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南江鎮的結果 展開

南江鎮

四川省南江縣南江鎮

徠南江鎮是四川省南江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原名治城鎮、城關鎮,1983年12月更名。南北朝時為東巴州的治所。

基本情況


南江鎮位於米倉山南麓,地處東經105.50',北緯32.31',最低海拔475米,淺丘山區,東鄰趕場鎮,南靠東榆鎮,西與團結鄉相連,北與橋亭鄉接壤,境內交通發達,郵電通訊便捷,是南江縣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距國家風景名勝區光霧山風景區10公里,鎮內山勢形若“公”字,河流形若“幾”字,故有“公山幾水”之別稱,又因其經濟繁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富和迷人的“小香港式夜景”,故又有“川北明珠”之雅稱。全鎮轄20個村,102個村民小組,13個社區,70個居民小組,幅員面積114.7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0802畝,常住人口111085人,戶籍人口76906人,鄉鎮從業人員48864人。鎮黨委下轄目前共有黨的基層組織73個,目前共有黨員1617名。2015年,全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2377萬元比上年增長6.59%,人均生產總值12121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4500萬元,招商引資3500萬元;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6.47%;地方財政收入實現12850.3萬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24687元比上年凈增337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8142元比上年凈增1466元。
四川省南江縣南江鎮
四川省南江縣南江鎮

歷史沿革


南北朝時代的北周閔帝時,在這裡設立東巴州的治所,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置集州,以難江縣屬之。州、縣治所均在今南江鎮。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集州為符陽郡,難江縣屬之。郡縣治所均在今南江鎮。肅宗乾元元年(758年)復置集州(州治所在今南江鎮),領難江(治所在今南江鎮)、平桑、長池三縣。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改難江縣為南江縣,治所在今南江鎮。在清代中期為治城場,屬崇清鄉。清朝末年為一區所屬的治城場。民國初年沿用清代建制。民國24年(1935年),屬一區治城聯保,為聯保辦事處所在地。民國37年(1948年)設治城鎮。民國時期治城鎮,幅員不到一平方公里,人口不足兩千,沿河的河街為主要街道,鎮內房屋陳舊,主要為“穿斗”結構瓦房,街道狹窄凹凸不平,白天行人稀疏,黑夜惡犬傷人,當時流傳的順口溜“好個南江縣,走攏才看見;大堂打板子,四門都聽見”是當時的真實寫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49年12月19日南江解放,1951年4月正式沿用設立治城鎮到1953年。1953年治城鎮更名為城關鎮,屬城關區管轄,1977年直屬縣人民政府管轄,1983年12月,沿用近30年的城關鎮正式更名為南江鎮至今。
1988年以前南江鎮只有文星、朝陽兩個村,1988年9月又分別將小河鄉的黃金村、紅塔村及小河鄉的槐樹村一社、水洞鄉的光輝一社合併為莊房村,碾盤鄉石光村一、二社合併為公山村,元山村的一、二、三社、紅衛村的一社合併為元山村,新調整的5個村整體劃歸南江鎮管理,全鎮共有7個村21個村民小組。為了便於管理,2001年,經縣政府批准,將公山村與文星村合併為文星村,將莊房村並人黃金村,全鎮有5個村,18個村民小組。2005年3月行政區劃調整后,將原碾盤鄉、水洞鄉劃歸南江鎮管轄,至此,南江鎮所轄20個村,102個村民小組。隨著城鎮建設的擴展,為便於社區管理,2001年將原有水碼頭、回龍橋、南門口、麻柳灣4個居委會重新界定為大堂壩、春場壩、西佛山、朝陽、南磷路、沙溪壩6個社區居委會, 2002年10月,縣政府在南江煤礦的基礎上成立楊家河社區並劃歸南江鎮管理。

名勝古迹


南江鎮歷史悠久,名勝古迹多,特別是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在鎮內留有許多遺址。
陽八台新石器文化遺址。縣城東5里的白鶴村有陽八台,1977年冬,在這裡開挖相距70米的兩口塘時,出土一批石器、陶器。其中石器36件,有斧、矛、鋤、穿孔器、刮削器、球形和環形飾物等。陶片有:粗繩紋、細繩紋的夾沙灰陶,平行線條紋或划紋的夾沙紅陶和無紋細泥紅陶。經鑒定,初步確定為新石器時代人類遺物,距今5000--9000年。遺址已列為文物保護單位。
紅四門。原名“迎暉門”,為紀念1933年2月1日紅四方面軍從此門入城解放南江改為現名。它位於縣城東街與上河街之間,古城之東門,青條石壘砌的城門,拱高3.83米,牆高5米,門寬3.64米,深9.4米。1981年列為地級文物保護單位。
天開蕊榜。縣城南門大橋頭,幾水南岸有山壁立,其頂處有矩形巨大石壁,懸岩奇險,清道光十年(1830年),知縣張去行書“天開蕊榜”四個大字,鐫於石壁。字高2.3米,數里之外,清晰可見。筆力勁遒,結構嚴謹,素為書法推崇。
沙溪壩宋墓。縣城東2公里沙溪壩,壩頭有宋墓數丘,據傳,其一為宋人岳飛嫡裔樂之震墓(因避檜禍易姓樂)。其二為宋太學生,之震子樂鼎森墓,碑記完好。現已列為文物保護單位。
太子洞。縣城東門溝內一公里許有菖蒲洞,菖蒲叢生,流水淙淙,景色宜人,為歷代遊人樂往之地。洞中石壁,代有石刻,年號可辨識者有:唐太和丁未,宋紹興甲年,淳熙甲辰,嘉定任申,明嘉清甲午、天啟,清光緒丁未等。相傳唐章懷太子李賢曾來此遊覽(考證唐史,恐系殤帝李重茂。據《舊唐書》、《資治通鑒》載:太子重茂於景龍四年六月即帝位。未幾遜位於叔父相王。景雲二年,受封襄王,遷於集州。三年後轉房州剌史)。其二為宋太學生,之震子樂鼎森墓,碑記完好。現已列為文物保護單位。
南江鎮城區地圖
南江鎮城區地圖
斷渠。城東2公里有一斷渠,系一億五千萬年前中生代侏羅紀時期造山運動時,由於向心力和離心力的不平衡而造成的裂變地貌。渠谷縱橫交錯,怪石倚迭。擬人狀物,似禽如獸。鬼斧神工,百態千姿。渠內原始人的股骨化石,中國科學院古人類研究所的專家認為:“大巴山是長江、黃河兩大流域的結合部,斷渠的化石,對中國人類的發展,有重要的科研價值”,渠內新近發現石鋤、石斧、礪石場等遺址,證明遠古時就有人活動。渠內還有大小寨堡十餘處,曾掘出大量“東漢剪邊五銖錢”和兵器,證實一千七百多年前,有人利用斷渠地形的隱蔽和險要,修建寨堡防兵災匪患。斷渠還有大石蓬蓋如拱廳,清嘉慶年間,白蓮教攻進南江城燒毀了縣衙,知縣裘民駿利用石窟作為審理案件之地,故該處有“大衙門”之稱。斷渠三面環水,岩洞毗連,藤蘿蘞蔓,幽靜深邃,歷來為南江名勝之一,清朝有“龍泉山莊,,雕花建築,後花園依山傍岩刻一龍頭,引山泉之水從龍口流人荷花池內。民國時期,園內金果飄香,盆景競艷,風格別緻。以上兩代建築皆毀於歷史的變遷。斷渠地質地貌世所罕見,古迹遺址堪稱瑰寶。加之千畝自然森林,遼闊清幽。山、水、林、石、渠、洞,組成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群,可供成千上萬人遊覽。
1995年縣委決定開發斷渠,投資上百萬元,經過三年興建,園林初具規模。石徑迴環,四渠縱橫,亭廊多姿,飛閣流丹,引人入勝。該渠八大景觀規模恢宏,鍾靈毓秀:南門雄風展示了一代巴山人的雄偉氣魄;石海洞鄉留下了遠古巴人的生活奇迹;東臬探奇寄寓了千姿百態靈石之趣;西樓玩月待你去把酒凌虛對月高歌;鴻蒙幽情揭示悠悠歲月的人間情愫;松濤流韻讓你靜聽大自然的呼聲;琉璃泛舟,可使你漫遊雲天,凈化靈性:龍華佛光祥雲靄靄,草木生輝,盪盡紅塵煩慮,則是朝山拜佛之理想天地。斷渠既是鎮內遠古遺址,又是遊客的旅遊勝地。

基礎設施


南江鎮交通發達,二南(南江一南鄭)路、雙江(南江—通江)路,沙南路縱貫全境,公路網路基本形娥,鄉村公路更穿插交融,組成了一張集密的公路網。話區內有火電廠一座,加之國網拉通,供電充足,價格頭懇,為今後的更大發展提供了能源保障。自來水網路、大然氣網路、通訊網路、加密電視傳輸網路等基礎設施也日趨完善。

綜合經濟


四川省南江縣南江鎮第四小學
四川省南江縣南江鎮第四小學
近年來,南江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立足社區、強化城管、拓展城郊、整體推進”的工作思路,大力≥施“民營立鎮、種養興鎮、旅遊活鎮、依法治鎮”的發展戰略,著力推進“三大轉變”,加快發展“三大繹濟”,大力經營“三大資源”,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的力度,經濟社會得到全面發展。
⒈綠色經濟基地建設初具規模。依託城郊優勢,大做“菜籃子”文章,突出名、優、特、新和無公害特色,狠抓以優質蔬菜、特色水果、金杯茶、金銀花、生豬、小家禽為主的農產品基地建設,建成了縣級“無公害綠色食品示範園”、“農業科技示範園”和“綠色水果示範帶”。
⒉民營經濟不斷壯大。始終堅持以民營經濟為主體構築鎮域經濟新框架發展戰略,通過舊城改造、朝陽新區開發、各類市場建設、落實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增強和完善城市功能,提高政府服務水平,努力聚集人流、物流、信息流,為民營經濟搭建發展平台,個體私營經濟戶和民營企業從十年前的620戶、5家發展至近4000戶和90餘家。
⒊旅遊經濟發展勢頭強勁。圍繞建設山水生態旅遊城市目標,大力實施綠化、亮化、美化工程,全面改造米倉山大道、光霧山大道。分片統一建築外牆色調,形成一街一特,城市品位明顯提升。全面啟動“三台山生態農業觀光園”、“三百錢溝古街古屋古俗開發建設”等項目,實施路、水、園、通訊、電視等基礎設施綜合整治工程,改善了農村、城鎮居民生產生活條件,建成了以縣城為中心的繞城綠色生態屏障,促進了旅遊經濟的發展。
⒋加大了城市管理力度。2004年2月,原縣綜管局改制組建為縣城管局,局領導由南江鎮黨政主要領導兼任,進一步整合局鎮城管力量,與縣城各單位、各部門落實“門前三包,院內達標”目標管理責任制,廣泛開展創衛活動,城市環境衛生和市容市貌煥然一新。
⒌務工環境得到較大改善。投資23萬餘元規範建設西佛山、沙溪壩、春場壩社區民工公寓,公寓內購置了沙發、電視、象棋等文娛設施,豐富了背二哥的文化生活,建立了巴山背二哥公寓黨支部,各項管理制度規範上牆,成立了農民工協會,選舉了協會正副會長和正副秘書長,切實維護進城務工農民的合法權益。

社會事業


切實解決城鎮6000餘居民的生活困難問題,近400個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80%以上的農村人口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計劃生育率達98%以上,全鎮現有完小4所,九義校2所,在校學生6000多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
南江鎮先後被省委、省政府授予“農村‘學教’活動暨基層組織‘三級聯創’先進集體”、“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範鎮”、“國防後備役工作先進單位”等,被國家建設部等六部委命名為“重點鎮”,被市委、市政府授早“招商引資先進集體”、“先進基層黨組織”、“文明單位”和“文明集鎮”等,年度綜合目標考核始終名列全縣前茅。黃金村先後被中組部、四川省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文明村”。紅塔村被省委授予“黨員實踐‘三個代表’示範村”。楊家河社蓋被省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表彰為“文明社區”。

招商引資


四川省南江縣南江鎮汽車站
四川省南江縣南江鎮汽車站
以寬鬆的環境吸引人,以良好的服務及發展的條件留住人上大做文章,提出了“你發財,我發展”的口號,形成了較好的軟硬體環境,並制訂了招商引資的岱惠政策,一是全面落實《巴中市人民政府關於鼓勵亭外投資者來我市投資的若干規定(試行)》(巴府[2002]23號)及縣政府已出台的招商引資相關政策:二是建設用地實行區別地段、分級定價、分塊出讓、有償使用,土地出讓金徵收后,按照收支兩條線的原則,80%安排用於基礎設施建設;三是行政性收費原則上按堡壁收取;四是開發業主在水、電、電視、通訊安裝及燃氣開戶等收費項目上享受最低標準;五是項目建成后,經營性項目享受國家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六是投資開發業主由紀委、監察局掛牌保護。
2005年上半年已引資建成沙溪壩建築建材綜合市場、紅塔汽配修理廠、黃金農副產品加工廠、奶牛養殖場等項目,下半年該鎮將推出三百錢溝古街古屋古俗開發和三台山生態農業觀光園二期工程等重點招商項目。

旅遊資源


三百徠錢溝位於南江縣城東南部,上接石光村,下至南江河東風橋,全長1000餘米,溝內具有川北民居特色的建築4000餘平方米,不少建築歷史悠久,風格獨特,極具開發保護價值。為進一步改善人居環境,提升縣城品位,全力打造山水生態旅遊城市,鎮黨委、政府通過深入調查和反覆論證,決定把三百錢溝改造建設成為具有川北水鄉特色的古街、古屋、古俗一條街。按照“提升城市品位,再現人文景觀、豐富休閑娛樂”的要求,借鑒江南水鄉之理念,體現川北古街、古屋、古俗之特色,聘請了專家對三百錢溝改造建設進行了設計。整個項目規劃建設面積6.4平方米,由八區八景組成,八區即人口廣場、白虎關城樓、傳統商鋪街、傳統作坊區、板盾蠻虎文化展示區、川北風情區、農家樂旅遊休閑區、民俗文化區;八景即水景、街景、樓景、屋景、林景、廊景、亭景、文景。古街建設工程將採取改造、整飾、更新、移植、保護等方法,徹底整治溝內環境,改造現有建築,保護古街古屋,發掘民俗文化,培育精品景點,
發展特色旅遊,打造具有濃郁川北特色的傳統街巷。預計總投資4000餘萬元。
三台山生態農業觀光園地處朝陽新區黨政中心背後,建設面積1000多畝,二期工程由農業觀光園、主題草坪景觀、遊憩小廣場、休閑小區、登山長廊、水文景觀、爭台樓廊、自然生態林及光亮工程共九部分組成,預計投資近1000萬元。