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讓·蓬皮杜
法國前總統
喬治·讓·蓬皮杜(Georges Pompidou,1911年7月5日-1974年4月2日),又譯龐畢度),男,法國前總理和總統。
早年參加過社會黨青年組織的活動。1962至1968年擔任法國總理;1959至1962年任憲法委員會委員;1969年6月15日蓬皮杜當選總統。
當選總統后對內沿用第五共和國政治體制,大力發展經濟,對外繼續奉行維護民族獨立政策,同意接納英國參加歐洲共同市場。1973年9月訪華,他是第一位訪問中國的法國國家元首,也是西方國家元首訪華第一人。
1911年7月5日生於法國中部康塔勒省蒙布迪夫市一小學教員家庭。蓬皮杜智力超群,在同齡人中顯得出類拔萃。父母的心愿是希望他將來能成為大學教授。
早年照片
1934年畢業於巴黎高等師範學校文學院並獲巴黎政治學院文憑。
1935—1944年在馬賽和巴黎當中學教師。
早年參加過社會黨青年組織的活動。
1944年8月巴黎解放后結識戴高樂,出任臨時政府總理辦公室專員,從此兩人交往甚篤。
喬治·讓·蓬皮杜演講
1946—1954年任最高行政法院審查官。曾積極資助法蘭西人民聯盟。
1947年3月戴建法蘭西人民聯盟時,蓬為該盟總部辦公室主任。
1948年3月起兼任戴高樂私人辦公室主任。
1946—1949年任游旅事務總署副秘書長,同時在最高行政法院任審查官至1954年。
1953年任洛希爾財團董事,積極為“法蘭西人民聯盟”和“安娜·戴高樂基金會”籌措經費。
1954年2月起在羅斯柴爾德銀行供職,1956至1962年任總經理。
1957年後為名譽審查官。
1958年6月戴高樂再度出任總理,蓬皮杜任辦公廳主任,幫助起草第五共和國憲法。
1959年1月戴就任總統后,蓬一度脫離政界,重任洛希爾銀行總經理。曾充當戴特使與阿爾及利亞臨時政府進行秘密談判,達成導致阿爾及利亞獨立的埃維昂協議。
1959—1962年任憲法委員會委員。
1961年2月作為戴高樂密使去瑞士同阿爾及利亞臨時政府代表談判,簽訂埃維昂協議,導致阿爾及利亞危機的解決。
1962年任總理,是法國歷史上第一個非議員又非部長而直接出任總理的人。
1968年法國發生以學生運動為開端的“五月風暴”,蓬皮杜出面與各方代表談判,未得到戴高樂支持,被迫於7月辭職。
1968—1969年再次當選國民議會議員並任戴派議會黨團名譽主席。
1969年4月戴高樂辭職;6月15日蓬皮杜當選總統,對內沿用第五共和國政治體制,大力發展經濟。對外繼續奉行維護民族獨立政策。在個別重大問題上改變戴高樂立場,如同意接納英國參加歐洲共同市場。
1973年9月訪華。
1974年4月2日因白血病在巴黎去世。
喬治·讓·蓬皮杜生活照
著作
《論布列塔尼古斯》 | 《現代法國的起點》 | 《馬爾羅小說選編》 |
《法國詩選》 | 《恢復事實真相》 | 《難題》 |
蓬皮杜:第一位訪華的法國元首
周恩來迎接法國總統喬治·蓬皮杜
令人感動的是,蓬皮杜此次訪華時已身患癌症。而同樣飽受癌症晚期之苦的周總理親自對接待工作進行周密安排。儘管政務繁忙,周總理還是從北京到外地,全程陪伴蓬皮杜總統。蓬皮杜總統後來多次感言稱,周恩來是他所見過的世界各國領導人中印象最深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