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瀆神·河上望叢祠
河瀆神·河上望叢祠
河瀆神·河上望叢祠,是晚唐溫庭筠創作的詞。
【名稱】《河瀆神·河上望叢祠》
【年代】晚唐
【作者】溫庭筠
【體裁】詞
【出處】《花間集》
河瀆神
河上望叢祠,廟前春雨來時。楚山無限烏飛遲,蘭撐空傷剔離。
何處杜鵑啼不歇?艷紅開盡如血。蟬鬢美人愁絕,百花芳草佳節。
⑴叢祠——樹叢中的古祠,《史記·陳涉世家八“令吳廣之次近所旁叢祠中,夜簧火狐鳴。”
⑵楚山二句——楚地山嶺連綿無盡、飛鳥徘徊;在船上見景生情,空有離別之痛。棹:同耀,船槳。這裡以“槳”代船,蘭掉指用蘭香木所造的船,泛指精美的船。
⑶蟬鬢二句——美人蟬鬢更薄,愁苦到了極點,而自然界卻正是百花爭艷、芳草如茵的最佳時節。
這首詞寫女子傷別。
上片立足於“望”,著眼於“別”。“河上”點明女主人公所在船上。“叢祠”以下,皆為望中所見,也滲透望中所感:春雨蒙蒙,正好巧妙帶出離別時的迷茫心境;江天寥闊,楚山有情,鳥似戀春而遲飛,這實在也是離人情懷的曲折表達、感情的外射;“蘭棹”句更為婉轉深透,見船而聯想到郎君的遠離。而棹從水中舉起,水珠滴下,也有如惜別的眼淚,更修飾以“空”字,無情有理,進入一層,看似痴想,實則深厚,不言人情而人情自見。
下片緊接上片的一個“傷”字,縱筆馳騁,遠揚開去。開始二句借物寄怨。杜鵑的啼叫聲是“不如歸去”,杜鵑花開,夫君應該返回。而現實是他偏偏離去了,這正好反襯出離情的痛楚。思路迴環,筆情跳脫,並用“不歇”狀聲,“如血”烘色,更使哀情激越,如泣如訴。末二句用人美、時美,反襯傷時、傷懷。
溫庭筠
(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溫彥博裔孫。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生活放浪,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因薄其有才無行得罪宰相令狐綯,取憎於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公元859年(大中十三年),出為隋縣尉。徐商鎮襄陽,召為巡官,常與段成式、韋蟾等唱和。後來,歸江東,任方城尉。公元866年(咸通七年),徐商知政事,用為國子助教,主持秋試,憫擢寒士。竟流落而終。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溫庭筠精通音律。其詩辭藻華麗,穠艷精緻,內容多寫閨情,僅少數作品對時政有所反映。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然題材狹窄,多寫婦女離愁別恨之作,簡潔含蓄、情深意遠,但傷之於柔弱穠艷。在詞史上,溫庭筠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存詞七十餘首。後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