以上水泥路通各自然村,實施道路硬化、村莊綠化、路燈亮化、衛生潔化等工程。建立長效保潔隊伍,做到垃圾日產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