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桂林電子工業學院
公辦的專科學校
桂林,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聞名於世。1960年,桂林電子工業學院的前身——桂林機械專科學校就誕生在這個美麗的城市。學校先後更名為桂林機械工業學校、桂林無線電學校。1980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在桂林無線電學校的基礎上成立桂林電子工業學院。學校先後隸屬於第四機械工業部、電子工業部、機械電子工業部、中國電子工業總公司、信息產業部。2000年管理體制轉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是廣西重點建設的5所高校之一。
2006年2月,教育部同意桂林電子工業學院更名為桂林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3月,桂林電子工業學院成為信息產業部與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建校以來,一代又一代的桂電人自強不息、艱苦創業,學校在艱難困苦的條件下不斷發展壯大。尤其是辦大學的短短25年來,學校教育事業實現了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從單一的工科院校發展成為了一所以工為主,電子信息類學科優勢突出,多學科交叉滲透、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
廣西桂林電子工業學院
學校現有15個教學單位,設有31個本科專業,1993年獲准成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有18個碩士學位授予學科;2003年獲得工程碩士單位授予權,在5個學科領域具有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2003年獲得與合作高校開展聯合培養博士學位研究生工作的資格,2004年開始在信號與信息處理學科聯,合培養博士學位研究生。目前在校全日制各類學生近15000人。
學校擁有7個信息產業部重點學科,4個自治區重點建設學科;4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5個廣西高校重點建設實驗室,18個科學研究機構,在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機械電子工程和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學科領域的研究已經進入國內先進行列。“十五”期間,共承擔了國家“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基金項目等國家級科研項目51項;承擔國防科技項目84項,省部級科研基金、科技攻關項目等187項;共有43項成果獲獎,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國防科技進步獎5項。1997年以來,承擔國家級教改項目、教育科學規劃課題4項,自治區級85項,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獲自治區級教學成果獎15項。
硬體設施
學校目前佔地面積2756畝,分為西校區、東校區和堯山校區。堯山校區規劃用地6000畝,一期工程已部分建成並已投入使用,堯山校區建成后將成為一個具有桂林山水及桂電學科特色的生態型數字化校園。學校校舍建築面積58.83萬平方米,有28個教學實驗室(中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1400萬元,紙質圖書總數130.3萬冊,中外文現刊1788種,引進美國IEL、荷蘭ElsevierScience期刊全文等國內外31個電子文獻資料庫。作為首批進入中國教育科研網的百所高校之一,校園網在教學、科研、管理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專業設置 | ||||
工學 | 管理學 | 理學 | 文學 | 教育學 |
法學 |
教師隊伍中具有碩士學位、博士學位的佔60.7%,具有高級職稱的佔30%,有13名教授被上海交通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重點高校聘為博士生導師。經過多年建設,形成了一批以學科帶頭人為核心的結構合理、優勢互補、團結協作、勇於攻關的學術梯隊,他們中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34人,全國優秀教師5人,省部級突出貢獻專家6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人,廣西“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選10人,廣西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9人,廣西高校跨世紀學術帶頭人培養對象4人。
學校注重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已與美、法、日、澳等國的近30所大學建立了友好關係,開展學術交流、項目合作和人才培養工作,並招收來自美國、越南等國家的留學生。
辦學理念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學校將一如既往地秉承學校勤儉顯本色、創新鑄靈魂、質量如生命、人才立根本的辦學理念,發揚桂電人多年來形成的自強不息、艱苦創業的精神,努力培養務實、創新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實現學校持續穩健的發展,為電子信息行業和區域經濟提供更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學生成績
學校注重加強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實踐教育。《大學生創新實踐基地的建設與實踐研究》項目獲2005年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003年,“大學生創新實踐基地”被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命名為“全國青年科技創新示範基地”。自1999年以來,學生在參加“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和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中,共獲得了全國獎35項,其中全國一等獎15項,獲得省部級獎56項,2001年獲得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最高獎“索尼杯”,2004年參加第三屆CCTV全國大學生機器人電視大賽排名第五,2004年在中國自動化學會舉辦的濱州機器人大賽中獲舞蹈機器人比賽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