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摩尼寶珠的結果 展開

摩尼寶珠

佛教中的寶珠

摩尼寶珠,梵語cinta^-maN!i之意譯,音譯真陀摩尼、震多末尼,又作如意寶、如意珠、末尼寶、無價寶珠、如意摩尼。指能如自己意願,而變現出種種珍寶之寶珠。此寶珠尚有除病、去苦等功德。一般用以譬喻法與佛德,及表徵經典之功德。

歷史沿革


《三藏法數》:梵語摩尼,又雲末尼,華言離垢。此寶光凈,不為塵垢所染;若以青物裹之投水,水色即青;紅黃赤白,亦復如是。謂等覺菩薩無明之惑將盡,位居十地之上,其隨類現形,化用自在。故以摩尼寶輪對等覺位也。(等覺者,望后妙覺,猶有一等,勝前諸位,得稱為覺也。)
摩尼寶珠
摩尼寶珠

出處

關於此寶珠之出處,據雜寶藏經卷六載,如意寶珠出自摩竭魚之腦中。另據大智度論卷五十九載,如意寶珠或由龍王之腦中而出;或為帝釋天所持之金剛,破碎后掉落而得;或為佛之舍利變化而成,以利益眾生。此如意寶珠系如意輪觀音、馬頭觀音、地藏菩薩等之持物,能滿足眾生之意願。
是指海底龍宮中出來的如意寶珠,奇世珍寶,寶珠慶嚴殊好,自然流露清光明,普照四方。摩尼寶是由火焰和寶物組成:寶物由五個寶以三、二、一的梯形組成,並以黃、青、紅為三,紫、綠為二,青為一的顏色排列。在五寶周圍是向上燃燒的火紅的火焰,將寶圍在中心,下方為蓮座。相傳五寶能放射萬丈光芒,普照須彌山四大部洲的所有貧苦眾生,能解除他們的貧困和痛苦。暗中能令明,熱時能令涼,寒時能令溫。寶珠所在之處,其地不寒不熱,若人有熱、風、冷病或癩、瘡、惡腫等,以珠著其身上,病即除愈,以及澄清濁水,改變水色之德。令所求一切凈妙願望獲得實現。因此,摩尼寶珠作為消災、吉祥的象徵,人們用他以祈求幸福平安、招財進寶,已成為傳統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