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運動

1945年黃汲清先生提出的概念

喜馬拉雅運動是中國地質學家黃汲清先生於1945年提出的,用於表示中國境內新生代的造山運動。這一概念為地球科學家普遍接受,但在構造運動分期與地球動力學背景的認識上存在分歧。喜馬拉雅運動可以簡稱為喜山運動,在歐洲稱新阿爾卑斯運動。它是以造山運動、斷裂運動和岩漿活動為主要特徵。

簡介


喜馬拉雅運動
喜馬拉雅運動
新生代以來的造山運動被黃汲清稱之為“喜馬拉雅運動”(Himalayaorogeny)。這一造山運動因首先在喜馬拉雅山區確定而得名。

影響


喜馬拉雅運動
喜馬拉雅運動
這一運動對亞洲地理環境產生重大影響。西亞、中東、喜馬拉雅、緬甸西部、馬來西亞等地山脈及包括中國台灣島在內的西太平洋島弧均告形成,中印之間的古地中海消失。這一運動中,中國東西地勢高差增大,季風環流加強,自然地理環境發生明顯的區域分異:青藏隆起為世界最高的高原,第三紀的熱帶、亞熱帶環境被高寒荒漠取代;西北地區因內陸性不斷增強而處於乾旱環境;東部成為濕潤季風區。一般認為,喜馬拉雅運動分為3幕:第一幕發生於始新世末、漸新世初,青藏地區成為陸地,從而轉為剝蝕區;第二幕發生於中新世,地殼大幅度隆起,伴以大規模斷裂和岩漿活動;第三幕發生於上新世末、更新世初,青藏高原整體強烈上升,形成現代地貌格局。中國所有高山、高原現今達到的海拔高度,主要是喜馬拉雅運動第三幕以來上升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