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

哲學含義

經驗,徠在哲學上指人們在同客觀事物直接接觸的過程中通過感覺器官獲得的關於客觀事物的現象和外部聯繫的認識。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經驗是在社會實踐中產生的,它是客觀事物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也是認識的開端。經驗有待於深化,有待上升到理論,理論源於實踐,實踐又檢驗理論,循環往複,不斷演化。在日常生活中,亦指對感性經驗所進行的概括總結,或指直接接觸客觀事物的過程。

概念


所謂經驗,即是從已發生的事件中獲取的信息。
1.任何人只要做一點有用的事,總會有一點報酬,這種報酬是經驗,這是最有價值的東西,也是人家搶不去的東西。成功者與失敗者之間的區別,常在於成功者能由經驗中獲得益處,並以不同的方式再嘗試。
2.台灣地區“經驗”一詞還可作為動詞使用,相當於“經歷”。
例如:我經驗過那段歲月。
徠3.哲學中的經驗有兩種:來源於感官知覺的觀念和來源於反思的、即我們由內省而知道的那些觀念。
4.經驗不是真理,也是不能一味套用的。

關係


經驗是由人生經歷總結而來,實踐是認識的來源,而經驗是只是認識的初級階段,必須不斷深化才能成為人生閱歷;知識是人類對物質世界以及精神世界探索的結果總和,及經驗的系統固化;唯有將經驗與知識結合,於人生經歷中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方可最大限度激發潛能,展現能力,豐富閱歷。經驗是個性化的,持久的不斷積累;知識是普世化的,理論式的系統總結。
人類的知識成果,來自社會實踐,其初級形態是經驗知識,高級形態是系統科學理論,按其獲得方式可區分為直接知識和間接知識;按其內容可分為自然科學知識、社會科學知識和思維科學知識。哲學知識是關於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知識的總體在社會實踐的世代延續中不斷積累和發展。
知識就是概念之間的連結,它是概念的一個方面,概念的內容的另一個方面是與直觀之間的連結,我們構造概念的目的歸根結底是為了把握直觀。因此,概念與概念之間必需彼此連結形成知識,有了知識才有力量,才能去把握直觀。

知識辯論


對於具備能力的人來說,經驗更重要(經驗是能力的另一種形式);對於不具備能力的人來說,知識更重要(學習知識是形成能力的載體)。
對於處理新問題複雜問題的情況,知識和經驗都重要:對於一個恪守自身處事原則的人來說,經驗比知識更重要;對於一個不斷突破提高自身能力的人來說,知識更重要。對於一個具有較高智慧的人來說,其會平衡知識增長和經驗積累的關係,使得知識與經驗形成互動,知識和經驗的重要性一樣。人類文明突進而言,知識與經驗是互為補充、互相轉化的兩個方面(知識是固化的成果,經驗是運動的信息。)。一個人的成長而言,知識與經驗早已融合在一起,去追究哪個更重要就沒有意義了。真正的知識與真正的經驗完全屬於兩個不同的領域,一個是客觀世界,一個是主觀世界。二者是無法比較、缺一不可的,然則無法說出誰更重要。

主義


形而上學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風。其特點是在觀察和處理問題的時候,從狹隘的個人經驗出發,不是採取聯繫、發展、全面的觀點,而是採取孤立、靜止、片面的觀點。毛澤東在《反對本本主義》、《實踐論》等著作中明確指出經驗主義的要害在於輕視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作用,滿足於個人狹隘經驗,把局部經驗誤認為是普遍真理,到處生搬硬套,也否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哲學認識論中的經驗論也可稱為經驗主義。
經驗主義(Empiricism)一種認識論學說,認為人類知識起源於感覺,並以感覺的領會為基礎。經驗主義誕生於古希臘。距今已有2400餘年的歷史。期間,它不斷地與另外兩種學說發生爭議:一種學說為天賦論,主張知識屬於與生俱來的本性之觀念;另一種學說為理性主義,主張唯有理性推理而非經驗觀察才提供了最確實的理論知識體系。然而,上述的爭議雖然從未中斷過,但它們之間的衝突卻時而激烈,時而緩和。
作為一個認識論的概念,經驗一詞主要指與理性認識相區別的一個認識階段、認識形式,即感性認識。理性主義者將人們對有關事物的見解區分為一般的、易犯錯誤的信念和永久的、已被證實了的真理性知識,並在其中劃出一條深深的鴻溝。他們聲稱,感覺經驗只能產生關於表象世界的意見,由於表象可能使人受到蒙蔽,所以這種得之於觀察的經驗是不可靠的,無法被確認為知識。鑒於此,理性主義者主張全面放棄感覺,而專註於從理性中尋覓真正的知識。還有一些理性主義者認為,許多知識是生而具有的;學習的實質,就在於通過理性能力對內部潛在的內容作出重新發現。他們指出,在這樣一個先驗的知識概念系統中,短促和隨機的臨時性經驗必然找不到它的位置。
一方面,理性主義者認為,知識僅僅存在於一個完美的獨立世界之中。我們感覺到的世界,只是對於完美的知識世界所隱約透露的神秘影像的複製,這種複製可能正確也可能錯誤,所以感性認識處在不確定的狀態之中,其認識的成果也只是一些搖曳的幻影而已。另一方面,理性主義者也往往輕視實踐,貶低科學的價值。由於科學來自觀察和感覺世界中作為實踐運用的知識,因此理性主義者認為這些基於不確定生知識的科學是片面的,甚至不合天賦理念的觀點。在極端的意義上,理性主義者武斷地否認了科學的可能性。
恩培多克勒開始,一種與上述思想截然對立的哲學,即經驗主義學說漸漸興起。經驗主義懷疑理性所依賴的先天印象,認為它們純屬想象出來的幻象,并力圖表明,正是觀察才引起了知識。針對理性主義者放棄感性經驗的主張,激進的經驗主義者聲稱唯有觀察和感覺者是唯一有效的知識源泉;事實上,人的感覺經驗能夠發現和揭示真理。由此,便推動了經驗主義研究感知系統。這也是心理學的開端。
恩培多克勒這位歷史上的第一位經驗論者,為了其哲學目的,不知不覺地展開了一個典型的心理學課題的探討。在他看來,理性主義者所謂人為自身心靈的神秘內涵所吸引而進行實質為記憶的學習,並通過這種學習而獲得知識的天賦主張難以成立。在有關遺傳的實際知識尚未問世之前來談論所謂與生俱來的理念,只能是為擺脫哲學或科學難題的一條捷徑,因此這種主張是無法驗證的。經驗主義希望通過找出知覺的作用機能來堅持知識來源於知覺的觀點,最終反證出理性和先天本性不可能充分知識的源泉。
在西方,與基督教觀念相結合的新柏圖式理性主義長期處於統治地位。直到13世紀,隨著亞里士多德的著作重被發現,理性主義開始走向衰落。儘管由地師承關係,亞里士多德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柏拉圖主義的觀念,但在本質上,他卻是一個經驗論者。他認為,人類認識的對象,是客觀世界的具體事物,即實體,因此需要依靠感覺經驗才能實現和完成這種認識。他說過:“那引起感覺的東西是外在的。……要感覺,就必須有被感覺的東西。”這裡,亞里士多德以感覺乃至知識、認識依賴於外在客觀的信念表明了堅定一致的經驗主義主張和樸素淺顯的唯物主義傾向。

發展歷史


縱觀經驗主義的發展歷史,基本上可以區分為兩類學派:溫和的經驗主義與激進的經驗主義。前者認為,所有的意識觀念均來源於知覺,同時也承認意識的機能(諸如記憶、想象和語言的官能)是內在的能力。相比之下,後者的觀點則更為激進,公開宣稱不僅意念的內容,而且意念的整個過程都不可能存在內部能力,而只能是習得的。
自16世紀起,經驗主義與理性主義的爭論以一種溫和的方式再次爆發。F.培根依據實驗科學,強調感性經驗在認識中的作用。同時,他並沒有把人的認識局限在感性經驗上,而是承認了理性認識的必要性。他認為只有把感性和理性結合起來,運用科學實驗和客觀分析,才能克服認識上的混亂,推動知識的進步。繼培根之後,J.洛克通過對以笛卡爾為代表的天賦觀念論和以G.W.萊布尼茨為代表的唯理論的批判,竭力肯定了經驗主義的原則。洛克指出,人的適應是先天就有的,人的心靈本來像是一張白紙,在它上面並沒有任何天賦的標記或理念的圖式。至於各種觀念和知識是怎樣寫在這張白紙上,進入人的心靈之中的問題,洛克在他的《人類理解論》一書中給出了答案:“我們的全部知識是建立在經驗上面;知識歸根到底都是導源於經驗的。”在具體論證這一原理時,洛克採取了類似於近代心理學的方式。他把一切知識歸結為觀念,而一切觀念又可被分析為簡單觀念。他斷言,簡單觀念是不可再分的,是構成知識的固定不變的、最單純的要素。所有的簡單觀念,都來自外部感官或內省,也就是說,都來自外部經驗或內部經驗。人的心靈處理這些簡單觀念的能力主要有三種:一是把若干簡單觀念結合成為一個複合的觀念;二是把兩個觀念(不令是簡單觀念或複合觀念)並列起來加以考察,形成關係觀念;三是把一些觀念與其他一切同時存在的觀念分開,即進行抽樣,由此形成一般觀念。至此,作為經驗主義集大成者,洛克完成了經驗主義認識論的體系,從而與理性主義展開了長期的不屈不撓的對抗。
激進的經驗主義認為,一切知識都來源於經驗,都可以追溯其起源;不僅沒有任何天賦的或先天的命題。激進的經驗主義者唯一強調感覺經驗而否認理性思維,在他們看來,理性認識是抽象的、間接的認識,思想愈抽象則愈空虛,愈不可靠,愈遠離真理。所以,他們持極端唯名論的觀點,根本否認抽象,否認有普遍概念和普遍命題。例如,J.S.穆勒認為,邏輯和數學的命題也是從經驗中來的,其所以為真理也只是因為它們在經驗中總被發現是這樣的,因而它們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必然的真理,甚而有可能為將來的經驗所修正。
康德提出了一些關於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問題的假設。康德將科學認作人類知識的最高形式,並且確認它起始並同步於人的經驗。然而,康德又認為人類經驗的形成必然地帶有人類心靈的自在特徵。正是人類的心靈才產生了科學所研究的有規則的現象。於是,最終的真正知識——科學就能立足於在心靈中先天具備、因而也就先於經驗而存在、同時又獲得理性證實的基礎之上。康德把這種由先天理性(形式)和後天經驗(質料)結合起來的命題稱作綜合命題,以此來儘力調和或折衷唯理論與經驗論的矛盾,並試圖克服兩者的片面性。
對於心理學而言,學者們更傾向於接受經驗主義而不是理性主義。這在英、美等國已成為一種逐漸強化的趨勢。在這些國家裡,經驗主義是占統治地位的哲學。根據現代的趨勢,經驗主義與理性主義的對立將為天性論與經驗論,或者本性與教養這類人們更為熟悉的辯論所替代。然而,在經驗主義一統天下的局面中也並非沒有例外。例如,N.喬姆斯基就力圖陳述人類語言的句式中有許多屬於先天具備的觀點,並向行為主義式的經驗論發出了挑戰。喬姆斯基依據笛卡爾的語言學觀點,將語言的基礎置於直覺而非經驗,並把語言視作一種相對來說未受其他刺激控制影響的邏輯系統。與此相似,J.皮亞傑也提出認知發展的階段是由邏輯性的方式得以展開,而不是導源於環境的形式,儘管皮亞傑本身並非一個天性論者。總之,個體獲得知識的問題還有待於同個體精神領域的全部內容的發生相聯繫,如此方能完整地揭示其深刻的關係。經驗主義對此作出了努力,但是很明顯,它的理論不是全部的謎底。
如你所見,經驗它是個好東西,很好的東西,你也看見,它阻礙了一些東西。
丟棄一些東西,又收穫一些東西,人就在這拾拾棄棄中成熟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