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判”余秋雨
2000年聶作平所著的書籍
2000年10月,在西都市中國文學法庭上,青年作家未然控告余秋雨謀殺散文案的審理正在進行。控辯雙方針鋒相對,言辭激烈,諸多文化名人紛紛出庭為原告或被告作證;全國各大媒體雲集西都,余秋雨卻神秘地消失了,從頭至尾,只是讓其代理人出面……最終,權威的中國文學法庭也無法作出孰是孰非的終審判決,只得宣布無限期休庭……以上就是作者聶作平在書中呈現給讀者的一幕。作者想通過虛擬法庭來對余秋雨散文和“余秋雨現象”作深層次的梳理和反思。
![聶作平](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7/8/m781edb177316bda8e0d40aaf60662d92.jpg)
聶作平
在這部書里,聶作平以虛擬法庭的形式,讓原告未然和被告代理人張三興為代表的有關余秋雨的兩種截然不遇的觀點充分交鋒,由此來對余秋雨散文和“余秋雨現象”作了深層次的梳理和反思。
文化人視野中的余秋雨(代序)
訴訟狀與答辯狀 2000年10月9日,星期一 作家未然訴余秋雨謀殺散文案
法庭辯論第一天 2000年10月10日,星期二 原告訴余秋雨謀殺散文的證據之一:臆想和猜測謀殺了散文的嚴謹與莊重
法庭辯論第二天 2000年10月11曰,星期三 原告訴余秋雨謀殺散文的證據之二:裝腔作勢謀殺了散文的真實與平易
法庭辯論第三天 2000年10月12日,星期四 原告訴余秋雨謀殺散文的證據之三:余式矯情謀殺了散文的真誠與深刻
法庭辯論第四天 2000年10月13日,星期五 原告訴余秋雨謀殺散文的證據之四:信手亂貼文化標籤謀殺了散文的文化品質
法庭辯論第五天 2000年10月14日,星期六 原告訴余秋雨謀殺散文的證據之五:日益明顯的模式化謀殺了散文的獨創性 原告訴余秋雨謀殺散文的證據之六:余秋雨散文中硬傷累累
法庭辯論第六天 2000年10月15日,星期日 原告訴余秋雨謀殺散文的證據之七:余秋雨對待批評的態度古今少有
法庭辯論第七天 2000年10月16日,星期一 原告訴余秋雨謀殺散文的證據之八:正在成為文化明星的余秋雨 事實上早已與文化無關,而是商業炒作 的產物,實用與實俗的結果
法庭辯論第八天 2000年10月17日,星期二 原告訴余秋雨謀殺散文的證據之九:余秋雨成為明星式的公眾人物,與學者的特立獨行和他一再鼓吹的獨立的 文化人格越來越遙遠
法庭辯論第九天 2000年10月18日,星期三 原告訴余秋雨謀殺散文的證據之十:余秋雨沒有資格進行文化拷問
“審判”無結果…… 2000年10月22日,星期天
一千個余秋雨 ——關於余秋雨的一次民意調查
余秋雨又來了(代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