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鳳溪村
上鳳溪村
截止2010年底,該村有農戶95戶,共有鄉村人口429人,其中男性226人,女性203人。該村到2010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9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29.1畝。截止2010年底,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8人,黨員中男黨員3人,女黨員5人。
上鳳溪村,位於古屏線沿路,距福建省寧德市屏南縣縣城4公里,全村由上、下鳳溪兩個自然村組成,共145戶736人,耕地面積1295畝,山地面積2872畝。近年來,該村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成效明顯,糧食、食用菌、水果、養殖四大產業逐步形成。傳統糧食年產量422噸,食用菌年種植30萬袋,主要品種有花菇、茶樹菇、杏鮑菇、滑菇等。晚熟水蜜桃種植面積達1500畝,達到戶均10畝,人均近100株。養殖業迅猛發展,蛋鴨、三黃雞、豬、羊等畜禽年供應量達50萬隻。湧現出綠源、華僑、麗珠等規模較大的農莊,為該村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屏城鄉上鳳溪村,環境幽美,一條清悠的小溪從中穿過,一座二十多米長的挑梁式風雨橋橫跨兩岸,岸邊古木蔥蘢,橋南靠山處有一座南方少有,屏南獨有的廟宇——包公殿。包公殿是一座白牆、黑瓦,重檐翹角歇山頂的清代建築。面積約60多平方米,四扇抬梁式的殿堂小巧精美,古樸莊嚴。其後方神台上正中塑像面如鍋底,雙目如電。左右是兩尊面目端莊的文官,兩邊各塑兩員虎將。神台前上方是一具有明代建築風格的藻井,藻井四周鑲嵌四龍八鳳木雕。殿正中有兩副對聯(見1、2聯),聯語內容充分說明該殿供祀的乃是北宋名臣,人稱青天大老爺的包拯。以此類推,左右文官中有一位應是包拯的左膀右臂公孫策,兩邊的四員虎將該是王朝、馬漢、張龍、趙虎。供祀包拯的廟宇,北方地區較多,南方較少。上鳳溪村為何不建佛寺或其他神廟而獨建包公殿,原因難以稽考。但多數今人之見,均認為上鳳溪乃屏南包姓人口的發祥地,現該村居民中包姓占絕大多數,而包拯又是包氏家庭足以引為自豪的歷史人物,因此,上鳳溪人建包公殿供祀包拯也在情理之中。
截止2010年底,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74畝(其中:田160畝,地114畝),人均耕地0.66畝,主要種植糧、蔗、煙、茶等作物;擁有林地866.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91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22畝,主要種植茶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5畝,其中養殖面積5畝;其他面積2967.5畝。
該村截止2010年底,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95戶通水。有95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95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50戶。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截止2010年底,距離最近的車站2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輛,拖拉機2輛,摩托車20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6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6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8 畝。
該村到2010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6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69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72.1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23.1萬元,佔總收入的71.5%;畜牧業收入25萬元,佔總收入的14.5%(其中,年內出欄肉豬600頭,肉牛20頭,肉羊40頭);林業收入2萬元,佔總收入的1.2%;第二、三產業收入8萬元,佔總收入的4.6%;工資性收入11萬元,佔總收入的6.4%,其他收入3萬元,佔總收入的1.8%。農民人均純收入26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0人,到雲南省外務工10人。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煙、茶、蔗,主要銷往昌寧縣內。2010年煙、蔗、茶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93.1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54%。該村發展煙、茶、蔗特色產業。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新慶小學,中學生就讀到勐統中學。截止2010年底,該村距離中學3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0人,其中小學生14人,中學生6人。
截止2010年底,該村有農戶95戶,共有鄉村人口429人,其中男性226人,女性203人。其中農業人口425人,勞動力230人。該村均為漢族。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417人,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89人;享受低保26人;五保戶6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2公里,距離鎮衛生院2公里。
該村到2010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9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29.1畝。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 粘貼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
截止2010年底,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8人,黨員中男黨員3人,女黨員5人。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1、村內基礎設施薄弱,主要表現在進村道路為未硬化的土路。2、產業發展滯后、農民的科技意識淡薄。3、村內衛生條件差,人民群眾看病難。
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生產、生活條件;2、大力發展茶葉、香料煙、甘蔗、畜牧業產業;3、加強農民實用科技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