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濱村

安徽省肥東縣長臨河鎮湖濱村

長臨河鎮湖濱村位於肥東縣南端,地處六家畈鎮中心,瀕臨巢湖北岸,坐落茶壺山下,有著悠久的歷史可謂山清水秀、人傑地靈。湖濱村佔地面積2.1平方公里,農田面積1900畝(其中水田1300畝,旱地300畝、山坡地、林地300畝),主要農作物為水稻、油菜、棉花等。全村轄14個村民組。固定人口2086人,644戶,房屋約2600間。成立了中共湖濱村黨支部支部轄8個黨小組,有正式黨員73人,預備黨員3人。

地方簡介


店忠路、環巢湖旅遊觀光大道橫貫湖濱村境內,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合肥來往巢湖的必經之地,交通作用日益顯著。湖濱村有著依山傍水的獨特生態環境,決定 她是一座環境幽靜、人文底蘊厚實的歷史村居。村裡曾有古民居數百間,但由於年深日久、風雨剝蝕等多種原因現尚存有合肥市僅有的兩處保存較為完好的明末清初 古民居群。修建於建於清光緒十八年的振湖塔是合肥市三郊縣保存尚好的唯一的一座古塔,被列為安徽省文物保護單位,歷盡無數風雨至今依然英姿颯爽的矗立在巢 湖岸邊,似一位和祥的老者注目著勤勞善良的湖濱人在新時代一步步走向幸福生活。自村子建立以來,人們就一直沿襲祖輩們重道興教的優良傳統,創建於1898年的養正小學就坐落本村,不完全統計500多 名社會名流由此發跡,馮玉祥將軍曾為其捐資,張治中將軍曾親臨講課,北洋軍閥海軍次長吳佩之擔任過校長,美國《婦女心聲》雜誌總編輯吳世珊博士、台灣大學 著名的歷史教授吳世緯女士、原蘭州軍區副總司令劉光甫中將、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吳崇庚先生等人都在此留下足跡,時至今日許許多多的海外僑胞仍然心繫故里,為家鄉的建設傾心傾力,先後捐資建設校舍3棟,並復建了吳氏宗祠,眾多名人賦予了這個小村濃濃的文化底蘊,增添了濃厚的歷史氣息。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升入和國家綜合國力的突飛猛進,湖濱村在湖濱村黨支部的帶領下積極融入加速崛起的浪潮中,多次受到上級的表彰嘉獎:1996年被中共肥東縣委授予先進黨支部稱號,被合肥市委評為合肥市“創先爭優奔小康”先進村黨支部;1998年被合肥市委評為合肥市“創先爭優奔小康”先進村黨支部,被肥東縣委評為“五個好”村黨支部稱號;1999年被肥東縣委授予先進黨支部稱號;2000年被合肥市委評為合肥市“創先爭優奔小康”先進基層黨組織;2001年被肥東縣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2003年被肥東縣縣委、縣政府授予防汛抗洪先進單位;2005年被六家畈鎮黨委、政府評為計劃生育先進單位;2006年在長臨河鎮黨委、政府綜合工作考核中獲一等獎;2007年被肥東縣委評為年度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年度全縣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五個好”村黨組織,被鎮黨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2008年被合肥市民政局授予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範單位,被肥東縣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年度全縣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五個好”村黨組織,被長臨河鎮黨委評為基層組織建設工作先進單位;2009年被肥東縣委評為年度全縣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五個好”村黨組織;2010年被鎮黨委政府評為年度信訪工作優秀單位、年度崗位職責綜合考核二等獎、“雙創建”工作先進單位;2011年被肥東縣政府評為為民服務全程代理先進村居,被長臨河鎮黨委政府評為“綠化大會戰”先進單位和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先進單位。湖濱村兩委始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引,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加強組織建設通過“創先爭優”;“用黨旗引領建設新農村,讓群眾過上幸福美滿新生活”;“保持黨的純潔性、迎接黨的十八大”等一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凝聚了一支團結向上為人民謀福利的組織隊伍。在這支隊伍的帶領下湖濱村累計投資5萬元將通往各個自然村的的土路全部鋪上砂石,方便了群眾的生產生活;充分利用“一事一議”資金在玉帶河上架設水泥橋3座,疏通了牛背塘避洪溝1500米,改造了包括趙家巷至棗林崗1200米溝渠在內的多處農村基礎設施;修通店忠路至養正小學到西湖一、二、三、四、五組村民組的“村村通”水泥路1400米;引進投資項目,流轉土地260畝打造苗木花卉基地,給在家群眾提供就業和增加收入渠道;全村共更新變電台區3個,更換線路2000餘米保障了群眾的生活用電和安全用電;積極爭取資金,擴挖深挖了牛背塘、灣塘、牛華背等當家塘為農業生產用水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