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疹性蕁麻疹
嬰幼兒及兒童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
丘疹性蕁麻疹又稱蕁麻疹性苔蘚、嬰兒苔蘚。是嬰幼兒及兒童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但成人也可患此病。往往同一家庭中幾人同時發病。春秋季節發生較多。本病是一個以癥狀特點而命名的疾病,實際上本病即為蟲咬皮炎。臨床特點為散在性、性質稍堅硬、頂端有小皰的丘疹。周緣有紡錘形紅暈,自覺瘙癢。
● 皮膚科
大多數發病主要昆蟲叮咬有關,如蚊子、臭蟲、蚤、虱、蟎、蠓等叮咬后引起的過敏反應。個體素質對昆蟲叮咬反應不同。昆蟲叮咬皮膚后注入唾液,使對這些物質過敏的兒童產生本病。這是一種遲發性過敏反應,致敏需10天左右,此時再受叮咬則促成皮疹發生。反覆叮咬可產生脫敏作用,因此本病一般在7歲左右停止發病。
皮損多發於軀幹,四肢伸側。群集或散在。為綠豆至花生米大小略帶紡錘形的紅色風團樣損害,有的可有偽足,頂端常有小水皰,有的發生后不久便成為半球形隆起的緊張性大水皰,內容清,周圍無紅暈。呈皮膚色或淡紅色或淡褐色,有的皮疹為較硬的栗粒大丘疹,搔抓后呈風團樣腫大。新舊皮疹常同時存在。一般幼兒患者紅腫顯著,並有大皰,常有劇癢而影響睡眠。搔抓可引起繼發感染。皮疹經1~2周消退,留下暫時性的色素沉著,但有新疹可陸續發生使病程遷延較久。常複發,一般無全身癥狀。局部淋巴結不腫大。
● 發病前有明顯蚊蟲叮咬病史。,往往家庭中幾人同時發病。
● 自覺瘙癢。
● 常因劇癢而影響睡眠。
● 搔抓可引起繼發皮膚感染。
● 皮疹多發於身體背側、上肢外側、下肢前側,皮膚可見集群或散在紅色丘疹。
● 綠豆至花生米大小,呈紡錘形紅色風團樣,高於皮膚,中央常有小水皰、皰液清亮,抓破后形成漿液性或血性結痂。
● 皮疹可分批反覆發作,1~2周后皮疹可逐漸消退,有色素沉著,但有新疹可陸續出現,使病程長久,常複發。
● 丘疹性蕁麻疹通過臨床表現特點即可診斷,無須特殊檢查。
● 醫生診斷丘疹性蕁麻疹,主要依據有明顯蚊蟲叮咬史及臨床表現特點,往往家庭中幾人同時發病,集群或散在的不對稱分佈的風團樣丘疹、有的頂端有小水皰,劇烈瘙癢而影響睡眠通常可以做出診斷。
與蕁麻疹的區別是本病不是單純的風團,而是風團樣損害。
1.Hebra痒疹
是以四肢伸側為主的米粒至綠豆大丘疹,浸潤明顯,多對稱分佈,可見抓痕、血痂、濕疹化等,常伴有淋巴結腫大。水痘有丘疹、水皰,紅暈顯著,頭皮和黏膜亦有發疹,有的呈黑褐色痂,癢輕,有前驅癥狀和輕度全身癥狀。
2.大皰性丘疹性蕁麻疹
患兒常同時伴有風團樣損害,根據皮疹性質,結合病史,則易與類天皰瘡和大皰性表皮鬆解症相鑒別。
● 丘疹性蕁麻疹,主要依靠藥物治療。
● 中藥:服用防風通聖丸,或荊防湯、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 不僅影響美觀,常因劇癢而影響睡眠。
● 劇癢搔抓后可引起繼發皮膚感染。
● 常複發。
● 合理用藥、注意個人及環境衛生、避免蚊蟲再次叮咬,預后良好。
● 注意個人及環境衛生,消滅家庭中可叮咬人的昆蟲,避免食用可疑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