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當瑤族鄉
里當瑤族鄉
里當瑤族鄉位於馬山縣東部,鄉人民政府駐里當街,距縣城32千米。面積152平方千米。年末全鄉總人口20723人。轄北屏、龍琴、里當、內錢、加榮、太平、青龍、雅聯、龍那、龍桂10個村委會。
里當瑤族鄉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馬山縣下轄的民族鄉,經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於1996年6月10日正式成立,是縣內僅有的兩個瑤族鄉之一,也是馬山縣最年輕的行政鄉,下轄有北屏、龍琴、里當、內錢、加榮、太平、青龍、雅聯、龍那、龍桂10個行政村,398個自然屯,面積152平方公里。
全鄉總人口20723人,居住著瑤、壯、漢等民族。生活在這裡的瑤族同胞和各民族兄弟一起,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齊心協力劈山開路,艱苦奮鬥,鑄造了矚目輝煌。
耕地面積1084公頃。全年糧食播種面積2023公頃,糧食總產量382.3噸;經濟作物種植面積27公頃。完成農業總產值2608萬元(現行價),地方財政收入4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75元。主要特產有里當土雞、黑山羊、竹子、金銀花。
里當瑤族鄉
1996年,里當建鄉初期,全鄉10個行政村除了4個靠近公路沿線的通村路,其他村均不通公路,398個自然屯只有一個通屯路,行路難是里當百姓第一難;全鄉僅有6個蓄水池,乾旱時村民要到4公里至5公裡外挑水,里當沒有河流,人畜吃水用水全靠老天下雨,莊稼只能種耐乾旱的玉米(0,-1650.00,-100.00%吧),飲水難是里當百姓第二難;全鄉只有22戶建有沼氣池,燒火難是里當百姓第三難。那時,村委會沒地方辦公,村民們住著草屋木樓。當時只有鄉政府所在地及公路沿線的不足5000人能用上電。
自強不息的里當瑤族鄉各族人民沒有被惡劣的自然環境和艱難的發展條件嚇倒,他們敢叫石山低頭讓路。瑤鄉人民在黨委、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僅用8個月的時間就從懸崖峭壁上修出了第一條7公里長的加榮村公路,這條路的修通解決了沿途15個自然村1080多人的交通難問題。從此,點燃了瑤鄉人民劈山築路的信心和希望,“群眾自籌為主,上級扶持為補”的全民大辦交通熱潮在這大山裡多次掀起。目前,全鄉開通了134條屯級路,總里程176公里,覆蓋256個自然屯,60%以上的村寨通了公路,72%的群眾基本解決了交通難的問題。
1998年春,為了改變“三日無雨地冒煙,一天落水水連天;年年種地不見糧,代代受苦永無邊。”的飲水難狀況,瑤鄉會同水利、民政部門,發動全民行動大打一場解決人畜飲水困難的攻堅戰,他們僅用3個月的時間,修建了1427個水櫃,完成自治區要求的基本解決貧困縣鄉群眾飲水困難的任務。目前,瑤鄉修建家庭水櫃2276個、蓄水池87座、引水工程16處9.8公里,解決了13855人、20800多頭牲畜飲水難問題。清甜的山泉流進村寨,流進農家,流進群眾的心田。
瑤鄉成立后,瑤族鄉人民每個人最少籌資200元,日夜豎桿拉線使大部分村屯通了電。2002年,鄉黨委、政府抓住農村電網改造時機,發動群眾籌資投勞,架設新線路,使現代電網覆蓋了瑤鄉的千山萬。目前,里當瑤族鄉建起沼氣池1638座,沼氣池入戶率達35%。全鄉10個行政村興建的10座村委辦公樓代替了1996年行政村辦公用房均是六七十年代修建的泥瓦房或木瓦房的狀況。
里當瑤族鄉
1996年,全鄉只有玉米單一種植品種,良種化面積只有1%,糧食平均畝產210斤,生活難是里當百姓第四難。
10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以及民族事務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生活在這裡的瑤族同胞和各民族兄弟一起,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齊心協力劈山開路,艱苦奮鬥,鑄造了矚目輝煌。
里當瑤族鄉
面對“九分石頭一分土”的惡劣自然條件和落後生產方式,這裡的人民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帶領下,迎難而上,十年如一日,探索到了“山頂林,山腰竹,山腳花”的經濟發展思路,打造了竹子、金銀花、辣椒、桑樹、黑山羊、里當香雞等山區特色經濟品牌,鋪就瑤族山鄉脫貧致富的道路。
10年來,當地黨委、政府把“三農”工作作為重點來抓,大力實施“科技興鄉”戰略,積極開展科技下鄉服務工作,引導群眾大力推廣“良種良法”。全鄉良種化種植面積從1996年的1%增至2006年的95%;目前全鄉糧食平均畝產為375公斤,是1996年的3.5倍;糧食總產量375萬公斤,比1996年糧食產量翻一番。
里當瑤族鄉
最讓里當人驕傲的是,享有盛名的里當雞已被廣西家禽品種委員會認定為地方特色品種,並註冊商標。據介紹,為了擴大養殖規模,打造里當雞品牌,全鄉投入19萬元建成了6000羽種雞的種雞場,年可向農戶提供40萬羽雞苗。成立了里當雞協會,建成了一個養殖示範場,協會輻射帶動養殖戶550戶,採取大棚養殖、小棚養殖,散養和扶貧送養形式,養殖規模是1996年的10倍。鄉黨委、政府還爭取扶貧資金17萬元,引進優質杜東良種母豬229頭,發放給貧困農戶養殖,採取公司+農戶的模式為養殖戶提供養殖技術,並負責保價收購豬花,降低農戶的養殖風險,保證了養殖戶的經濟收入。這個項目發展良好,杜東母豬的養殖可望成為瑤鄉又一特色經濟產業。
2007年,良種玉米種植面積覆蓋率達95%以上,建立防災增收玉米種植示範基地80畝,農民人均純收入1660元,全鄉種植金銀花累計2萬多畝,種植竹子、尾葉桉、苦楝、春椿等累計3.5萬畝、300多萬株,農民收入大幅增長;
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農業生產總值年均增長6%,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5%。十年風雨路,各族人民不畏艱難,與惡劣的生產生活條件做不懈鬥爭,並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1996年前,全鄉孩子就學難成了百姓的心頭病。百年大計,教育為本。10年來,里當瑤族鄉實施科教興鄉戰略,全鄉中小學校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促進教育事業不斷發展。目前,全鄉中小學校教學用房基本實現樓房化,共有小學校舍面積8562平方米,初中有校舍面積3659平方米。如今,全鄉在職教師166名,教師合格率100%,適齡兒童入學率也達到了99.58%。
1996年,全鄉僅有一個門診部,6名醫務人員,就醫難是里當百姓第五難。
經過10年發展,2007年,全鄉16101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佔全鄉農業總人口的79%,里當鄉衛生院現在擁有總面積為1600平方米的醫療用房和職工住房,以及B超機、心電圖機,電子生物分析機等醫療設備,鄉衛生院的軟硬體設施達到了農村醫療甲級標準。目前,全鄉產婦入院分娩率達到了85%以上,兒童計劃免疫覆蓋率達到了100%,逐步解決了里當群眾的“看病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