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刑基準研究

量刑基準研究

《量刑基準研究》是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韓光軍。

內容簡介


量刑活動作為刑罰適用的基本活動,直接關係到刑罰目的的實現與被告人的人權保護。我國現行刑法第5條、第61條對刑罰裁量基準也作了相應的規定,但這些規定因過於籠統而缺乏必要的操作性,也因缺乏科學量刑基準理論的智力支持而顯得不太科學,致使實踐中由此而產生了許多不當量刑問題。因此,為使量刑客觀公正,本書綜合運用哲學思辨、比較、歷史等研究方法,對量刑基準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系統研究,提出了我國刑事立法有關量刑基準規定的完善構想。

作者簡介


韓光軍,男,安徽肥西人,2003年6月畢業於湘潭大學法學院刑法專業,獲法學碩士學位;2003年7月至2006年8月,先後於國家檢察機關、高等學校從事檢察業務、教研工作;2006年9月入武漢大學法學院脫產研修刑事法學,於2009年6月通過論文答辯,獲法學博士學位;讀博期間,獲中華髮展基金管理會全額資助,應邀赴台灣東吳大學法學院作為期2個月的訪問研究;2009年7月開始執教於中國計量學院法學院。曾參與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等省部級課題多項,在《武漢大學學報》、《西南政法大學學報》、《青少年犯罪問題》、《當代法學》、《河北法學》等刊物上獨立或與人合作公開發表論文十多篇。

圖書目錄


引言
第一章 量刑基準之概述
第一節 量刑之界說
一、量刑觀點之紛爭
二、量刑內涵之釐清
三、量刑特徵之分析
第二節 量刑基準之序說
一、量刑基準之內涵
二、量刑基準之研究意義
第二章 量刑基準之目的論影響
第一節 量刑基準與刑罰目的
一、刑罰目的之概說
二、量刑基準與刑罰目的之關係
第二節 報應刑影響下的量刑基準
一、報應刑之基本立場
二、報應刑之量刑基準
第三節 目的刑影響下的量刑基準
一、目的刑之基本立場
二、目的刑之量刑基準
第四節 併合主義影響下的量刑基準
一、併合主義之基本立場
二、併合主義之量刑基準
第五節 重構刑罰目的影響下的量刑基準
一、刑罰目的反思與重構
二、重構刑罰目的之量刑基準
第三章 量刑基準之責任論基礎
第一節 量刑基準與責任主義
一、責任主義之序說
二、責任主義與量刑基準之關係
第二節 行為責任論基礎上的量刑基準
一、行為責任論之基本立場
二、行為責任論之量刑基準
第三節 社會責任論基礎上的量刑基準
一、社會責任論之基本立場
二、社會責任論之量刑基準
第四節 規範責任論基礎上的量刑基準
一、規範責任論之基本立場
二、規範責任論之量刑基準
第五節 人格責任論基礎上的量刑基準
一、人格責任論之基本立場
二、人格責任論之量刑基準
第六節 重構責任論基礎上的量刑基準
一、責任論之反思與重構
二、重構責任論之量刑基準
第四章 量刑基準要素確立之要求
第一節 量刑基準要素之概述
一、量刑基準要素之內涵
二、量刑基準要素之特徵
三、量刑基準要素之類別
第二節 量刑基準要素確立之原則
一、責任主義原則
二、刑罰目的原則
三、完全評價原則
四、重複評價禁止原則
第五章 量刑基準常見要素之分析
第一節 犯罪事實相關的量刑基準要素
一、犯罪動機和犯罪目的
二、主觀罪過的強弱
三、犯意形成的狀況
四、犯罪的時間和地點
五、犯罪手段(或方法)
六、犯罪後果
七、犯罪對象
第二節 犯罪行為人相關的量刑基準要素
一、責任能力程度
二、行為人之品行
三、犯罪后的表現
四、行為人之生活狀況
五、行為人之知識程度
六、行為人之身份
第三節 與量刑基準要素相關的幾個特殊事項
一、社會形勢
二、民憤
三、刑事政策
四、法官素質
第六章 量刑基準立法例之評鑒
第一節 德、日量刑基準之立法例
一、德、日量刑基準之立法狀況
二、德、日量刑基準立法之評析
第二節 我國量刑基準立法例之研究
一、我國量刑基準之立法狀況
二、我國量刑基準立法之評析
三、我國量刑基準立法之完善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