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9條詞條名為幸福村的結果 展開
- 江蘇靖江市侯河鄉下轄村
- 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下轄村
- 湖北武漢市江夏區烏龍泉街下轄村
-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區福洪鄉幸福村
- 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秋江街道轄村
- 洱源縣右所鎮幸福村
- 貴州省貴陽市修文縣龍場鎮幸福村
- 雲南省紅河元陽縣南沙鎮呼山村委會
- 四川省成都市溫江區萬春鎮幸福村
- 萍鄉市湘東區麻山鎮幸福村
- 河南省洛陽市汝陽縣三屯鎮東保村
- 浙江省餘姚市三七市鎮幸福村
- 雲南省德宏州隴川縣護國鄉下轄村
- 吉林省集安市清河鎮幸福村
- 雲南省宣威市西澤鄉幸福村
- 雲南省新平縣漠沙鎮幸福村
- 安徽省定遠縣西卅店鎮下轄村
- 內蒙古赤峰市林西縣大營子鄉幸福村
- 湖南省衡陽市衡山縣沙泉鄉幸福村
- 貴州黔南州貴定縣新巴鎮幸福村
- 貴州黔南州平塘縣者密鎮幸福村
- 雲南省迪慶州香格里拉縣尼西鄉幸福村
- 安徽合肥市廬江縣冶父山鎮幸福村
- 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瑤山鄉下轄村
-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盛澤鎮幸福村
- 貴州省赫章縣輔助鄉下轄村
- 山東省萊蕪市黃庄鎮
- 安徽阜陽市潁上縣江口鎮下轄村
- 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姜堰鎮幸福村
- 黑龍江省密山市和平鄉下轄村
- 湖北隨州市隨縣厲山鎮幸福村
- 雲南省紅河建水縣臨安鎮幸福村
- 雲南省曲靖市富源縣大河鎮幸福村
- 雲南大關縣天星鎮幸福村
- 黑龍江省大慶市肇源縣茂興鎮下轄村
- 黑龍江省拜泉縣長春鎮幸福村
- 河南省南陽的鄧州市裴營鄉幸福村
- 貴州省織金縣龍場鎮下轄村
- 廣西玉林市興業縣城隍鎮下轄村
- 河北省滄州市黃驊市呂橋鎮下轄村
-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縣城關鎮幸福村
- 電影
-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乾西鄉金蘭中線幸福村
- 湖南省永州市祁陽縣八寶鎮下轄村
- 雲南省大理州巍山縣大倉鎮幸福村
- 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建設鄉下轄村
- 湖南省張家界市慈利縣零陽鎮下轄村
- 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禾加鎮幸福村
- 安徽省蕪湖市南陵縣何灣鎮幸福村
- 安徽省東至縣勝利鎮幸福村
- 江蘇省興化市合陳鎮幸福村
- 江蘇省靖江市馬橋鎮幸福村
- 河北省廊坊市固安縣下轄村
- 貴州遵義習水縣土城鎮幸福村
- 貴州省六盤水市鐘山區大灣鎮幸福村
- 安徽鳳台縣關店鄉下轄村
- 貴州黔南州羅甸縣龍坪鎮幸福村
-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豐裕鎮下轄村
- 甘肅省成縣城關鎮幸福村
幸福村
洱源縣右所鎮幸福村
該行政村隸屬洱源縣右所鎮,距鎮政府所在地2公里,到鎮道路為沙石路,交通方便,東鄰右所鎮松曲村,南鄰鄧川鎮,西鄰右所鎮溫水村,北鄰右所鎮右所村。距縣18公里,轄9 村民小組。現有農戶868戶,有鄉村人口3304人,其中農業人口868人,勞動力144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440人。全村國土面積1.45平方公里,海拔1986米,年平均氣溫 15 ℃,年降水量 800毫米,適合種植糧食和大蒜 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 2475.90畝,人均耕地0.75畝。2012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852.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637.0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475.90畝(其中:田2300.20 畝,地175.70畝),人均耕地 0.75畝,主要種植水稻、大蒜 等作物;擁有水面面積65.00畝,其中養殖面積65.00畝。
截止2012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全村有828戶通自來水,有0戶飲用井水。有868戶通電,有868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868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 %、92.29 %和94.45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868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868戶(分別佔總數的84.03%和 78.07%)。
該村到鎮鎮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砂石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 1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5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25輛,拖拉機40輛,摩托車254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475.90畝,有效灌溉率為92.07%,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2475.9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75畝。
到2012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3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04戶。全村有8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有8個自然村已通路;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46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421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6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41 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該村2012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852.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052.00萬元,佔總收入的56.1%;畜牧業收入883.00元,佔總收入的39.7%(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830頭);漁業收入 66.00萬元,佔總收入的 1.72 %;第二、三產業收入548.00萬元,佔總收入的2.47 %;工資性收入 282.00萬元,佔總收入的16.73%。農民人均純收入5637.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82.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 118人,在省內務工80人,到省外務工 7 人。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大蒜和乳業,主要銷售往 縣內。2012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523.00萬元。該村目前正在發展 種植業和養殖業特色產業。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868戶,共鄉村人口3304人,其中男性1637人,女性1667人。其中農業人口3232人,勞動力 1440人。該村以白族為主(是漢族、白族族混居地),其中白族12,漢族574人。到2012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111人,參合率96.2 %;享受低保91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 12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3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 3公里。該村建有公廁2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 12 個。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小學1所,校舍建築面積 1029.00平方米,擁有教師11人,在校學生381人,距離鎮中學3公里。截止2012年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81人,其中小學生290人,中學生91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2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 739 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 1942.9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 0.3 萬元,有固定資產 46 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 0.3 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是,主要以粘貼公告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 7個,下設7個黨小組,共有黨員120人,少數民族黨員91人,其中男黨員90人、女黨員30人。
村委會由主任、副書記、副主任等組成,下設9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 1個,團支部 6個,共有團員 130 人。人文地理 本村位於西湖下游,連接洱海的羅時江的源頭,天然水資源豐富,村內大小河溝縱橫,農田水利發達,農業產品是全村的經濟支柱,所種大蒜優良,遠銷國內外各地。村內河塘較多,漁業發達,村民利用良好的天然水、草資源,大量飼養奶牛,即為社會提供較有營養的食品,又創造了經濟財富。
幸福村具有優久的歷史文化,因地處白漢等多民族雜居地帶,形成了以白族文化為主,漢文化滲透其中的多形態文化。多種文化的交流為村民積累了較多的精神財富。新農村建設 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加強水利設施建設和鄉村道路的修整。學校危房急待改造等。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在產業結構調整及特色產業種植和養殖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和剩餘勞動力轉移。
該村現有農戶928戶,共鄉村人口3345人,其中男性1653人,女性1692人。其中農業人口3253人,勞動力 1440人。該村以白族為主(是漢族、白族族混居地),其中白族12,漢族578人。到2013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111人,參合率96.2 %;享受低保91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 12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3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 3公里。該村建有公廁2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 12 個.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大蒜和乳業,主要銷售往 縣內。2013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523.00萬元。該村目前正在發展 種植業和養殖業特色產業。
該村到2013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 739 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 1942.9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 0.3 萬元,有固定資產 46 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 0.3 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是,主要以粘貼公告 方式公開。
本村位於西湖下游,連接洱海的羅時江的源頭,天然水資源豐富,村內大小河溝縱橫,農田水利發達,農業產品是全村的經濟支柱,所種大蒜優良,遠銷國內外各地。村內河塘較多,漁業發達,村民利用良好的天然水、草資源,大量飼養奶牛,即為社會提供較有營養的食品,又創造了經濟財富。幸福村具有優久的歷史文化,因地處白漢等多民族雜居地帶,形成了以白族文化為主,漢文化滲透其中的多形態文化。多種文化的交流為村民積累了較多的精神財富
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加強水利設施建設和鄉村道路的修整。學校危房急待改造等。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在產業結構調整及特色產業種植和養殖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和剩餘勞動力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