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宗寺
梵宗寺
梵宗寺位於赤峰市翁牛特旗烏丹鎮西北4公里處,是該旗目前僅存的一座較完整的古建築群。始建於清雍正十年(1732年),3年後毀損於洪災。清乾隆八年(1743年)又重建,乾隆帝賜名為“梵宗寺”,並親自用蒙滿漢藏四種文字題寫匾文。
整個建築群由山門(天王殿)、正殿、東西配殿、後殿(丈八佛殿)、關帝殿、經卷殿等組成,現存115間,總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殿宇皆為青磚瓦木架結構,屋脊特色各異,人物、游龍、飛鳳、禽鳥、花卉等雕刻繪畫,形態逼真。寺院西側約200米處,有27米高的菩提塔,每年前來參加佛事活動的信教群眾達10萬人次。
1985年,此寺列為內蒙古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梵宗寺
每座殿宇都建築在石台基之上,都為青磚灰瓦木架結構,梁枋上繪有多彩的游龍和花卉,牆上還保存有一批壁畫,以及精美的雕刻等。這是赤峰地區現存規模較大、保存較完整的古建築群。寺院周圍樹木茂密,環境優美。
梵宗寺
景色綺麗、環境清幽的梵宗寺,坐北朝南,依山而建,隨地勢高低而形成階梯式院落。整體布局莊嚴肅穆,氣勢超俗,南半部明朗開闊,北半部嚴整緊湊。
寺院以正殿和配殿作為稱式,即以山門(天王殿)、正殿(大雄寶殿)、後殿(彌勒殿)為縱軸線,兩側有配殿陪襯,組合成幾個封閉式的四合院。殿宇皆為青磚瓦木架結構,殿宇與殿宇間各具特色,屋脊形式各異,崇宏雄偉,匠心獨具,相設奇麗,額枋與梁枋上下的彩繪栩栩如生。人物、游龍、飛鳳、禽鳥、花卉等,形態逼真,活靈活現。殿頂為布筒瓦頂,均有蓮花或獸面三角形式滴水和圓勾頭,正脊多為清水脊,兩端設有龍吻。垂脊和戧脊的垂獸、戧獸和獅、馬、形神兼備,充滿了靈性。建築物上的各式浮雕,技藝精湛,巧奪天工。
梵宗寺
在丹迥·冉納班雜活佛的倡導主持下,本著契理契機,莊嚴國土,利樂友情的目的,為"培養愛國守法,愛教清靜,有知識,有能力,能持理,弘揚佛法"的新僧人,以迎接新世紀現代科學文化的挑戰,梵宗寺從提高僧人的思想文化素質,樹立良好的道風、學風,建立健全管理組織和規章制度入手,在新建的1700平方米的二層樓天井,開闢教室三間,增設了投影機和微機等先進的教學設備,聘請國內有關大學的資深教授,專事系統的佛學、古代漢語、現代漢語、蒙古語、英語等科目的授課。
按活佛丹迥·冉納班雜的設想,通過鍥而不捨得努力,最終將梵宗寺辦成學院式寺院。為此,寺院設立了圖書館、資料室、檔案室和電腦室,建起了"蒙藏診所"。為中國國內佛教大德善知識以及佛學專家學者進行學術研究和交流提供方便的"活佛府邸"和"居士樓",也已列入建設規劃中。尚處在草創階段的寺院辦學形式,在國內首屈一指,內蒙獨一無二。
梵宗寺主管日常工作的大喇嘛佐巴尖措,1980年10月出家受戒,1997年在喀喇沁旗龍泉寺任住持期間,主持了龍泉寺的修復工作,他還參與了其他三座寺院的修復,成績卓然。他還被內蒙古自治區和赤峰市評為“先進僧人”、“模範住持”,所主持的寺院,獲得了"先進寺院"的稱號。梵宗寺也於2004年4月獲得了赤峰模範寺院"的殊榮。
1985年,梵宗寺被列為內蒙古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被批准為宗教活動場所。
梵宗寺
航空:赤峰機場每天有到北京、呼和浩特等地的航班往返。
鐵路:赤峰站位於市區南部、昭烏達路的最南端,從赤峰至北京、呼和浩特、瀋陽、大連、錦州、承德都有列車直達。
公路:赤峰長途汽車站就位於火車站前的廣場上,111國道穿境而過。赤峰至北京、天津、秦皇島、石家莊、瀋陽、唐山、錦州、朝陽均有車直達。
北京北站 2559次列車 晚上 21.33發車 早上7.15到達赤峰 票價:123卧鋪(7.1調價后價格)赤峰到北京:2560次列車 赤峰站始發 20.20 早上 6.15到北京 總的來說還是很方便的!到了赤峰,乘坐前往赤峰翁牛特旗的公交車即可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